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陳水扁水溝泰國呼麻東張西望待業通靈少女狄鶯明金成猝逝寶林中毒案男星冥誕
  • 搜尋:

    2030 結果共702筆

  • BMW挑戰電動車龍頭 放話:Tesla的時代要結束了

    前幾天BMW執行長還在說,電動化轉型速度太快,沒想到轉頭就繼續展現在電動車市場的野心。該品牌目前計畫到了2030年,電動車銷售至少會佔整體新車數量的一半。除此之外,BMW也打算挑戰Tesla目前的領導地位,要把這個美國電動車廠從豪華車電動市場的冠軍寶座上拉下來。
    2022/04/23 10:50
  • 攜手環團抗暖!YSL復育巴黎十倍面積生態

    美國亞利桑那、科羅拉多和新墨西哥州遭受野火肆虐,讓上千人被迫緊急撤離,有家歸不得,而這些都與氣候變遷脫不了干係;不過全球排放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家重申,能源系統必須根本性的改變,否則各種減排等同無效;近年來生質能源的發展備受關注,有科學家認為在美國大量種植芒草能夠幫助地表降溫攝氏1度;另一個團隊則著重在大規模野化行動,攜手YSL美妝品牌,致力於在2030年恢復十公頃土地;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一起來關切環境。
    2022/04/22 19:50
  • 鴻海宣示2050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2030綠電逾5成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鴻海公布ESG永續發展環境(Environmental)領域7大長程目標規劃,包括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2030年綠電使用占比超過50%。
    2022/04/22 11:07
  • 美國防部兵推 分析大陸武力犯台4種可能 利軍事部署調整改進

    俄烏戰爭爆發後,台海緊張局勢也越被看重,美軍近日針對中國大陸武力犯台進行兵棋推演,並設計出4種犯台情境,其中3項都是以台灣成功抵擋第一波攻擊為主,最慘的則是大陸解放軍派出的艦艇全數遭殲滅。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11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NA)事前做了兵棋推演,針對四個可能發生的場景中,找出最糟糕的情況,第一種,大陸於2030年對台灣發動網路攻擊,造成台灣斷電、斷網、民心恐慌,第二種,大陸解放軍使用飛彈武器攻擊台灣軍事基地,雖然美軍艦隊來台救援,但也遭受攻擊,第三種,大陸假信息充斥媒體,顯示美軍的不力造成台灣無心抵抗。」
    2022/04/11 16:09
  • 2050年淨零路徑再生能源占7成 王美花:是個挑戰

    蔡政府規劃在2025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國發會日前公布2050淨零路徑,未來總發電量6到7成,都要用再生能源,有學者認為很難達到。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日受訪表示,2050年淨零碳排確實是個挑戰,她指出,我國設定2030年前極大化開發再生能源,因此在2030年後,需要非常多的新技術導入才能加速淨零路線,這是很大的議題。
    2022/04/01 10:50
  • 新北幸福、光榮感僅排第4 侯友宜:2030成大台北中心

    年底地方九合一選戰逼近,根據一份最新民調,針對首長施政滿意度、城市光榮感和幸福感,及六都經濟、交通、治安、市容、防疫及長照等六面向調查,其中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個人滿意度破九成,位居第一,但在幸福感與城市光榮感卻僅排名第四。對此,侯友宜今(21)日受訪表示,新北市這幾年不斷地去創造更多翻轉的機會,新北市不但要有歸屬感,也要光榮感跟幸福感,目標在2030年翻轉新北市,成為大台北的中心點,但在做好的過程中,虛心接受各方意見。
    2022/03/21 12:39
  • 電動機車普及率太低!全台僅55萬輛 佔機車總數4%

    電動機車是趨勢,但最主要還是希望能解決空氣汙染問題,政府就預計要在2030年完成35%新售機車電動化,但過去一年,新車掛牌數量年增率卻不起色,原來是跟政府的補助方案有關。若沒有長遠、明確的政策目標,也就沒有穩定的產業環境可供依循,業者坦言,這會讓生產端及消費者都很難有信心。
    2022/03/17 22:57
  • 觀點/烏俄戰爭會迫使美國為了石油而化敵為友嗎?

    俄羅斯是全世界出產石油第二大國,占全世界7.5%,提供歐洲40%的天然氣和20%的原油,提供美國原油及煉油產品的8%。此次烏俄戰爭開打時,西方國家不願意提已禁止俄羅斯能源為策略之一,因為歐洲依賴俄羅斯進口能源。但隨著戰事膠著,俄羅斯無意停戰,烏克蘭平民死傷慘重,西方在不願直接與俄羅斯交戰下,只能獻出更嚴厲的經濟制裁。禁用俄羅斯能源被認為是殺手鐧,因此歐盟宣布將在年底前減少2/3對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而且在2030年前完全不用俄羅斯的能源。
    2022/03/14 16:02
  • 低碳運輸全球趨勢台規劃2030年公路客運全面電動化 台廠推MIT電巴陸續亮相

    2050年淨零碳排願景,其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低碳運輸」,目前全台有1.6萬輛公車,排碳量之多,就佔了台灣整體碳排的17%。為了降低碳排,台灣政府劃出了2030年公路客運全面電動化的靶心,這超過1600億元電動巴士商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各家大廠,都在搶占。鴻海攜手裕隆的鴻華先進,打造的首輛實體車就是電動巴士。像是鴻海、漢翔跨域參戰,目前也已經有華德動能跟成運兩家業者取得資格,努力打造電動巴士國家隊。
    2022/02/28 17:54
  • 美議員指俄烏情勢成陸範本 憂北京10年內恐對台有動作

    俄烏情勢緊繃,美國參議員盧比歐今天受訪表示,大陸將密切注意俄烏情勢,觀察強國入侵小國時國際會有什麼作為。他說,這雖不代表北京下個月或今年會侵台,但很難在2030年前還沒動作。
    2022/02/18 09:53
  • 幸福宜居! 「三環六線」望2030完成百座車站

    新北市推動三環六線捷運路網,在這三年已經完成新北環狀線、淡海輕軌第一期,以及預計在今年底通車的安坑輕軌,四年內三線通車,接下來會持續增設,2030年願景是完成捷運路線139公里及121座車站,邁向國際大城市。
    2022/02/16 18:05
  • 歐盟推新法 目標2030年全球晶片市占率翻倍

    歐盟8日宣布一項價值430億歐元、折合約1兆3700億台幣的「歐洲晶片法案」,希望促進歐洲半導體生產,結束歐盟對亞洲的供應依賴。
    2022/02/09 11:56
  • 鴻海與泰石油巨擘合作!拚2030年產15萬輛電動車

    鴻海集團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合資新公司HORIZON PLUS Co., Ltd.(HORIZON PLUS)今天正式成立,在泰國建立新電動車製造工廠,初期年產能規劃5萬輛,逐步擴大到2030年產15萬輛的目標。
    2022/02/07 19:44
  • 歐盟將公布晶片法案 目標2030全球市占率倍增

    歐洲聯盟將在下週公布「歐洲晶片法案」,目標至2030年歐洲晶片全球市占率倍增,確保歐洲半導體供應自主化,並避免半導體集中亞洲地區生產造成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
    2022/02/06 20:27
  • 陸太空飛機將問世!號稱1小時抵達全球各地 服務高端商旅

    隨著人類在近年實現太空旅遊計畫,現在北京凌空天行公司也殺進這塊領域,他們研發一種「帶翅膀」火箭,據悉能以每小時4300公里的速度載人飛行,1小時內就能到達地球任何一個地方,這種在「臨近空間」進行的飛行,最快能在2030年前後試飛,讓飛機能夠盡快進入高端的商務旅遊市場。
    2022/02/04 12:08
  • 國際太空站運作至2030年底 將墜南太平洋無人區

    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新發布的未來計畫,國際太空站營運至2030年底後,將墜入太平洋的偏遠地區「尼莫點」(Point Nemo),人稱「太空飛行器墳場」。
    2022/02/03 14:31
  • 2030雙語國家超前佈署 學習吧攜手北市酷課雲開發雙語課程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許多縣市學校已提早宣布放寒假,同時為了降低學生群聚感染風險,寒假輔導與坊間才藝、語言學習課程也將暫停實施。全台唯一擁有國語、英語及台語三種AI語音辨識功能的線上學習平台「學習吧LearnMode」,近期與臺北市教育局研發的線上學習平台「酷課雲」合作,共同開發國小三年級中英文雙語線上課程教材,含括自然、藝術、音樂等科目,讓孩子放假在家依舊能透過線上雙語教材內的各種有趣生動課程提早預習課業內容,自主學習、自我提升。
    2022/01/21 16:16
  • 肝病年奪上萬人性命 C肝地圖揭「這些地方」是重災區

    肝癌連續十幾年都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二名,若加上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死亡人數,1年有1萬1千多人死於肝臟疾病!肝病是台灣的國病,因為沒有症狀,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相當需要早期篩檢,而現在C肝口服新藥的治癒率高達98%,台灣訂出目標,2025年以C肝新藥治療25萬名患者,減少80%以上的C肝病人,希望比WHO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還要快。
    2022/01/16 22:42
  • 暖化警報!北極基建危 阿根廷熱浪毀電網

    地球暖化,極端氣候持續在全球上演。巴西東北部豪大雨侵襲下,一處水壩面臨潰堤風險;阿根廷則在經歷史性熱浪,部分地區最高溫度達到45度。另外,科學家也發出警告,位於北極地區國家的道路、房屋已經受到永凍土融化影響,到2050年前將會有多達一半的建設面臨損壞風險。為了減少排放,奈洛比使用布袋蓮製造沼氣,為當地民眾提供比起木柴、煤炭來說更乾淨的能源選擇;西非的茅利塔尼亞也擴大再生能源發展,預計在2030年前達成全國50%綠色能源供電的目標。
    2022/01/12 20:00
  • 受夠海運塞港!歐亞鐵路可35天到貨 成物流新寵

    因為疫情關係,2021下半年,不斷傳出港口塞爆、航運卡關的狀況,導致全球供應鏈大亂。海運越來越不可靠,反倒讓鐵路運輸異軍突起。串連中國大陸到法國巴黎,綿延將近1萬公里的歐亞鐵路,最近貨運需求增加開始緩步增加。法國國鐵預測,到2030年前,歐亞鐵路可望擔負起歐亞間10%的貿易運輸。
    2022/01/08 19:03
  • 國際太空站延役6年 持續使用到2030年

    美國政府向美國太空總署發出指示,希望國際太空站的營運壽命再延長6年。
    2022/01/03 17:01
  • 英智庫預估 中國大陸2030年成第一大經濟體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發表報告,預料中國大陸將在2030年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
    2021/12/27 15:16
  • 2030年雲林的模樣? 張麗善就職3週年揭曉

    雲林縣府23日舉辦就職三週年特展記者會,縣長張麗善也發表演說,向縣民報告這三年建設成果,這次辦展以「永續方舟、雲林先行」為主題,擘畫雲林未來10年的願景。
    2021/12/23 18:08
  • 豐田端車海戰術! 宣布2030前推30款電動車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宣布將全力搶攻電動車市場,2030年前,將一口氣推出30款電動車,豐田祭出車海戰術,要在落後的電動車市場,急起直追。另外Skoda也公布預告影片,第一款純電動車,將在明年一月亮相。
    2021/12/16 19:56
  • 備戰「2030加密貨幣經濟」 這國力推法案、交易平台

    【台灣銀行家】國際監理機構努力改變銀行對加密貨幣的看法,認為這些資產可積極推動金融機構進入創新和效率的新時代。新加坡甚至將加密貨幣納入一般金融商品監理,打造區塊鏈與Web 3.0的世界中心,希望在2030年加密貨幣經濟成真時做好準備。
    2021/12/11 16:5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