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法會 結果共1,456筆

  • 北市清明防疫 陽明山靈骨塔將限制300人進入

    清明節即將到來,為防範疫情,台北市取消清明法會及追思音樂會,鼓勵民眾線上祭拜以及網路公祭。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說,若民眾仍要到現場掃墓,會針對塔樓進行人流管制。
    2020/03/09 16:04
  • 快訊/慈濟、法鼓山活動延後 行天宮停「衣物收驚」

    為了防範新冠肺炎,大型宗教團體表示,將停止大型集會活動,慈濟表示,目前3月所有大型法會都延期或取消,法鼓山則是要求所有活動,跟課程都延期到4月5日以後,另外行天宮的收驚服務,信眾必須戴口罩,並且暫停衣物收驚。
    2020/02/25 23:36
  • 快訊/因應疫情! 法鼓山停辦活動、課程至4/5 

    最新消息,為了因應疫情,目前很多單位的大型活動都紛紛停辦,法鼓山今天也宣布,各體系的所有活動將暫停至4月5日,期間各寺院持續開放參訪和禮佛,但餐飲暫停對外提供,接下來的法會也將改以網路共修的方式進行。
    2020/02/25 12:48
  • 鑽石公主號66港人留日治療 翻譯成燃眉之急

    國際郵輪鑽石公主號爆發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船上有66名港人染疫;正在日本協助這些港人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說,尋找翻譯成為當前的燃眉之急。
    2020/02/21 11:58
  • 求疫情早日退散 大甲鎮瀾宮辦祈福法會

    防疫的同時,宗教界也舉辦祈福法會,安定民心。台中大甲鎮瀾宮媽祖即將在3月19日起駕遶境,廟方特別舉辦祈福法會。
    2020/02/17 08:25
  • 驅除瘟疫安定人心 朝天宮4千桌祈福10天

    雲林北港朝天宮每年上元節有三天的普渡法會,今年延長為10天,替台灣也替全球疫情祈福。下午內政部長徐國勇前往參加,他說宗教信仰是很重要的安定力量,另外對於需要居檢疫隔離的人,違反規定失聯的話,比照通緝犯高規格即刻動員協尋找人,尋獲之後強制隔離。
    2020/02/15 18:42
  • 在地都吃過! 黃石市場「炒魷魚、餛飩」銅板價

    板橋「慈惠宮」,是當地著名的媽祖廟,不少人來這朝聖,會到對面的黃石市場吃美食,其中一家每天現包的餛飩,使用黑豚肉鎖味,是不少在地人生炒魷魚很歡迎,內行吃法會再加「炸物綜合」,有蘿蔔糕、米腸等,老字號攤位,陪伴不少板橋人長大。
    2020/01/20 17:00
  • 林鄭處理反送中不當 議員:蔡英文都要謝謝你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1/16)出席立法會答問會,還沒進到議場,就有民主派議員在外頭抗議,且要她下台的聲音如影隨形。有議員把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跟林鄭拿來相比,批評林鄭把習近平的統一夢變成泡沫,還把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搞到被撤換,且蔡英文能高票連任,都是因為林鄭月娥神助攻。
    2020/01/16 21:43
  • 拿韓國瑜布偶「擦黑板」 雄中公民老師致歉

    臉書上一段影片被轉傳分享,一名老師在講台上擦黑板,板擦竟然是韓國瑜市長的Q版布偶,台下學生不停的哈哈大笑,原來這是雄中的公民老師,拿學生交換禮物後,被放在講台的布偶當板擦,因為是下課時間無關教學,學校並沒有再追究,但老師已經致歉,另外今年高雄燈會又引發熱議,宗教燈區觀音蓮花燈,被網友批評像法會。
    2020/01/16 13:10
  • 高雄2月大男嬰猝死 社會局釐清保母照護疏忽

    高雄一名2個月大男嬰昨晚在保母家不明原因失去呼吸心跳送醫死亡。除檢警相驗,社會局表示,將釐清照護有無照護疏忽,若情節嚴重依法會裁處最高新台幣60萬元。
    2020/01/15 15:21
  • 嫁女兒聘金要怎麼收? 網友揭1做法:才有面子

    情侶談戀愛交往是2個人的事,不過步入禮堂卻是2家人的事,很多人為顧及家中長輩的想法會遵從部分傳統觀念,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很好奇,現代人的聘金都是怎麼收呢?文章一出後,釣出大批過來人分享自身經驗。
    2020/01/11 16:30
  • 參與反送中「觸法」 31名港公務員遭停職

    港府最新公布資訊,反送中抗爭期間,有41名公務員涉及非法公眾活動被捕,其中31人已經被停職。此外這次立法會在審議香港公務員加薪一案,民主派議員要求排除港警,也遭到親中派議員反對,雙方在立法會場內,引爆口角衝突。
    2020/01/10 20:14
  • 反滲透法三讀通過 時力立委拍桌嗆綠「不要聊天」

    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反滲透法,儘管國民黨團靜坐表達抗議,還高舉侵害自由的布條,但民進黨團人數佔優勢,仍讓法案順利三讀通過,前總統馬英九上午到高雄助選時,再次批評,反滲透法會讓台灣重回戒嚴時期。
    2019/12/31 21:18
  • 澳門輕軌運作20天狀況頻出 議員促改善

    據報導,澳門氹仔輕軌鐵路營運20天來,先後3度出現突發狀況,引起了社會關注。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這會動搖大眾對輕軌系統的信心。
    2019/12/30 17:21
  • 馬英九:反滲透法會讓無辜人遭調查逮捕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訂定反滲透法會讓無辜的人被調查或逮捕,是很可怕的事情。捍衛民主價值的人,怎可以訂定反滲透法。
    2019/12/21 17:32
  • 反滲透法草案 鄭文燦:行政與立法會充分討論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指反滲透法草案內容模糊,易入人於罪;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全世界民主國家都會建立防衛機制,這很必要,至於怎麼立法,相信行政院和立法院會充分討論。
    2019/12/20 17:46
  • 抗議半年沒停歇 四萬人齊聚為反送中加油

    半年前的6月12日,香港政府原本想在立法會上二讀通過「送中條例」,但港人群起上街,跟警方在金鐘一帶爆發衝突,過去這半年來,反送中抗議沒有停過,到現在仍然有四萬多人站出來,為反送中運動加油打氣,有人說,香港人平常做什麼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但反送中這件事可以看出香港人的堅持。
    2019/12/13 23:56
  • 半年多領33萬台幣 港警超時津貼受矚目

    香港警民不斷,這幾天香港立法會正在審查公務員調薪方案,就有民主派議員呼籲,應該把形象很差的警隊跟其他公務員切割開來:同時還有另一組數據更受香港輿論關注,就是半年來,有一萬一千名警察領取超勤津貼,算算平均每個人多達33萬台幣。
    2019/12/13 21:35
  • 香港彈劾特首遭否決 港警一哥「赴京」述職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面臨被彈劾的挑戰,立法會25位泛民主派議員,週三(12/04)啟動了彈劾香港特首的議案,認為她強行推動爭議法案、縱容警方濫權暴力、造成撕裂社會等等現象,是瀆職的行為,經過兩天的激辯和表決,最後在建制派議員的護航下,彈劾議案被否決。另外一個媒體的關注焦點,是10月1日參與「國殤日」遊行被港警實彈擊中左胸的18歲學生,撿回一命的他,除了被控暴動罪,還外加兩項襲警罪,法院審訊持續中;而港警一哥、新上任的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今天(12/06)也啟程前往北京,向中央彙報香港的情況。
    2019/12/06 19:55
  • 韓籲「唯一支持蔡英文」 綠營:公然造假、不民主

    因為質疑假民調太多,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接連兩天出招,先是要選民接到民調時拒絕回答,今天(29日)又PO文要選民統一回應支持蔡英文。綠營方面抨擊,這種做法根本是公然造假。學者也擔心,這種做法會影響未來政黨提名的準確性。
    2019/11/29 20:30
  • 勇武派越抓越勇 港議員:止暴制亂激化反送中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表示,港府強硬處理「反送中」抗爭適得其反,唯有把握時機回應「五大訴求」,才能修補社會撕裂。這場運動的結局,將影響爭取「真普選」的道路。
    2019/11/22 12:47
  • 人大釋法爭議一次看懂 硬幹恐再掀動盪

    香港主權轉移以來,人大有5次釋法前例,卻有高達4次不符程序正義,引發社會反彈。香港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表示,若人大再度違反程序釋法,將嚴重衝擊「一國兩制」信心。
    2019/11/20 10:53
  • 香港理大圍城 學生垂降突圍逃 港民聲援

    香港理工大學,週日(11/17)正式遭到港警包圍封鎖,要求示威者放下武器主動投降,否則不排除實彈射擊逮人;只不過示威者與民間輿論都認為,如果一離開校舍,恐怕背上「暴動罪」的罪名,刑期上看十年,因此有受困學生冒險垂降逃生,甚至嘗試爬地下道逃出警方的封鎖線。同時也有近十萬港民站出來聲援,人鍊傳遞物資,希望替遭圍城的理大「解圍」。昨晚(11/18)深夜,香港立法會前主席以及十多名校長,取得警務處的放行同意,進入理大與被困示威者對話,而在多方的交涉下,已經有600人離開理大校園,其中有200人年齡在18歲以下,仍有約100名抗爭者堅持留守。
    2019/11/19 20:20
  • 理大包圍戰全紀錄 機車逃亡接應

    香港理工大學包圍戰,大約有一百位示威者,在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的帶領下,安全離開校園,但也有部分示威者堅持繼續留守,儘管情勢出現轉機,但是外界質疑,香港警方為什麼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讓示威者和平撤出校園,而是以圍堵的方式,隔離示威者的行動。
    2019/11/19 20:06
  • 前立法會議員:人大必再釋法 傷害香港司法獨立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執業律師何俊仁預計,中國全國人大必定會就禁蒙面法的裁決進行釋法,此舉將會傷害香港司法的獨立性。
    2019/11/19 14:1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