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交替,青年台灣認同的比例逐年增加。1992年只有18%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到2018年已經過半來到55.3%,26年增加三倍。但台灣認同比例提高並沒有帶動民進黨支持者變多,反而是表態沒有特定政治傾向的選民增加到近5成,專家就認為,省籍牌、統獨牌不再靈光,「經濟選民」將是未來影響選情成敗關鍵。
首投族育萌:「覺得大概三到五分鐘前進一兩個人。」
雖然是投票新手,但育萌對選戰議題毫不陌生,談到關心的公投,話匣子打開了。
首投族育萌:「很多家人可能不是平常關注這些議題的,十案實在太多了。像我姐姐讀理工科系,她其實就滿有想法的,所以我們出門之前也討論滿多能源專業上面的問題。」
身為青年政治社團的一員,育萌把11/24日都留給選舉。投完票後,跟著他的腳步,我們來到台大校園,他和同是首投族的琇文相約,看開票。
首投族琇文vs.首投族育萌:「但桃園我沒有想過這麼近,還沒還沒真的還沒,這要一路要看到七八點,我真的會吐出來。」
緊盯螢幕,發出驚呼,青年首投族,選戰初體驗有獨到見解。
首投族琇文:「包括他們的政見,像是可能有些候選人他們非常關心青年相關的議題。我自己的認同跟這些候選人本身的認同,其實會影響我們之後的施政方向,我其實在投票時候都會考量進去。」
首投族育萌:「我們對於特定價值的支持度是比對於特定政黨的支持度來的高。不論是能源安全等等的議題上面,他願意支持什麼樣的核心價值,其實我們才能想像他未來施政的藍圖。」
2016年總統大選,首投族129萬佔全部選民的6.8%,今年選戰首投86萬人佔全部選民的4.5%,雖然比例略減,但10案公投激起青年投票意願,也讓他們成為緊繃選情中的關鍵少數。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就算你(首投)36萬打到20幾個行政區裡面,其實每一個選區多個兩三萬,如果哪一個候選人可以爭取到兩三萬的選票,其實就對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世代更迭,年輕一輩對台灣認同逐年增加。1992年,只有18%認為自己是台灣人,26%認為是中國人,46%認為都是。2018年,已有55.3%過半民眾認為自己就是台灣人,37%選擇都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比例只剩4%。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過去有所謂的天然獨,天然獨其實不見得是一定要台灣獨立,而是認同台灣這一塊土地,認同台灣這樣一個政治制度,所以說年輕人,你現在去問十之八九他們都是台灣認同。不過台灣認同是否一定等同台灣獨立,其實中間還是個有很大鴻溝。」
台灣認同近6成,但傾向獨立比例還是只有22.2%,過半民眾依舊傾向維持現狀。同樣台灣認同上升也沒有讓民進黨支持者變多,反而是部分國民黨支持者表態中立,自認沒有特定政黨傾向的比例上升15%,到45.9%。
首投族東燁:「國家認同是一個永遠沒有解的問題,(候選人)在選前喊他要統要獨,或是他很明顯的站哪一邊,可是其實他在選後不能做出什麼對這件事情積極的(作為)。會影響我選擇的還是那個人本身他的價值是什麼。」
政治觀察家朱學恒:「台灣認同增加,但獨派認同卻在下降,所以到了最後大家會以吃飽飯為最重要的依歸,也就是經濟選民會開始重新反撲。」
台灣認同抬頭,中間選民增加,省籍、統獨牌不再靈光,甚至產生反效果。年輕人想看到的,是如何溫飽,如何讓台灣更好。
2018全台選戰風雲 TVBS最新大數據分析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