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小巨蛋颱風中樂透地震狄鶯演唱會孫安佐呼麻南投埔里姓氏孫安佐
  • 搜尋:

    輕症 結果共1,092筆

  • 家長控「孩子高燒39度癱軟醫院外」 高雄榮總這樣說

    隨著國內確診數越來越多,前線醫療量能負擔加重,近來就有民眾抱怨,自己和小孩確診,且有出現非常不適的症狀,但到了高雄榮總時,卻被安排和其他待採PCR的人聚在一起,指控他們在6、7個小時內病情持續惡化,但院方卻沒有積極作為,讓他十分不能理解,對此高雄榮總和高雄市府也做出回應。
    2022/05/04 19:45
  • 本土近3萬高雄本土首破千 陳其邁:北漂案轉介

    台灣本土病例逼近3萬,來到28420例,其中破千縣市有新北、台北、桃園、台中、和高雄,但高雄市長陳其邁,僅公布987,說是北漂案轉介。但隨著疫情加劇,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即日起也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從原本75歲以上收治醫院,改為「80歲以上」;無症狀及輕症確診者,住院天數以「不超過五天」為原則。
    2022/05/04 18:32
  • 輕症住院恐不給付?醫控推責任 陳時中:留量能救中重症

    有醫師稱收治COVID-19輕症住院,健保可能會不給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全台每天確診個案多,唯有強化分流才能保留醫療量能治療中重症個案,特殊狀況尊重專業考量。
    2022/05/04 17:34
  • 桃園+4814再創新高 鄭文燦向中央喊話「快篩庫存快耗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8420例本土個案,數字飆新高,桃園市今新增4814例本土個案,也創新高。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目前北北基桃為重災區,市府快篩已快用盡,希望中央能盡速撥付新的一批快篩。
    2022/05/04 17:28
  • 一週破12.4萬 醫籲快做這件事:身邊很快都是確診者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截至今(4)日已經連續一週破萬,確診數超過12.4萬例,即便現在多為輕症,但隨著每個人體質不同,還是有人在確診後相當不舒服,對此醫療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也提醒,「很快你身邊就會有很多確診者」,呼籲尚未完全接種疫苗的民眾盡速施打。
    2022/05/04 15:20
  • 輕重症分流收治年齡提高 輕症80歲以上患者才收治醫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鑒於國內社區疫情持續擴大,確診病例遽增,考量Omicron病毒株特性,係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以確保醫療量能及確定病例即時獲得醫療照護,說明如下:
    2022/05/04 14:19
  • 口服藥開放居家照護使用將上路 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

    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社區藥局將有抗病毒藥物,預計最快本週口服藥開放居家照護使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2時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概況及防疫相關事宜。
    2022/05/04 10:53
  • 唾液快篩偽陰性比例高?專家揭「這時間」測才準確

    幼兒鼻咽快篩戳錯會傷腦?戳鼻子戳到流鼻血?單日確診已經達到2萬3千多人,越來越多人要經常做快篩,大家戳鼻子都戳到怕,引進唾液快篩了大家又怕準確率會不會比鼻咽快篩差?長庚大學新興傳染病主任施信如表示,唾液篩檢的靈敏度較低,偽陰性確實比較高,但如果是流行期篩檢,通常都是對的。
    2022/05/04 10:51
  • 輕症怎療養?營養師授居家照護對策 注意飲食3關鍵

    本土疫情不斷升溫,確診數連日破萬,許多民眾因輕症居家療護中,而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及癒後健康關鍵,該如何靠飲食養回身體,營養師高敏敏就指出3關鍵。
    2022/05/04 05:33
  • 才幾小時「輕轉重症」?醫揭3症狀易輕忽:恐是惡化前兆

    75歲的婦人染新冠病毒原本症狀輕微,卻在短短6、7小時血壓、血氧急掉變重症!病情怎麼會在短時間內惡化?醫師說,疾病變化都會有其過程,可能有些跡象沒被發現。並提醒,如果幼兒出現活力降低、對環境不感興趣,成人和兒童有缺乏食慾症狀,都可能是病情惡化徵兆,要提高警覺!
    2022/05/03 23:30
  • 有片/母親節檔期強碰疫情影響買氣 民眾:生活還是要過

    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須在家居隔十天,有基層醫師認為太久,應該要放手,讓疫情流感化。因為確診數字不斷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輕症,然而民眾正常工作及生活卻都會受到居隔影響,甚至還有出現些微症狀的病患,因為不想被關,乾脆不篩檢也不通報,反而增加風險。
    2022/05/03 23:17
  • 確診「新冠肺炎」輕症者 研究:小心這個器官缺氧

    本土疫情升溫,現在Omicron確診比例,以輕症居多,研究指出,感染新冠肺炎,會引起腦部發炎與慢性缺氧現象,就算是輕症患者也會發生此現象。自然(Nature)期刊指出,若輕微腦部缺氧,足以造成局部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和能量衰退!
    2022/05/03 23:04
  • 打3劑BNT確診!他曝「吞口水像吞刀片」:超乎想像嚴重

    國內疫情大爆發,身邊有人確診已經不足為奇,雖然現在多為輕症,不過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分享自己確診後的症狀,形容就像是地獄般的3天,不僅有鼻塞、嗅覺喪失的症狀,喉嚨甚至痛到「吞口水像在吞刀片」,貼文曝光後也令許多網友震驚,「原來所謂的輕症也沒有想像的多輕」。
    2022/05/03 22:48
  • 黎明教養院院內感染 疫苗施打率高均為輕症

    花蓮黎明教養院爆發院內感染COVID-19,目前院生57名、工作人員14名確診,共71人染疫,所幸疫苗施打率高,均為輕症,盼望各界能給予鼓勵,讓心智障礙的照護服務恢復正常。
    2022/05/03 22:36
  • 慟! 輕症狂湧急診「OHCA等嘸醫生」身亡

    疫情升溫,輕症患者塞爆急診室,北市聯醫就有一位民眾OHCA,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亡,而亞東醫院也有1歲小朋友因昏睡不醒,被都是快篩陽性的父母帶往醫院就診,但輕症掛號的人很多,導致重症孩童花了1個多小時才得到治療。
    2022/05/03 20:22
  • 新冠輕症痊癒者也難逃 後遺症廣泛難測

    雖然歐美已解封,但與新冠病毒共存並不是那麼容易。解封只是第一步,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所有感染者都有可能受到新冠後遺症之苦,不限重症者,所以千萬別太豁達地只往好處看,認為染疫也好,能得到新冠肺炎抗體,可能同時也要面對沒完沒了的後遺症。新冠病毒變異多次,新冠後遺症各種新症狀也不斷出現,醫學研究趕不上變化,對新冠後遺症的原因也還沒有定論。來看美國這位輕症患者的慘痛例子,她的新冠後遺症症狀,比染疫更糟糕。
    2022/05/03 19:53
  • TVBS網路投票/近8成民眾反對3+4 居隔新制看法分歧

    66%網友自認如果確診不會詳實填寫疫調,29%會詳實填寫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確診個案激增,近期全台單日確診數已破萬,各地疫苗接種站再現排隊人龍,民眾搶買快篩試劑,本土疫情升溫再度引起民眾關注。因應Omicron病毒株傳播快但多輕症特性,指揮中心調整施行重點疫調、縮短居隔天數「3+4」等防疫策略,避免被大量的匡列者拖垮公衛量能,以及影響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民眾正常生活,但也有人擔心太過寬鬆,可能導致疫情快速傳播。因應疫情變化,指揮中心更表示未來若民眾確診,要使用「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主動回報衛生單位在發病前兩天與其密切接觸者。
    2022/05/03 13:22
  • 快篩直接戳進腦袋!醫警告「1動作」超危險:戳破頭顱骨底

    國內已進入本土個案單日破萬大關,離陳時中直言「國衛院推估最高點為單日4.5萬人」不遠了。面對與病毒共存時代,居家快篩已成為常態,但快篩用錯可能「戳破了進入腦袋」,連醫師都跳出來警告,小心直接往頭顱骨底部戳進了!
    2022/05/03 13:15
  • 1歲嬰叫不醒!父母陽性只能苦等 護理師:輕症別來急診

    今(3)日凌晨名自稱是亞東醫院急診護理師的網友在臉書貼文呼籲,「希望大家可以把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她遇到一位大約1歲的小孩,因為昏睡叫不醒,被父母帶著小孩搭乘救護車來就診,因為為父母陽性個案,而前面還有50多人快篩陽性等待掛號(大多為輕症),而這家人等了1個多小時才獲得治療,後來孩子被送進重症區,讓她感到心疼。
    2022/05/03 12:13
  • 郭子乾確診隔離中! 才剛演完舞台劇《魔法阿媽》

    才剛從台中演出完舞台劇《魔法阿媽》的藝人郭子乾,回台北後昨天(1日)不舒服,快篩呈現陽性,緊急到醫院PCR採檢,今天(2日)結果出爐,陽性確診,還好目前屬於輕症,只有咳嗽跟喉嚨痛。春河劇團團長郎祖筠表示,已經問過一輪演員的狀況,大家目前都沒事!
    2022/05/02 20:38
  • 怕確診「清冠一號」當水喝?中醫師:沒確診服用反傷身

    隨著國內疫情升溫,不僅快篩試劑成為搶手貨,中藥的「清冠一號」也接連缺貨,許多民眾甚至自行打聽配方,到中藥材購買,打算煮來喝提升免疫力,不過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科主任馮天祥就表示,清冠一號是治療用藥,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服用,反而可能傷身。
    2022/05/02 20:10
  • 憂輕症惡化?台大醫「示警3徵兆」:恐呼吸衰竭進行中

    本土疫情快速蔓延,確診數不斷飆升,近來更傳出不少居隔後病情突然惡化的案例,讓民眾不免憂心忡忡,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就表示,當民眾出現「3大警示徵兆」就必須立刻就醫,另外若透過血氧機監測發現高於95%但身體仍不適,可考慮壓力測試,「可能有潛在的呼吸衰竭在進行當中」。
    2022/05/02 17:22
  • 台東+87 密切接觸者、感染源不明各近半

    台東縣今(2)日新增87名確診者,疫調結果初步推論,年齡介於4-86歲不等,皆屬輕症,43例為密切接觸者確診,41例感染源不明及3例外縣市足跡。
    2022/05/02 15:53
  • 確診數連日破萬 無症狀、輕症者「3步驟」居家照護

    本土疫情仍未達高峰,單日確診人數正式破萬,身邊有人確診的消息越來越多,但自已快篩若是陽性,大家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2022/05/02 15:51
  • 竹縣+228 青壯年183人佔大宗、兒童接種疫苗開打

    新竹縣今(2日)新增228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分別為107位男性、121位女性,年齡分布在0(不到1歲)到94歲,12歲以下39位、65歲以上6位,確診者集中在18到64歲青壯年,6成為無症狀者,輕症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表現。另外,新竹縣規劃兒童疫苗接種作業,校園將在5月到6月開打,其他因素無法在校園施打的兒童,即日起可到合約院所預約接種。
    2022/05/02 15:4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