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本土男星余祥銓腺瘤餐飲集團倒閉微博胰臟癌年輕人統一獅店面大學金智媛龍天翔
  • 搜尋:

    院內 結果共1,933筆

  • 中興院區護理師確診 民眾無懼「看完診打疫苗」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爆發院內感染,而且除了2名護理師確診之外,其中一人的男友也染疫,已經構成社區傳染,不過基因定序還沒出爐,院方則說明,現在環境採檢都是陰性,請大家放心,因此有民眾一早來看診之外,還順便在院內打疫苗。不過因為專責病房快要滿載,有北市聯醫的醫師呼籲,現在應該要縮減航班。
    2022/01/12 14:11
  • 中興院區「Omicron病房」護理師廚師男友也確診 餐酒館地點曝

    台北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出現院內感染的現象,今出現3名相關確診者,案17570為專責照顧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師,其同職場同事(案17571)及其男友(案17572)也確診,指揮中心目前已針對中興院區內相關接觸者持續做匡列。陳時中更證實,案17572的工作地點為信義區的餐酒館。
    2022/01/11 14:34
  • 亞洲首款!台大醫院創心律不整App 手貼鏡頭60秒就能自測救命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讓中風、心臟衰竭、死亡風險增加,但有30%患者在發生心房顫動時毫無症狀,為讓篩檢更即時,台大醫院團隊研發心律不整APP「愛心鏡Rhythm Cam」,只要把手指輕輕按住手機相機鏡頭1分鐘,就能監測出心律是否規律,此App也通過衛福部許可,成為亞洲首款、全球第3款醫用心房顫動篩檢App;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林亮宇表示,只要用戶監測出「不規律」訊號,台大也會透過App留下的資料去主動聯繫患者來就醫,盼能藉此讓篩檢、治療更為即時。
    2022/01/10 11:13
  • 雙變種夾攻! 美國衛院醫護人力吃緊 非緊急手術全延期

    美國近期遭Delta及Omicron變種病毒夾攻,國內過去7天累積確診數更創下歷史新高的25萬8312例。《路透社》29日獨家報導指出,由於大量醫護人員確診或接觸確診者遭隔離,導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內的臨床中心被迫將院內已排程的非緊急手術延期。
    2021/12/30 11:28
  • 施打第4劑疫苗是否必要 以色列醫院試驗性研究

    以色列一家主要醫院今天表示,明天將對院內150名職員試驗性施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第4劑,以評量全國施打第2劑追加劑是否必要。
    2021/12/27 10:04
  • 發文嗆高雄美麗島站隨機殺人 24歲男醫院內遭逮

    高雄一名24歲的林姓男子,今(23)日清晨在網路上揚言,明(24)日會到高雄美麗島捷運站,隨機殺5名路人,林男甚至開嗆「看你們要不要相信」,警方接獲報案後,進行多方比對,至高雄某間醫院內將發文的林男逮捕,家屬坦言,林嫌疑似受網友刺激,情緒激動才會發出此文。警方事後將全案依恐嚇公眾罪,移送地檢署偵辦。
    2021/12/23 16:45
  • 中研院染疫調查報告出爐 這「三大缺失」造成染疫危機

    中研院女研究助理染疫,雖然沒有再持續擴大,但相關懲處以及到底在國家級研究院裡操作實驗,到底為何會染疫,各界都相當關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0)日在記者會上,終於提出中研院內部調查報告,指出三大缺失以及三種可能感染途徑。
    2021/12/20 14:15
  • 陳吉仲未列席立院委員會 林為洲怒轟:藐視國會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表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承諾列席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午議程,但卻在會前僅以簡訊告知請假,民進黨難道放任部會官員不受國會監督,他嚴厲譴責藐視國會的政務官。
    2021/12/16 12:35
  • 1218四大公投  中選會:至少晚上10點前會有結果

    因應本週六舉行的4大公投,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考察台北市中正區梅花里的公投投票所設置情形;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公投當天雖然可以宣傳,但是不得穿戴與公投相關的文字、符號、圖像的物品進入投入投票所30公尺範圍內,並表示公投開票「準確第一、迅速第二」,雖目前無法確定幾點可以開完票,但至少晚上10點前會有結果。
    2021/12/15 11:40
  • 8歲童被青竹絲咬傷右手 家長怨:新化分院拒收!

    一位家長在網路上抱怨,8歲女兒被青竹絲咬傷右手,家長就近帶到台南醫院新化分院,主要考量這裡是毒蛇血清倉庫,但沒想到急診室醫師,卻以院內沒有兒童病房為由,建議轉送醫學中心,家長批評院方態度消極,納悶如果是被眼鏡蛇或雨傘節咬傷,也是這樣拒收嗎,院方則強調,醫師是經過專業評估,認為沒有立即危險,才會建議轉大醫院做處置。
    2021/12/14 12:16
  • 林秉樞遭爆打特權疫苗!調查結果出爐:是禾馨員工同住者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指控,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前男友林秉樞在台北市禾馨系統某診所打第1劑莫德納,並於台中榮總接種第2劑,但這2劑施打時間與他年齡不符,其中一家正好又是高嘉瑜曾捲風波的「禾馨診所」,質疑是特權疫苗。為此禾馨說明,林秉樞是院內一名護理師的男友,當時他以這種身分打到疫苗。稍早,北市衛生局調查結果也出爐了。
    2021/12/13 20:18
  • 踏兩船?林秉樞超前接種 禾馨:醫護「男友」

    林秉樞遭爆疑似打特權疫苗,其中被點名的禾馨診所駁斥,說他當時是以院內「護理師男友」身分打殘劑,但這個時間點明明他也跟立委高嘉瑜交往,現在北市府也要查有無違法,而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說若是「同居人」身分,他們那時候並沒開放接種。
    2021/12/13 19:49
  • 林秉樞打特權疫苗?禾馨證實「護理師男友身分」打莫德納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林秉樞施暴案,再爆案外案!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指控,林秉樞在台北市禾馨系統某診所打第1劑莫德納,並於台中榮總接種第2劑,但這2劑施打時間與他年齡不符,其中一家正好又是高嘉瑜曾捲風波的「禾馨診所」,質疑是特權疫苗。為此禾馨說明,林秉樞是院內一名護理師的男友,當時他是以這種身分打到疫苗。
    2021/12/13 16:39
  • 花蓮動物醫院慘遭祝融 3貓3狗燒成焦屍

    花蓮縣玉里鎮一間動物醫院,昨(12)日下午5時許發生火警,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現場濃煙密布,消防員出動大批警義消前往灌救,火勢迅速延燒至隔壁平房及2樓民宅,雖無人傷亡,但動物醫院內3隻貓、3隻狗都已不幸被燒成焦屍,詳細起火原因還有待釐清。
    2021/12/13 10:10
  • 婦產名醫爆「接生一半偷哈菸」!院內菸蒂堆成山嘸人阻止

    台北榮總竹東分院曹姓婦產科名醫遭員工爆料,罔顧產婦與新生兒健康,不僅在院內抽菸,值班室的菸蒂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甚至還曾接生到一半中途跑去抽菸再回來接生,且幾乎全院都知道此事,但因怕招不到婦產科醫師只能隱忍,連院長也不敢處分。對此,院方回應,將介入協助戒菸,後續送獎懲委員會懲處。
    2021/12/12 17:38
  • 中研院女研究員助理染疫 最新接觸者匡列採檢結果出爐

    中研院P3實驗室有1名離職人員確診COVID-19,已確定感染Delta病毒,而她和中研院內人士有所接觸,足跡遍布雙北,指揮中心擴大匡列對象,自我健康監測人數增加至340人,經評估需採檢者皆為陰性。
    2021/12/12 14:22
  • 久坐肥胖吃太好!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醫曝錯誤治療迷思

    糖尿病年輕比例陡峭上升 飲食精緻加久坐恐不只變胖 為紀念胰島素發現者班廷博士,國際間將每年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近年來,由於生活習慣改變,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估計已超過200萬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主任陳清助醫師表示,導致現代人糖尿病風險增加有兩大原因,一是飲食精緻及含糖食物攝取過多;一是運動與活動量減少,久坐等生活型態造成肥胖,肥胖又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2021/12/11 10:28
  • 背部不適易輕忽!小心乾癬症上門 醫授336防禦法則

    起床就腰痠背痛?是使用過度還是乾癬性關節炎 現在上班族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就開始全身痠痛,一開始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單純使用過度,沒想到隔天早上起床,竟然腰部僵硬、動彈不得,甚至痛到無法下床。要當心可能不只是單純疲勞、使用過度,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正在作祟。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陳俊銘醫師表示,背痛雖然常見於年紀稍長的族群,不過若本身為乾癬病患,一旦背痛持續一段時間且沒有改善,甚至愈休息愈痛,合併早上起床背部僵硬,務必小心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的中軸症狀。他曾收治一名個案,關節痛到只能像機器人走路,經問診後才發現先前頭皮已有乾癬斑塊,不過經治療後皮膚症狀改善也就不以為意。直到近年開始合併背痛,才發現疾病已進展成乾癬性關節炎合併中軸症狀。
    2021/12/11 08:49
  • 進P3實驗室戴「2層」手套 全身著裝需5分鐘

    解密中研院的P3實驗室,裡頭是全負壓的環境,氣流只能從外往內吹入,要防止病毒外洩;另外操作動物實驗時,也得戴兩層手套,穿整套防護衣要耗時將近五分鐘。另外要想做研究計畫,院內要先開生物安全委員會,通過疾管署許可後,才能執行。
    2021/12/10 18:49
  • 中研院爆確診「鄰憂心」 2篩檢巴士駐守「幫篩」

    中研院女研究員確診後,一早還是有其他研究員到園內上班,表示會擔心曾和確診者去過同個場所,為了解決這層疑慮,(10日)一早地方也派了2台篩檢巴士,分別在院內和院外設點,供民眾篩檢,但整起事件仍有許多疑點沒解開,包含個案是不是被實驗鼠咬傷感染、在確診前突然離職,及與他接觸最頻繁的男友初採卻是陰性,都還得持續釐清。
    2021/12/10 13:17
  • 稱蘭嶼為優惠不移除核廢料 綠委批葉毓蘭「沒人性」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邀原住民族委員會就預算備詢,國民黨立委葉毓蘭質詢時指出「蘭嶼鄉民不願意核廢料移除,他們沒辦法享受所有的優惠。」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2日)舉行記者會批葉毓蘭講出沒人性的話,已經走火入魔到失去理智,把達悟族人當作是貪小便宜的人,要求葉毓蘭道歉。
    2021/12/02 11:13
  • 糖尿病年輕化?注意6個壞習慣 醫揭治療迷思

    久坐不動加基因遺傳 糖尿病年輕人口漸增? 久坐不動不只易胖,連糖尿病也會提早上門?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維常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是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之主因,諸如少動多吃、攝取過量含糖飲料等,都會讓體重增加,造成肥胖和胰島素阻抗。另外,多基因遺傳也與糖尿病有關,若有家族糖尿病史,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糖尿病風險則會大大升高。
    2021/11/27 13:36
  • 新增本土病例後 上海20家醫院急封民眾恐慌

    大陸官方疫情最新通報,再新增5例本土確診。其中上海在發現本土病例後短短一天,就有20家醫院宣布停止急診和門診。雖然官方回應,醫院會封,主要是密切接觸者比較多,目前還沒有院內感染的情況,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擔心,醫院內已經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
    2021/11/27 13:08
  • 「不吃早餐」斷食減肥? 醫師警告「這類人」不適合

    上班族平日少動多吃,放假只想窩在家耍廢追劇?當心體重上升,不但可能造成肥胖,還會引起「胰島素阻抗」,導致糖尿病發生。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維常醫師表示,外送、聚餐、飲酒、含糖飲料等飲食習慣,易使熱量攝取過多,導致高血糖與脂肪堆積,也是年輕人口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2021/11/24 15:51
  • 有片/國際研究:高油、高糖恐致胰臟癌! 醫警告:飲食節制、多運動

    癌王胰臟癌對不少人來說,聽到這個疾病真的會讓人感到相當驚恐,儘管現在醫學技術不斷精進,但面對非常棘手胰臟癌,時常讓許多醫師束手無策,最重要關鍵發現時已經是末期或者是無法開刀切除,五年存活率,大約只有10%,可以說是所有癌症當中,存活率非常低,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提醒長期抽菸,飲酒過量,體重過重,血糖偏高,這都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2021/11/19 23:0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