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余天小中風舊愛李佳穎黃宣鳳梨宣布離婚旅遊男星罹癌劉寶傑SWAG鳳梨歐菈
  • 搜尋:

    異性 結果共662筆

  • 雙重標準!聯誼網站「男女條件差很大」 男生都怒了

    現代人工作愈來愈晚婚,不少單身男女為了「脫單」,因此都會參加聯誼活動認識異性,無論是政府辦的活動,或是參加婚友社。但你有發現嗎,參加聯誼活動的人幾乎是「男多女少」。最近有網友分享,在某知名婚友社日前公布的參加聯誼活動內容,男女條件差很大,讓他直呼「這根本就是雙重標準」。
    2017/09/25 21:59
  • 女人不在乎異性長相? 研究:肉體更勝臉蛋

    許多男人認為有一張帥氣的臉蛋就一定能吸引女人目光,這個想法被否定了,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研究發現,女人看男人最重視的是身體!
    2017/09/12 21:07
  • 奇葩!相親後沒聯絡 男博士隔1周向她討140元飲料錢

    現代人常因為工作繁忙而沒啥機會認識異性,恩此就會透過相親的方式想找姻緣。但最近大陸有一名女網友日前分享,她在半年前與一名博士生相親,對方遲到1個小時不說,甚至還交談時態度十分高傲,之後就沒聯絡。1個禮拜後女方刪除對方微信好友,男方主動加回外,還跟她追討當時相親的3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41元)的飲料費用,讓她十分傻眼。
    2017/09/11 10:23
  • 魚在地上游、機器手臂 觀光工廠添科技元素

    宜蘭觀光工廠形態越來越多元,原本大多屬於手做DIY、或是試吃參觀等類型,一度有稍稍退燒,現在有新的觀光工廠加入結合科技互動元素,彼此間競爭更激烈,要用不同的差異性互相拉抬吸引遊客上門。
    2017/08/26 17:36
  • 小心!男性騎單車 恐影響「攝護腺癌」診斷

    很多人運動都會選擇騎單車,但醫師提醒,男性長期騎單車恐怕會干擾診斷攝護腺癌!就有一名63歲許先生每天騎單車4小時,持續了8年,抽血檢查「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異常高出正常值,他都不以為意,以為是騎單車造成,沒想到做了切片檢查後,發現竟然是攝護腺癌第二期,差點延誤就醫。
    2017/07/27 12:52
  • 傳授「把妹」技巧 澳洲情聖4年賺進7千萬

    對於不少交不到女友的男性來說,有時候看到周遭朋友異性緣超好,身邊總是有不少美女相伴,內心總是會羨慕又忌妒。有些男性也許是天性害羞,不懂得如何把妹,最近在澳洲有一名情聖,他靠著如何教授「把妹」技巧,短短4年內就賺進了300萬澳幣(約新台幣7223萬),讓不少男性也想拜他為師。
    2017/07/19 17:08
  • 英軍情六處包容 同志稱是最棒工作地點

    007詹姆士龐德服務於英國軍情六處(MI6),這名虛構的人物是異性戀大情聖,而最近有同志探員表示,MI6對於同志也超級包容,是最棒的工作地點。
    2017/07/19 10:49
  • G20將登場  川普與歐洲領袖談移民貿易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20國集團(G20)峰會召開前與德國和義大利領袖通話,討論到諸如氣候變遷、貿易與移民等棘手議題。G20峰會本週登場時,可能暴露出強烈的政策差異性。
    2017/07/04 12:03
  • 巴黎同志遊行  爭女同性戀適用人工生殖

    巴黎同志遊行今年慶祝40週年。法國已於4年前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地位,但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權利尚未完全平等,今年遊行主題之一就是爭取開放女同性戀者適用人工生殖。
    2017/06/25 09:02
  • 政院擬同婚比照異性婚 出軌配偶可求償

    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今天表示,未來同性婚姻的普通效力與異性婚姻相同,同性配偶負有同居義務,包含貞操義務在內,意即若有人出軌,另一方可作為離婚依據,並可請求損害賠償。
    2017/06/21 16:33
  • 只有同性會得愛滋? 南大教授:異性間只會傳播性病

    男生跟男生愛滋病比較嚴重?台南大學教育系一名兼任教授,日前在課堂上公開表示,「同性戀是大部分是文化造成的,不是生理」,更語出驚人地表示「川普之所以會選上美國總統,就是因為這樣的問題。」
    2017/06/17 12:42
  • 同性婚年齡 政院擬訂婚17歲、結婚18歲

    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今天表示,未來同性婚姻結婚年齡,不論男同志或女同志,擬訂婚17歲、結婚18歲。考量社會的倫常觀念,同性婚姻也比照異性婚,禁止6等親內結婚。
    2017/06/14 15:42
  • 小S臉書挺同 爆氣嗆:地球不屬於異性戀的

    藝人小S(徐熙娣)話鋒辛辣直率,向來對挺同立場不避諱,也不遺餘力替同志發聲。今(10)日再次在臉書PO文,希望反同人士「不要再說同性戀是後天造成的」,也呼籲包容並沒有這麼難,還聲明說「地球不屬於異性戀的」。
    2017/06/10 14:18
  • 男告白遭拒腦羞要「AA制」 女方傻眼也拒付

    和異性外出用餐,到底該由誰來買單呢?中國一名男子日前邀請心儀的對象一起用餐,未料自己告白後遭到對方拒絕,他於是請對方一起平分晚餐錢,但女方拒絕,雙方僵持不下誰也不付,餐廳老闆只好選擇報警處理。
    2017/06/03 16:39
  • 【同婚邁大步】同婚優先修民法 政院擬推尤美女升級版

    2017年5月24日是台灣同婚運動的歷史時刻,司法院大法官以釋字第748號解釋,讓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世界第24個宣告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限期2年內立法保障,不然2年後直接適用《民法》,同性可向戶政單位登記結婚,為符合大法官解釋意旨,行政院傾向優先在《民法》增訂保障同性婚姻規定,預計最快在年底可以達成這目標,確立同婚與一般異姓戀無異,2年內再完成整套法令修訂,確保同婚權益與異性婚平等。
    2017/05/31 04:59
  • 【同婚邁大步】直接適用民法 要克服的有這些

    大法官宣告同婚合法化後,本刊掌握消息,行政院傾向優先在《民法》婚姻章增訂「同性婚約,應由雙方當事人自行訂定」,立即保障同性婚姻自由,《民法》修訂完成後,接下來再針對《民法》有諸多以異性或血親等基於身分而衍生的權利保障問題,技術上較難平等適用於同性婚者,能在《民法》設專章保障就設專章,如果還是不行,才另訂法律補《民法》之不足。
    2017/05/31 04:54
  • 【同婚邁大步】同婚合法後 通姦罪該廢除嗎?

    大法官在宣告同婚合法化的釋字第748號解時認為,長久以來我國的法律關於婚姻,都是建構在1男1女的思維下訂出的制度,大法官在宣告同婚合法化的同時,也考驗者行政院,如何同時保障同性與異性婚中配偶間的忠貞義務與權利,如《刑法》通姦罪及民法中關於夫妻與他人發生性行為、一方不能人道可訴請離婚等規範,將來該如何因應,行政院正通盤研議中。
    2017/05/31 04:40
  • 【同婚邁大步】同婚修法方向 大法官這樣說

    大法官釋字748號解釋,宣告同婚合法化並限期2年內修法,也因為同婚合法化後,單純修正民法難度頗高,大法官在解釋理由中明確提供4種立法途徑。分別是修正《民法》婚姻章、於《民法》另立專章、制定特別法(專法)或其他形式,對於現行婚姻有關於異性婚制度的當事人身分及相關權利義務。
    2017/05/31 04:25
  • 南北粽大不同!這樣包才對味 粽子食譜大公開

    南區分署指出,台灣因南北差異性,粽子有南北粽之分,一般而言北部粽是將糯米先炒過,再包入豬肉、香菇、蝦米、鹹蛋黃等配料在竹葉中蒸熱,有點像是油飯,口味、香味較重。
    2017/05/29 09:12
  • 同婚配偶欄不再空白! 民法修正工程浩大

    同婚釋憲案被大法官認定違憲,這讓許多同婚支持者認為是遲來的勝利,但後續修法才是大工程,因為未來若朝修民法方向進行,將影響3百多條法案,像是父母稱謂將改為雙親、夫妻也會變成配偶,教科書上的字眼也得更中性,而異性婚姻中享有的夫妻合併報稅以及遺產贈與的權利,為讓同性配偶比照辦理,都將是修法重點!
    2017/05/25 18:37
  • 同婚登記案違憲 司法院:不影響異性婚

    司法院今天就同婚登記案作出違憲宣告,要求2年內應修法或制定法律。司法院祕書長呂太郎說,現行婚姻章有關異性婚姻制度的當事人身分及相關權利、義務關係,不因解釋而改變。
    2017/05/24 18:05
  • 台股逢高調節 萬點僅一日行情

    台股今天開低走低,早盤一度衝回萬點之上,但投資人逢高調節,個股差異性大,終場下跌14.66點,萬點僅一日行情;法人表示,若外資在期現貨同步偏多,台股將有機會站穩萬點關卡。
    2017/05/12 15:58
  • 搭車也能找對象 深圳地鐵推表白專列

    大陸晚婚族、不婚族越來越多,根據統計,目前13億人口中有2億人是單身,比例約15%,和前一波1990年單身浪潮相比增加2倍以上,最近深圳地鐵出了個奇招,推出表白專列,整個車廂都是粉色系,上頭貼滿告白話語,甚至還有單身車廂,讓單身男女多一個機會認識異性。
    2017/05/09 17:10
  • 宜蘭高樓衝買氣 大台北前進代銷炒熱

    鄰近台北的宜蘭近來高樓華廈興起,今年大樓案量占整體宜蘭房市案量的 5成。住展雜誌發現,不少代銷業隨業主從大台北前進宜蘭另闢戰場,不過向來以透天為主的差異性也成為新挑戰。
    2017/04/27 13:43
  • 5歲不會走還坐娃娃車 孩子喊痛要注意

    7歲男童不能走路,一直到5歲還坐娃娃車,初被診斷發展遲緩,詳細檢查才發現關節腫脹,罹患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醫師說,家長應重視孩子「喊痛」,早診斷治療效果好。
    2017/04/20 12:2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