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蔡正元統一獅釘子戶7-11優惠女星罹癌文化幣2024籃籃巧遇唐治平生病梁實
  • 搜尋:

    決策 結果共1,727筆

  • 北市春節活動停辦條件曝 柯文哲說重話:守不住就禁內用

    因應國內疫情升溫,新北市長侯友宜今(7)日表示,建議民眾進行唱歌、拍照等活動務必戴好口罩。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最危險的應該是聚餐,他直言,「守得住,我們就不要去封鎖這個,若真的守不住,我們就下令停止內用」,那才是政府需要做決策的,至於其他活動,則提醒民眾盡量配合遵守防疫措施。
    2022/01/07 15:40
  • 好羨慕!華航豪發「6個月年終將金」 還比照軍公教「加薪4%」

    又有航空業年終出爐!華航去年營收突破千億大關,和工會協商後,決定發六個月年終,拍板比照公務員調薪4%!而相關決策等下周送董事會後就會拍板,也將創下華航62年以來的年終新高。
    2022/01/06 23:26
  • 以台灣為名開館有錯? 立陶宛國會議長挺台:不同意總統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認為立國讓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錯誤」,國會議長希米利特表示不認同,並質疑瑙塞達為何等到大陸施加政經壓力後才批評這項決策。
    2022/01/05 19:25
  • 立陶宛友台生變?稱台灣代表處是錯誤 翁履中:「國家利益」是外交決策優先條件

    2021年11月18日台灣「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正式啟動,引發大陸強烈譴責,對立陶宛施加經濟報復和外交制裁,但儘管歐美各國隨後陸續表態,力挺立陶宛友台政策,本月4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在接受節目訪問時,卻承認允許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是個錯誤,強烈影響立陶宛與大陸關係。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台灣對立陶宛或歐洲國家近期對台表達支持有高度期待,但卻忘記各國在做外交決策時,都必須回歸到『國家利益』,當初立陶宛支持台灣,允許『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是因為有政治人物認為,民主價值比商業利益更重要,但從務實層面來看,大陸在經濟或政治上施加壓力,讓立陶宛國家利益遭受挑戰,甚至蒙受損失,引發立陶宛國內開始出現不同聲音。」
    2022/01/05 15:46
  • 立陶宛總統稱設「台灣」代表處是錯誤 外交部:挺立不變

    立陶宛總統諾賽達指立陶宛政府決定讓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個錯誤。外交部今晚表示,基於外交慣例,對於他國政府內部政策決策過程,不便發表評論,但台灣力挺立陶宛政府的決心不會改變。
    2022/01/04 22:44
  • 蘋果.特斯拉開年報喜!美經濟五大風險示警

    邁入2022,美國不斷加強經濟復甦力道,但經濟學者警告,有五大風險需要當心,包括正在面臨的Omicron變種威脅、供應鏈危機,還有美國聯準會的決策可能出現變數等等。不過美股今年第一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同步收高,瀰漫一片正向氛圍,因為有多間企業報喜,包括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最新一季的交車量,刷新紀錄;科技大鱷蘋果,則成為全球第一間市值3兆美元的企業!
    2022/01/04 19:50
  • 時力2022選戰佈局 陳椒華:「今年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各政黨積極備戰2022,時代力量今(3日)舉行「改變持續 與力同行」七週年黨慶暨感恩募款餐會記者會,預告1月23日將舉辦的時力七週年黨慶活動。針對2022縣市長選舉,時力表示,提名小組會持續討論。媒體提問,新竹市民眾黨會提名人選,時力是否比照推人?時力僅表示,會由決策委員會作討論。至於2022整體選戰佈局,陳椒華表示,有關時力2022選戰佈局,開春之後會繼續跟有意願參選的人溝通、討論,「到最後會不會有候選人,今年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2022/01/03 12:05
  • 獲特赦恢復自由身!朴槿惠出書喊冤 登銷售榜首

    2021年末,南韓政壇最大震憾彈,莫過於總統文在寅下令特赦前總統朴槿惠。今天(31日)午夜0點,正在保外就醫的朴槿惠,在首爾醫院獲釋,時隔4年9個月重獲自由身。同一天,朴槿惠在獄中所寫的回憶錄也正式出版,還衝上了銷售榜冠軍,書中內容她依舊強調自身清白,卻遭質疑一點悔意都沒有!四年前,朴槿惠因捲入貪腐醜聞遭罷免下台,當時文在寅打著「清算積弊」的旗號,順利入主青瓦台,如今他卻推翻了當年的政見,赦免朴槿惠,這個決策也在韓引發巨大爭議。2022年3月,南韓將迎來總統大選,文在寅特赦朴槿惠,會如何左右選情,也是各界關注焦點。
    2021/12/31 20:00
  • 不滿綠營急推「竹竹合併」 柯P:再搞第七都錯上加錯

    新竹縣市「竹竹合併」升格議題持續延燒,民進黨府院黨高層取得決策共識,已將《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送出,預計立院本周五(12月24日)院會可付委審查。對此,柯文哲今(22)日受訪表示,民進黨做民調發現輸給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所以就乾脆不要選,「六都已經不對了,在不對的基礎上,再去搞第七都,這是錯上加錯」。
    2021/12/22 16:18
  • 民進黨急推竹竹合併 侯友宜:人民會質疑執政黨為選舉

    新竹縣市「竹竹合併」升格議題持續延燒,民進黨府院黨高層取得決策共識,已將《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送出,預計立院本周五(12月24日)院會可付委審查。對此,新北侯友宜今(22)日受訪被問及此事表示,冒然選擇這一條路,會讓人民質疑是不是執政黨都是以選舉考量作為黨的利益,國土的規劃絕對不可以在短時間裡面,劃了一個時間就決定要通過。
    2021/12/22 14:44
  • 陽明山擎天崗水牛群死亡事件 監察院糾正陽管處

    陽明山擎天崗水牛群去年底頻傳死亡,監察院今天指出,內政及族群委員會已通過監察委員趙永清、王麗珍及賴鼎銘的調查報告,陽管處施設圍籬後又拆除的決策過程草率、虛耗公帑,有疏失,因此提案糾正。
    2021/12/17 15:05
  • 防疫旅館爆群聚感染 疫調遭批「慢半拍」

    桃園防疫旅館爆發群聚感染,單單一層六樓,就有6人確診!有飯店房客就說,明明11號就得知有曾經入住的人染疫,雖然有擴大採檢,卻一路到15日、16日,才陸續清空、撤離,直批疫調慢半拍。對此,桃園市長鄭文燦回應,有進行追溯調查,指揮中心也同步作出決策,每個時間點都沒落後。
    2021/12/17 13:28
  • 面對中國大陸威脅仍挺台灣 外交部:與立陶宛站在一起

    外交部今天表示,面對中國外交與經濟複合式脅迫,立陶宛挺台立場與意願始終堅定不移,毫不退縮,外交部向立陶宛政府及外交決策領導階層表達最崇高的敬意,並重申台灣將持續與立陶宛站在一起。
    2021/12/16 14:54
  • 【今日熱搜】Fed/空氣品質/熊好券/尼加拉瓜

    今(16)日台灣熱門搜尋話題為「Fed」。美國聯準會Fed2021年最後一次利率決策,於台灣時間今天凌晨3點出爐,為了要抑制通膨,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而Fed主席鮑爾也指出,不會在縮減購債結束前宣布升息。以下為最受網友歡迎、點閱率最高的6則新聞。
    2021/12/16 12:46
  • 滴滴推動赴港上市 研議讓大陸政府取得特殊股權

    在北京強力監管數據的背景下,中國叫車平台龍頭滴滴正研議讓中國政府支持的企業獲得特殊權力的少數股權,藉此取得董事會席位、決策否決權。外界認為與滴滴計劃赴港上市有關。
    2021/12/16 12:43
  • 快訊/Fed利率不變!將加速縮減購債 明年加息3次

    聯準會今年最後一次的利率決策,在台灣時間16號凌晨3點出爐,一如市場預期,基準利率維持在0% - 0.25% 區間不變,為了抑制通膨,Fed計畫加快縮減購債腳步,從明年1月開始,每月縮減購債規模將來到300億美元,Fed官員認為明年將加息多達3次,2024年再升息兩次,而FED主席鮑爾表示,不會在縮減購債結束前就宣布升息,聯準會會議決策出爐後,連跌兩天的美股上漲,那斯達克大漲2.15%以上,道瓊漲383點,收在35,927點。
    2021/12/16 08:45
  • 7+7首日!黃珊珊憂心將付出代價 陳時中:我有信心

    春節返台專案首日,有逾800人已入境,其中68%使用「7+7」專案,但台北副市長黃珊珊對於「7+7」卻表示相當憂心,更稱不知道這個無法挽回的決策會讓台灣付出多大的代價,「天佑台灣」,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回應,對這個防疫政策是有信心的,強調7+7專案需要經過多次採檢和快篩,認為比以往檢疫強度強很多,也可以增加檢疫量能,讓更多人返台。
    2021/12/14 15:20
  • 立陶宛:拜登承諾提供北約中歐成員國額外軍事能力

    立陶宛總統顧問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中歐成員國承諾提供「額外的軍事能力」,並保證讓這些國家參與有關該地區的相關決策。
    2021/12/10 11:50
  • 大陸央行閃電宣布降準 美媒:北京加強干涉使然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本週無預警宣布降準,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整頓金融界、北京高層加強干涉人行決策脫不了關係,人行所剩無幾的超然獨立性蕩然無存。
    2021/12/09 09:28
  • 評估Omicron衝擊石油供需 油國組織12月初決策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等產油國聯盟(OPEC+)已將聯合技術委員會(JTC)會議延至本週稍晚舉行,以有更多時間評估COVID-19新變異株Omicron可能對油價與需求帶來的影響。
    2021/11/29 12:22
  • 星國總理警告 台海情勢會讓美中誤判 翁履中:「競爭」是美中緊張本質原因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17)日接受彭博創新經濟論壇訪談時,對台海緊張情勢提出警告,認為美國大幅增加與台灣互動,大陸不斷考驗台灣空防能力,台灣也採取在護照上印Taiwan,種種舉動雖不會讓台海在「一夕之間」爆發戰爭,但恐導致美中之間的誤判。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對於東協、東南亞地區而言,台海局勢會直接影響到東協的區域安全、經濟發展,故李顯龍不止一次提到,美中關係會高度影響整個東協發展,李顯龍在專訪中也清楚點出,美中緊張的本質原因是『競爭』,以旁人的角度來看,美國華府的決策圈,基本上認為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大的威脅,而大陸內部的共識是美國就是要用壓力來拖慢大陸發展腳步,所以競爭的本質,不會因任何對話而有所改變,且非常有可能造成兩個大國有誤判情勢的可能性升高。」
    2021/11/18 16:32
  • 立委問萊豬進口過程 國安會:提供總統諮詢並無決策權

    民進黨立委江永昌今天質詢時關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的決策過程,以及公投案若通過對台美經貿影響的評估,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表示,國安會僅是總統的諮詢機關並無決策權。
    2021/11/18 15:40
  • 拜習會交鋒 美前官員:拜登表態可讓台灣安心

    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今天說,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會晤時先提台灣關係法、後講美中三公報,且提及對台六項保證,台灣決策高層沒有理由擔心。
    2021/11/17 12:53
  • 習近平開場喊拜登「老朋友」 白宮打臉:稱不上是老友

    中美視訊峰會終於登場,拜登跟習近平對談三個半小時,習近平開場白以「老朋友」來稱呼拜登,但是白宮卻潑冷水,說拜登不覺得他們是老朋友。這次雙方代表,除了外交高官,還有財經重要決策官員,顯然除了台海議題,中美貿易也是一大主題。專家認為,這場會談,短期內有助於緩和台海局勢,但長期來看,美中歧異還是沒有解決。
    2021/11/16 22:24
  • 出任林靜儀競選總部主委 林佳龍:打一場漂亮勝戰

    民進黨台中市第2選區立委參選人林靜儀,今天在競選總部召開第1次決策委員會,擔任競總主委的前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展現團結氣勢是好的開始,打一場漂亮勝戰是最大目標。
    2021/11/11 14:5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