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柏格(Greta Thunberg)去年起每周五為氣候變遷罷課,並到瑞典國會外示威抗議,吸引全球135國超過200萬名學生加入罷課活動,還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及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具影響力人物。無獨有偶,日本動畫大師新海誠在新作「天氣之子」中,也提醒氣候變遷對民眾生活帶來的衝擊。反觀臺灣,氣候變遷是眾所皆知的名詞,但又有誰肯為氣候變遷發聲或做事?
即便曾有七間大學的學生響應,於今年3月15日一起串連全球大罷課,要求「大人們」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但之後呢?這些大學生與這些活動又造成什麼改變了嗎?這種三分鐘熱度的活動之後,環境的問題仍然存在;目前的政府組織與個人在防災應變體系上,或許仍無法應付更大更複雜的氣候變遷所致的災害。從過去的單一災害,到氣候變遷影響下常見的複合式災害,筆者推動防災教育與環境教育這麼多年,在接觸學生、民眾、社區、政府機關時,常思索著,我們是在利用災害、處理災害,還是真心關心我們的生存環境,以及如何讓更多生命得以永續生存下去?
臺灣人常關注些雞毛蒜皮的政治口水,為何不藉著這麼多次的氣候異常現象,讓民眾了解什麼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衝擊,以及民眾應該做什麼調適與準備?只浪費力氣在爭論清淤、抽水機、蓄洪池等數量夠不夠,有何意義?政府應該更講究的重點是,願意改變都市規劃觀念與開發模式。這塊土地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但是,遭遇的天災人禍又比我們預期更嚴重。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衝擊,除了基本的科學知識外,我們是否有基本的SOP?
當氣候變遷加劇的災害發生前,政府透過固有的體制與民眾透過固有的生活模式一起設法阻擋憾事發生,是防災(prevention);當氣候變遷加劇的災害發生時,政府透過體制的運作,而民眾透過個人的能力,共同為了求生而努力,是抗災(resistance);當氣候變遷影響的災害發生前後,人們逐步回到常態(return to normalcy)的生活方式,是復原(recovery);災害發生後不只政府機能快速恢復運作,還能讓民眾生活得更好,是災害韌性(resilience)。目前在不明的臺灣災害因應核心價值下,與氣候變遷加劇災害的常態化下,我們是否擁有在艱困環境下生存的心理素質,值得商榷。
如今,各種天災人禍不斷,雖非下一代的責任,只是每下愈況的環境,年輕的族群被迫非得面對不可,這強行加諸的惡劣環境,導致不可而知的未來。不管現在你對政治的偏好與支持為何,選舉之餘,是否能夠靜下心來想一想:臺灣人需要自己強大,我們同在一艘拼板舟上。不喜歡舀水划槳的人歡迎離開這艘船;但當大家有共識,知道如何讓這艘拼板舟向前,請大家一起來關心及行動,因為地球的環境改變是等不了人的。
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