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中食品大廠破產狄鶯寶林茶室死因甩肉地震IG死因出爐食品大廠倒閉林美貞Melody
  • 搜尋:

    高科技 結果共1,423筆

  • 超擬真!智慧義肢仿步態 助衝浪好手圓夢

    南非一名25歲的衝浪家,2015年曾遭鯊魚攻擊,失去了右腿,不過他在事發三個星期後,迅速重返大海。原來他裝上一款,由德國企業研發的高科技義肢,不但可以防水,還能透過感測器模仿自然的走路姿態,讓他可以繼續從事最愛的衝浪,甚至參加比賽。
    2021/02/10 12:43
  • 史上首次總統親訪證交所 蔡英文:牛市已先到來

    台股金鼠年寫下多項紀錄,總統蔡英文今天訪視證券交易所,蔡總統指出,牛年到臨前,牛市已經先到。後疫情時代,台灣更要超前部署,成為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綠能發展等四大中心。
    2021/02/08 13:47
  • 北韓全代會落幕 閱兵式50支部隊精銳盡出

    歷時20天,北韓勞動黨第8次全代會及相關慶祝活動,終於在24日落幕,這次全代會再上演深夜大閱兵,雖然不及去年黨慶時的規模,但還是出動了50支部隊,從展現雄風「白馬騎兵隊」、守護金氏政權的「中央縱隊」,到北韓最引以為傲的核武戰力精銳盡出,當中特殊部隊還通通都換上高科技、現代化戎裝;不過最引發關注的,是號稱世界最強核武的「新型潛射彈道飛彈」。金正恩選在此時大秀軍事肌肉,成功模糊疫情和經濟失敗的焦點,也確實有意帶給美國拜登新政府壓力,重返核武談判桌。
    2021/01/25 20:00
  • 試車無數卻難以忘懷 達人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車是?

    隨著時代演進,車廠推出的新車不但能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需求,還配置許多新世代高科技配備。儘管如此,仍有一票車迷朋友更喜歡老車帶來的味道,認為雖然老車配備已無法跟上時代,但帶來的記憶與溫度難以取代,即便是試車無數的汽車達人,同樣也難逃老車的魅力。
    2021/01/06 20:00
  • 營業秘密恐涉國安 調查局列重點項目加強偵辦

    國家情報工作法修正後,已將營業秘密列入情報工作收集範圍,調查局長呂文忠今天證實,日前指示竊取營業秘密案件及高科技人才挖角涉及到違法部分,列為重點工作加強偵辦。
    2021/01/03 14:27
  • 矽谷out! 特斯拉.甲骨文搬到最夯「矽丘」

    美國加州矽谷過去數十年來, 一直是科技公司總部首選, 但未來恐怕會被暱稱為"矽丘"的德州奧斯汀取代, 矽谷元老"甲骨文"宣布, 即將把總部從加州搬到德州,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也已經先一步搬到奧斯汀, 除了因為德州的稅比加州低, 也因為"矽丘"當地有20多間大學, 培育許多高科技人才, 吸引科技業紛紛進駐。
    2020/12/24 14:00
  • 螢幕自己播動畫? BMW iDrive 7.0車款限時播送新年祝福

    2021年即將來臨,各大車廠都希望透過創意十足的方式給車主們驚喜,BMW也不例外,昨日(12/23)在官方網站上預告,從今年12月31日開始一直到2021年1月6日,將透過車輛中央觸控螢幕播放新年動畫,透過高科技的方式祝賀車主們。
    2020/12/24 12:12
  • 冰雪奇緣特展亮相 高度還原電影場景

    電影「冰雪奇緣」風靡全球,如今魔幻魅力又再度席捲台灣,期間限定特展熱鬧亮相,展區內不只還原電影中多個經典場景,還結合高科技體感互動裝置,配合特效,希望帶給民眾沉浸式體驗。
    2020/12/18 22:39
  • AI決定是否狙殺 未來戰爭「魔鬼終結者」恐上演

    世界大國高科技不斷挺進,不只改善人類生活,在研發武器上的投入可能更多,例如你我已經很熟悉的AI人工智慧,2018年谷歌與美國五角大廈合作,研發AI臉部辨識無人機,引發員工大規模抗議,儘管最後谷歌宣布退出、平息眾怒,事後卻傳出,發起抗議的員工遭解雇;最新的事件是12月初,谷歌再度解雇知名"AI倫理研究員",因為他警告 "AI可能也會模仿人類,做出偏差行為"。究竟道德和公司利益,該以誰為優先? 《公視主題之夜Show》紀錄片,深入探討高科技監視系統,所帶來的影響。
    2020/12/16 19:59
  • 美友台法案無法如期通過?翁履中:免擔心!國會對台十分支持

    這屆美國國會期將在明年1月3日結束,先前所提出與台灣有關的「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可能面臨未通過因此失效的狀況。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雖然有可能不會在會期內通過此法案,但其實國會內民主、共和兩黨皆十分支持台灣,就算此法案沒有如期通過,接下來也有陸續釋出其它友台法案的可能。」 另外,引發全球關注的還有英國與歐盟的關係,首相強生坦言有可能無法談妥「脫歐貿易協議」而強制脫歐,若以美國角度來看,拜登政府會如何面對此事?翁履中認為「拜登一向強調多邊主義、國際合作,所以應會保持中立,再加上拜登將延續過去川普在高科技以及5G的諸多政策,只要英國與歐盟願意在這兩個議題上配合美國,拜登應該會選擇雙方討好。」
    2020/12/11 15:00
  • 被問及歷史定位 陳其邁:盼高雄轉型高科技城市

    高雄市長陳其邁努力推產業轉型,今年逢高雄更名百年,被問到最希望未來如何被歷史定位。他指出,高雄市要抓住歷史機遇,希望跨代成長,從重工業城市快速跨越成為高科技城市。
    2020/11/24 12:25
  • 馬嗆RCEP跳票! 批綠營「做不好就推給中共」

    台灣被RCEP排除在外,前總統馬英九臉書發文質疑蔡政府事情做不好,就把責任通通推給「一國兩制」、「中共打壓」,而總統也隨即發文,強調RCEP因應已經超前部署,並說對台灣影響不大,而產業界則是認為對傳統工業有影響,不過高科技衝擊較小。
    2020/11/17 20:49
  • 台股光環打向誰?財經專家看好這些族群出頭天…

    美國大選疑慮盡除,台股攻破歷史高點「萬三」可望成為台股新常態。在《財經大白話》節目中主持人翟翾提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台股將進入大時代,30年前的12682點將成為底部,尤其面板、太陽能慘業已開始獲利,這是基本面支持台股向上的後盾。也有專家指出台股有四光環,明年將飆更高。這四大光環指的是,殖利率高、高科技起飛、半導體大缺貨及外資將回頭。
    2020/11/12 15:35
  • 全球供應鏈重組 蔡總統:台灣要把握搶得先機

    總統蔡英文今天說,後疫情時代,台灣要把握全球經濟重整機會,在供應鏈重組過程中搶得先機及關鍵地位,在5+2產業創新基礎上發展6大核心戰略產業,打造台灣成為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亞太綠能中心。
    2020/11/06 12:06
  • 科技戰開打! 專家:台灣人才個資成駭客垂涎目標

    中秋連假期間,疑似有人力銀行遭駭,求職者個資被盜賣,安侯建業(KPMG台灣所)資安專家表示,對駭客來說,求職資料含金量頗高,尤其正值科技戰期間,台灣高科技人才資料庫更成垂涎目標。
    2020/10/06 09:34
  • 夜貓族晚歸不怕! 自駕巴士搭配「跌倒偵測」

    為了補足夜間公共運輸缺口,解決公共運輸駕駛人力不足問題,台北市府和業者合作推「夜間自駕巴士」,民眾可在9月30日起開放預約搭乘,其中車內高科技設備不少,結合5G專網串連自駕和網路,乘客如果在車上跌倒,可以即時回傳訊息。
    2020/09/28 14:26
  • 歐美疫苗需「-80度配送」 陳時中:可克服

    國際目前在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肺炎疫苗,共有9支,分別來自大陸、俄國和歐美。台灣雖和COVAX簽約,有望能買到海外疫苗,但衛福部長陳時中說,堅持不用陸製的,選擇就少了近一半,加上歐美疫苗有3支屬「超高科技疫苗」,得在零下80度環境中運送,台灣也得克服冷鍊問題,對此,陳時中說一直有跟冷鍊公司接洽,若真有需要隨時都準備好。
    2020/09/27 18:36
  • 撇陸製、冷凍運送卡關! 台剩1支新冠疫苗能選

    國際目前在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肺炎疫苗,共有9支,分別來自大陸、俄國和歐美。台灣雖和COVAX簽約,有望能買到海外疫苗,但衛福部長陳時中說,堅持不用陸製的,選擇就少了近一半,加上歐美疫苗有3支屬「超高科技疫苗」,得在零下80度環境中運送,台灣現階段沒運送能力,換言之,台灣只能鎖定一支疫苗,難度相當高。
    2020/09/27 12:35
  • 蔡英文:打造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 做全球業界領頭羊

    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半導體企業高層。蔡總統表示,將打造台灣成為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未來在政府民間共同努力下,繼續做全球業界的領頭羊。
    2020/09/24 13:29
  • 擴建海軍! 美防長:組「未來艦隊」對抗大陸

    大陸海軍,週五開始又要在臺灣海峽軍演,這也讓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宣布,美軍將導入高科技,打造「未來艦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器,就是進入測試階段的無人船「海獵號」,艾斯培甚至放話,美國海軍的戰力不可能讓解放軍追上。
    2020/09/18 13:59
  • 美對陸課稅遭判敗訴 川普會照打貿易戰?!

    世界貿易組織(WTO)15日裁定,川普政府為抨擊中國大陸對美國進行智慧財產權盜竊、強迫技術轉,透過301條款在2018年開始針對2000多億美元中國貨品課徵的懲罰性關稅,違反世貿組織的自由貿易規則,至今已有約5500億美元貨(約16.1兆台幣)被川普政府加徵懲罰性關稅。今(16)日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視訊連線到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他表示,這個結果是大家都可以預想得到的,但美國更注重自己國內的利益,不會管這個結果,所以這個裁定對美國來說影響不大,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應該也不會因此改變,而至於美國次卿要來台要談什麼,他認為,應該會是想取得台灣高科技產業對美方的承諾,以在大選前建立川普的政績。
    2020/09/16 18:01
  • 你贊成「廢碩班」嗎? 實務與理論的產學評估

    大專院校開學了,來關心教育議題,我們的高教教育,除了面臨少子化衝擊,現在學界,甚至有「廢除碩班學程」的聲浪,是由台大化學系教授們所提出,希望研究所,只招生博士班,藉此強化科研能力,但對此,學界跟產業界,似乎有不同看法。
    2020/09/14 22:12
  • 攻防一波波!美2年制裁300家中企 中國難以回擊

    過去兩年來,美國已對中國企業發起多輪制裁,涉及約300家企業,涵蓋高科技、建設等不同領域。對企業制裁,正成為美方與軍事、外交並用的重要施壓手段,且中國難以回擊。
    2020/08/27 15:33
  • 得台積電者得天下! 台灣停擺全球科技業窒息 美軍齊聚台海護"台積電"矽盾護體

    台灣「護國神積」美方絕不鬆手,因為台灣如果失手,未來美方所有高科技產品恐將仰賴中國,但美方絕不可能讓此事發生,《財經大白話》節目中討論,如果台灣一旦發生戰爭,全世界都會停擺,手機個人電腦等各類電子產品的晶片,台積電就包辦了一半以上,主持人翟翾說,難道台積電要變成中積電,不要說美國絕對不允許,全世界都不會答應,台積電儼然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台灣擁台積電"矽盾"護體,也成了戰火的正中央?
    2020/08/24 16:50
  • 美祭制裁衝擊中國高科技產品 華為嘗試在非洲突圍

    美國對華為禁令衝擊中國高科技產品,但中國5G正嘗試在非洲突圍。南非等多個非洲國家正採用華為5G擴大建設,至今還沒有非洲國家因為美國制裁,終止對華為的訂單。
    2020/08/20 18:0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