政院曾於2019年力推數位身分證(New eID)政策,但因資安爭議喊卡,在2021年宣布暫緩推動,後傳出廠商向政府求償逾10億元,儘管經過六次協調,砍到二億八千萬元,但這筆帳歷多位行政院長、內政部長之手,卻都沒有徹底解決之道,行政院長陳建仁最新說法是,目前在籌備個資保護委員會,未來會再與相關部會討論是否有設新式身分證的必要性,等於此政策恐胎死腹中。數位發展是全球趨勢,台灣也自詡資訊大國,各國陸續升級晶片身分證之際,台灣要數位升級卻連一張身分證都搞不定。
數位身分證的想法,最早在1998年就出現,當時政府希望推動身分證與健保卡合一的「國民卡」,裡面儲存除了存有身分證基本資料外,另外再加入戶政資料、健保資料、指紋資料與電子簽章等。不過立即引發民眾對個人隱私與資安的疑慮,加上晶片卡的關鍵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廠商,國內反彈聲浪太大,最終喊卡。
2019年6月,行政院核定數位身分證換發計畫之後,行政院長蘇貞昌在Facebook發表影片,大力推廣數位身分證的好處。「全世界已有128國使用晶片數位身分證,台灣要急起直追,跟上世界潮流。」行政院祕書長李孟諺當時強調,數位身分證將成為一把開啟政府各項線上服務的鑰匙,推動台灣數位國家、智慧政府的發展。
不過,行政院沒料到的是,迎來的是一波波反對聲浪,要求政府在換發數位身分證之前,先行制定專法、設立個資保護專責機構,立法院在2020年11月凍結身分證換發計畫的4億元預算。原訂在2020年10月台灣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證的時程,在因疫情延宕後,原訂試辦的三地方政府全數退出,數位身分證換發計畫宣告暫緩。
數位身分證受到資安界、學界、議題團體、地方政府、法界,都對數位身分證的換發仍有疑慮;疫情下健保卡的使用,衍伸出民眾個資的問題,凸顯了目前無保護機制等現象,所以原定兩年內達成、超過48億經費的數位身分證換發計畫確定喊卡。
但細究此政策制訂的最初,從2016年開始著手研議並撥預算執行,但學界、資安界早已無數次提出「資安」疑慮,以及恐產生的人權議題,並拋出是否應該設置專法處置等,但政府始終未針對問題提出解方,或與各界溝通化解歧見,就直接執行相關政策,完全無視民意,導致數位身分證喊卡後,其政策產生的費用高達數億元,得全民埋單。
全球數位化時代來臨,行政院祕書長李孟諺曾表示「全世界已有128國使用晶片數位身分證,台灣要急起直追,跟上世界潮流」,但當各國陸續升級晶片身分證之際,台灣要數位升級卻連一張身分證都搞不定,甚至花大把銀子後,又是「空歡喜一場」,這全是因為政府忽略民意聲音,也未將推行政策後資安疑慮等相關配套措施備齊,歷經多位閣揆與內政部長後,大家都是互踢皮球,蔡政府即將屆滿之際,「數位身分證」還是只聞樓梯響,這筆爛帳只能是全民承擔。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