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台灣政壇話題有二,首先是國民黨初選,韓國瑜跟郭台銘誰會勝出?再來,剛從上海參加雙城論壇回台的柯文哲,究竟會不會參選總統?
心理學看一個人如何做決策,有兩大關鍵:需求與性格。
就政治需求來看,柯身為全台首都市長,是僅次總統的民選首長,市長2022年任期結束,若沒有更大的政治舞台,他的政治生命很難延續。至於性格上,柯文哲做事追求完美、時時不忘自我肯定、堅持做自己要做的事。我觀察到的是,為了把事做好,他會盡可能做好準備,但對於結果他則坦然以對。
柯文哲今年出訪以色列、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對內則南下彰化、台南、高雄多次,每次都有地方樁腳陪同。對內行程明顯為招兵買馬,外訪則是兩岸外交國防議題的先修。其內外行程都顯示一件事:他在做「選總統」的準備。
柯是第一位網路空戰出身的政治人物,他深知沒有話題聲量,就沒有關注與影響力,如果缺席2020總統大選,等同聲量平白消失一年;若沒有趁立委大選組黨,他之後也缺乏正當性延攬組織戰的陸軍人才。何況2020選輸了,他還有台北市長可當,還能繼續招兵買馬,吸引不滿藍綠現況或在原來藍綠組織出不了頭的人才。
所以柯的戰略目標很明白,就是選!就是組黨!唯一阻止柯選總統的理由,就是有人可提供給他夠大的政治舞台與豐沛的資源,讓他維持政治生命,為下次總統大位做準備。比方說行政院長的位置、數席不分區立委等,以換取柯的合作。
這個人可以是脫黨參選的郭台銘,也可以是尋求白綠合對抗喜樂島的蔡英文!
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