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演唱會 陽明交大直播颱風地震小巨蛋狄鶯泰國下蠱洗滌劑
  • 搜尋:

    緊急醫療 結果共106筆

  • 制醫暴!醫、警、司法合作 納侮辱最高罰5萬

    醫護人員經常會碰到喝酒失去理智、或對治療方式不滿而咆哮的患者,甚至有的還會出手打人,也讓醫護人員身處危機當中。現在醫療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出爐,未來如果民眾公然侮辱,將將處3萬以上5萬以下罰鍰,如果暴力傷害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30萬以下罰金,除了罰則加重外,對象也擴及到救護車上的緊急醫療技術員。
    2017/04/10 23:42
  • 復興航空停航 不影響離島緊急醫療

    復興航空無預警停飛,離島緊急醫療怎麼辦?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今表示,緊急醫療專機委外業者並無復興航空,強調不會影響離島緊急醫療運作。
    2016/11/24 09:56
  • 累到崩潰? 肯爺被上銬送醫

    美國知名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取消巡迴演唱後,昨天因「緊急醫療狀況」入院治療,據傳他身心累到崩潰,當時被上手銬送醫。
    2016/11/22 19:14
  • 不只送餐賣免稅品 空服員還要醫療急救

    除了送餐、點飲料、賣免稅品,空服員的工作其實不只如此,有時候飛行途中需要緊急醫療急救,就是空服員最重要的職責之一,根據統計,每604架航班,就有一架行班遇上緊急醫療狀況,每年有4萬4千次的機上急救意外,這時候空服員第一時間的急救反應就很重要,所以空服員才需要接受長期的專業訓練。
    2016/06/24 22:03
  • 快訊/衛福部啟動緊急醫療準備 台南醫護、社工總動員

    台南多處大樓倒塌,民眾受困受傷,衛福部在第一時間啓動協助緊急醫療救護的準備、災區民眾安置及臨時急難救助等,台南市各大醫院的醫療、護理、社工人員都全面動員,而健保署也立即聯繫各醫院,傷者救治第一,沒有健保卡也可以就醫,不收部分負擔。
    2016/02/06 10:40
  • 行動醫療「醫護衝第一線」! 醫界:過勞難負荷

    全球第一起彩色粉末爆炸意外,五百多名傷患讓警消醫護疲於奔命,在災難的第一現場,消防人員肩負運送傷患任務,具有醫療背景的檢傷官,還要初步檢傷分級,讓重症傷者第一時間送醫,有防災系教授研究,如果醫生和護理人員能夠組成行動緊急醫療中心,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讓救護體系更有效率,不過立意雖好,醫界認為,台灣的醫療人員長期過勞,不僅落實有難度,讓救難更有效率,必須要讓醫療人員在超量工作下解套,才有空間。
    2015/07/02 00:00
  • 彩色派對釀災 專家:「千人」活動得有醫療計畫

    彩色派對慘劇受傷人數近5百人,八仙樂園出借場地卻沒跟觀光局申報,雖然得吃上罰金3萬,但於事無補,專門負責大型活動醫療顧問認為,只要參加人數超過一千,活動持續兩小時以上就應該要有 「緊急醫療計畫」,至少能夠避免救護車趕到現場,卻只能在門口大塞車情況。
    2015/06/29 21:03
  • 快訊/衛福部緊急應變 醫療系統掌握傷患數、狀態

    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件,衛福部啟動大量傷患緊急醫療應變機制處理,第一時間緊急醫療管理系統開案,讓各醫院填報傷病患,以掌握傷患去向與收治動態,並且馬上電話連絡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4個縣市衛生局與其所轄醫院暨其燒傷病房與加護病房全面整備收治。
    2015/06/28 10:06
  • 快訊/新!粉塵爆510輕重傷 183人仍在加護病房

    衛福部啟動大量傷患緊急醫療應變機制處理說明,這次事件造成510人受傷,其中有183人仍在加護病房救治當中。
    2015/06/28 10:03
  • 北市增加最多 AED全台仍嫌不足

    今年1月初,立法院通過了「緊急醫療救護法」,明文規定,在公共場所都要設有AED,也就是俗稱的「傻瓜電擊器」,或者其他必要的緊急救護設備。
    2013/05/09 17:21
  • 跨雙黃線超越救護車 騎士撞飛重傷

    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一輛救護車,昨天上午,載醫護人員準備到日月潭的緊急醫療服務站上班,結果一名機車騎士超車不慎,和對向轎車對撞,整個過程都被救護車行車記錄器拍下,醫護人員也趕緊下車幫忙救人,但騎士多處骨折、顱內出血,有生命危險。
    2013/04/30 11:57
  • 美一男子挾持消防員 人質獲釋嫌喪命

    美喬治亞州驚傳人質挾持事件,一名男子假裝要求緊急醫療協助,5名消防人員到場,卻遭到武力挾持,特種部隊緊急出動攻堅,遭挾持消防人員平安獲釋,嫌犯疑似遭到警方擊斃。
    2013/04/11 08:28
  • 驚險!急診室天花板塌 落磚又淹水

    台北市中興醫院發生天花板崩落意外,地點就在急診室,當時裡頭有20幾名病患,幸好沒有任何人受傷;院方表示,是2樓工人鑿地板造成水管破裂,水壓過大,導致1樓天花板崩塌,大量漏水,這也讓緊急醫療系統停擺,不但無法接應鄰近救護車病患,就連上門求診的病患,第一時間都被擋在門外。
    2012/06/20 12:20
  • 救人無數救不回自己 女護士猝死

    屏東消防局緊急醫療網一名女護士,晚上值勤時,突然胸悶、頭暈,同事施予心肺復甦術,並緊急送醫,仍然不治;平常救人無數的她,卻在服勤時喪命,引發過勞的質疑,不過消防局強調,56歲的女護士沒有加班問題,應是中風引起,而非過勞。
    2011/12/01 12:49
  • 蜜月之旅陷昏迷 募得150萬專機回台

    因為一趟蜜月旅行,新郎倌在飛機上陷入昏迷,剛下飛機就送入加護病房,經過檢查是腦溢血中風,將近1個月時間,人都攤在奧地利的醫院,全靠老婆一個人獨自照顧,幸好後來男子病情好轉,恢復意識,甚至能夠開口說話,另一方面,在台灣的家人,透過鄉公所發動募款,募得150萬,經過國際緊急醫療團隊,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上午終於從奧地利,搭乘專機回台。
    2011/11/07 10:17
  • 評各國健保 楊志良突爆「討厭韓國人」

    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分享台灣健保,以及緊急醫療措施的經驗,楊志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果二代健保沒辦法在7月過關,即使2012年政黨輪替,也不會有機會;而在評論各國健保制度時,楊志良不改有話直說的性格,說出討厭韓國人的話。
    2010/06/19 11:36
  • SOS專機降價3成! 吸陸客來台治病

    兩岸直航後,除了觀光,不少大陸民眾也看上醫療資源紛紛來台,大陸一名腦中風昏迷的老婦人,前晚由國際SOS緊急醫療專機後送高雄治療,是首名搭SOS專機來台就醫的大陸重症患者,病患家屬說直航後,搭專機來台就醫所需要的費用,比以前已經便宜了3成。
    2009/04/06 19:35
  • 回函反覆? 扁嫂醫師看診不回應

    這次請假,第一次沒有透過台大醫院開立診斷證明,但台大醫院依舊被外界質疑;主要因為,律師請假依據是台大醫院回函地方法院的內容,是不是出現前後反覆?在12日之前,原本表示「出庭沒有立即危險」;17日新的回函卻認為,「不排除發生緊急醫療狀況,危及生命」;台大醫院為維護聲譽,打算下午1點出面反擊。
    2008/09/19 12:07
  • 拼商機!醫院闢停機坪搶「緊急醫療」

    迎接陸客來台,不少醫院都緊鑼密鼓,包括之前已經開啟國際交流的亞東醫院,還有已經上路的台大醫院旅遊門診,現在即將在7月1日,開始營業的雙和醫院,第一間公辦民營的醫院,頂樓不但有停機坪,打「緊急醫療」牌,同時也要搶攻「健檢」客人,摩拳擦掌,要抓緊陸客帶來的商機。
    2008/06/28 19:20
  • 台日結盟! 路竹會+日本PWJ組織

    一向以國際人道和緊急醫療救援著名的台灣路竹會,為了能夠幫助更多人,今天和日本國際救援組織PWJ結盟。
    2007/10/30 16:39
  • 馬路上幫人接生 交警化身醫生

    泰國的自用車數量,在過去10年內成長了2倍,因此在泰國首都曼谷的重要道路,每天早上都塞得動彈不得,就連救護車都常常卡在車陣當中,延誤醫療時間;曼谷就有一支醫療警察隊,專門在路上提供緊急醫療服務,幫忙不少孕婦在計程車上生下寶寶。
    2007/05/11 22:33
  • 兩岸首宗緊急醫療包機 今抵台灣

    政府在今年6月宣布開放兩岸四項專案包機,透過海基會與相關單位協助,第一件緊急醫療包機在14日傍晚由廣州飛抵台灣,將一名突發腦溢血的台商,送回台灣醫治。
    2006/09/14 22:36
  • 【發現新大陸】廈金小三通航線 重逢碼頭百感交集

    如果您不是台商,也不需要頻繁往來兩岸,您也許很難體會到小三通航班的重要性。但對不少人來說,小三通不僅已是商務通勤航線、緊急醫療通道,更可能是彌補人生遺憾的水道。
    2006/09/11 08:37
  • 救護車不救人! 高市拿來送公文

    救命用的救護車竟然用來載送公文!高雄市議員今天拿出兩張照片,清楚拍下高雄市政府的救護車,執勤時間車上沒救護配備,只有一堆裝滿紙張的紙箱,消防局解釋那是第二線救護車,用來送醫療器材,但違反緊急醫療法,高雄市衛生局馬上開出罰單!
    2006/03/15 12:25
  • 【台灣事件簿‧陳雅琳報告】火車翻覆2年 鬼門關歷險 看問題

    阿里山小火車翻覆,這個月屆滿2週年,衛生署在意外事件發生後,規定所有風景區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套緊急醫療後送系統;在意外發生當時,曾經有一名懷孕的護士蔣碧秀,在災難現場忍著自己受傷、和母親當場死亡的悲痛,還發揮大愛,努力把一名男童從鬼門關搶救回來。這位經歷生死關頭的醫護人員,又如何看待現在風景區的緊急醫療系統呢?來看今天的「台灣事件簿•陳雅琳報告」。
    2005/03/31 17:4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