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尤文氏肉瘤排行18禁宏都拉斯台灣個性洗澡寒冷飲食印尼失衡Dirtytalk
  • 搜尋:

    水量 結果共1,063筆

  • 中央大學國際研究發現 空污間接影響石門水庫蓄水量

    中央大學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利用衛星與地面觀測資料,分析氣膠對台灣北部秋季暖雲及降雨影響,發現空氣污染造成桃園地區雲與降雨特徵改變,間接影響石門水庫蓄水量。
    2021/04/28 15:44
  • 【今日熱搜】下雨/中崙派出所/徐若冰/謝欣穎/台科大

    今(28)日台灣熱門搜尋話題為「下雨」。中部地區受部分雲系移入影響,下起綿綿細雨,石門水庫、寶山與寶二水庫、日月潭及霧社水庫都有進帳,估計可替全台帶來62萬噸水量。以下為最受網友討論、關注度最高的5則新聞。
    2021/04/28 12:52
  • 終於下雨了!北中南水庫有進帳 62萬噸水解渴

    中部地區受部分雲系移入影響,下起綿綿細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今天說,雨有下對地方,石門水庫、寶山與寶二水庫、日月潭及霧社水庫都有進帳,截至下午4時止,估計可替全台帶來62萬噸水量。
    2021/04/27 18:45
  • 全台綠建築逾9千件 年省約半座石門水庫水量

    內政部今天說,截至去年底,全台綠建築數量已有9255件,估算每年約可省電21.38億度、省水1億400萬噸,相當於省下半座石門水庫的水量,並約減少121.2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1/04/26 12:18
  • 華南雲雨難解渴 台水庫比去年同期水量差33%

    台灣昨(25)日受華南雲雨區東移通過,不少地區迎來降雨喜訊,不過實際上這場雨帶來的降水量不多,部分水庫仍難以解渴,天氣即時預報創辦人黃昱維對此分析今年與去年同期水庫水量,數據相比足足差了33%,呼籲台灣人在梅雨季來臨前,要持續抗旱節水,不可鬆懈。
    2021/04/26 11:52
  • 【今晚熱搜】水庫/水庫水情/林逸欣/地震/周興哲

    今(25日)晚台灣新聞熱門搜尋話題為「水庫」。華南雲雨區往東移的影響,今日全台有下雨的機會,苗栗明德水庫,水量剩下9.27%,上午燃放增雨焰劑,希望增加下雨的機會,氣象局預測,這幾天會有午後雷陣雨,但是對於水情趨緩,還差很多。以下為討論最高的5則新聞。
    2021/04/25 20:13
  • 解決缺水危機 台南3工地每日可提供1330噸水量

    面臨缺水危機,台南市政府連日來在3處工地找到水源,初步檢驗水質符合民生用水,將設置一台大型RO淨水設備,趕在5月15日開始運作,每日提供1330噸水量注入自來水管線使用。
    2021/04/25 15:36
  • 催下去!雨快來了 明德水庫燃放增雨焰劑

    華南雲雨區往東移的影響,今天全台有下雨的機會,苗栗明德水庫,水量剩下9.27%,上午燃放增雨焰劑,希望增加下雨的機會,氣象局預測,這幾天會有午後雷陣雨,但是對於水情趨緩,還差很多。
    2021/04/25 13:12
  • 南部降雨! 水利署:對水情助益有限

    面對水情持續嚴峻,經濟部水利署表示,今天南部雖有降雨,不過對水情助益有限;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明天和下週還有降雨機會,水利署會保持期待並密切監控。
    2021/04/24 23:48
  • 北部雨僅6%降石門水庫 網友見數據驚「翡翠不減反增」

    台灣西半部多個縣市陷入缺水危機,各地水庫蓄水量創下新低,當中石門水庫蓄水量跌至20.4%,水情亮紅燈,因此由水量充裕的翡翠水庫,每天支援81萬噸最大水量,然而,今(24)日有網友發現,翡翠水庫水量逆勢成長,昨(23)日進帳0.19%,蓄水量為71.9%。
    2021/04/24 20:44
  • 日月潭見底又浮出「道光年墓碑」 居民愣:恐未撿骨

    近期台灣西半部水情不樂觀,各地水庫水位持續下降,陸續亮起紅色燈號,其中日月潭水庫勉強維持28.8%蓄水量,一名網友日前開船遊湖,赫然發現清朝道光年間的墓碑,照片一出後,立刻引發熱議。
    2021/04/24 18:18
  • 史上最低水位!鯉魚潭水庫快見底 不下雨只能再撐60天

    苗栗縣內的三大水庫之一,鯉魚潭水庫,蓄水量可以達到1.14億立方公尺,但如今用水量已經低於10%以下,水情拉警報,水位來到史上最低,再不下雨恐怕只能再撐2個月,在水庫中上游甚至已經完全乾涸,不過,因為乾旱,也意外讓原本埋在水庫裡的舊台三線,難得重見天日。
    2021/04/23 23:01
  • 石門水庫微進帳 鄭文燦:終於聽見下雨的聲音

    受到颱風舒力基影響,桃園今天上午下雨了,石門水庫集水區截至9時累積雨量有3.9毫米。桃園市長鄭文燦在臉書開心發文「聽見下雨的聲音」,但呼籲民眾仍要持續省水。
    2021/04/23 11:11
  • 「冬季初春」西部頻震 中研院:跟陸地儲水變化有關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雅儒近日研究發現,台灣西部陸地季節儲水量變化與冬季初春地震發生頻率有關聯,這是由於陸地儲水量減少、有利逆斷層活動。
    2021/04/22 22:34
  • 羨慕!山泉用來洗衣服、澆花 萬里人:我們好幸福

    目前中南部水情吃緊,各地都在想辦法節省水源,但在新北萬里可是大不同,因為地形優勢,馬路上會自然湧出山泉水,民眾趁機拿出掃把洗馬路,附近的居民還能用來洗碗洗衣服,附近一座將近8000多坪的繡球花園引用來灌溉,水量可說是相當豐沛,對比各地的旱情不斷,這裡能奢侈的用水,讓在地人直呼真的是太幸福了。
    2021/04/22 18:16
  • 台中梨山毛毛細雨居民歡呼 德基水庫仍解不了渴

    久旱不雨,德基水庫蓄水量跌破4%,今天上午德基水庫附近下起小雨,雖然雨勢不大,但梨山民眾仍高聲歡呼,水利署下午將在谷關壩進行人工增雨,希望可帶來更多甘霖。
    2021/04/22 14:47
  • 終於下雨了!德基水庫附近中午「降甘霖」居民大歡呼

    水情吃緊!中南部地區水庫紛紛見底,截至昨(21)日晚間,台中德基水庫蓄水量僅剩3.7%創新低,即便分區限水也難以解渴。不過,在今(22)日上午11點左右,德基水庫附近山區下起約莫5分鐘的小雨,雖然無法流到集水區,但居民一聽見下雨的聲音,便興奮地直呼「等好久終於下雨了!」
    2021/04/22 12:55
  • 鯉魚潭「舊石器伯公廟」浮出!百年遺跡曝 房穩固竟還在

    台灣水情吃緊,新竹、苗栗及台中等多縣市已實施「供5停2」限水政策,仍無法趨緩水庫水位下降嚴重問題。其中苗栗鯉魚潭水庫嚴重乾涸,蓄水量只剩6.7%,底部舊台三線遺址竟現身,水底伯公廟也浮出,百年前壯闊場景重現,猶如台灣版「亞特蘭提斯」,震驚畫面全被空拍機拍下。
    2021/04/21 17:38
  • 水情拉警報!台南3大水庫蓄水 僅能再撐100天

    台南市議會今天邀請市府官員進行水資源運用專案報告,水利局長韓榮華指出,台南主要水庫蓄水約還可供應100天,市府工務局則宣布明天起關閉76座大型公園公廁以外的水龍頭。
    2021/04/21 13:33
  • 石門水庫漁獲量不到1成!特色「活魚三吃」快沒了

    到訪石門水庫免不了前往享用當地招牌「活魚三吃」,不過受旱象危機影響,石門水庫蓄水率已低於30%且持續下探,導致漁獲量大減僅剩不到1成,據媒體報導,許多餐廳業者直呼,若缺水問題再不改善,活魚三吃恐將消失,現在只盼望「老天爺能賞口飯吃。」
    2021/04/21 11:14
  • 水情吃緊!「科技農業」派上用場 將這「關鍵技術」提高涵水量!達到儲水功能

    目前全台各水庫等不到降雨,水情吃緊的狀態下,不少縣市現在採取限水情況,希望大家先節約用水,而水資源是分配在民生用水,工業用水與農業用水,過去農業灌溉需要用水,其實也不少農民現在採取和政府合作,推動科技農業,可有效減少人力之外,也有人翻土為了提高土壤涵水量,達到儲水以及抗旱功能,如何做到帶您來看!
    2021/04/20 23:06
  • 台南旱情嚴峻 洗車業、泳池、三溫暖4/26停止供水

    全台供水拉警報,台南也情況不妙,截至4月20日,當地供水主要來源南化水庫,蓄水量只剩2200萬立方公尺,遠低於歷年平均值3500萬立方公尺,雖然預估還能撐到6月,但台南市已提早啟動全日減壓供水,並開發配套水源,希望早日度過缺水危機。
    2021/04/20 22:59
  • 有片/石門水庫建庫53年蓄水量次低! 桃園實施全日減壓供水

    不只中南部,水情嚴峻,來看看北台灣的桃園地區,原本桃園只實施,夜間減壓供水,但因為石門水庫,已經創下建庫53年以來蓄水量同期次低的紀錄了,桃園的限水令也擴大實施,從這個月16日開始,進入全日減壓供水。
    2021/04/20 22:54
  • 水情拉警報!急鑿水井開發水源 高市:非地層下陷區

    水情拉警報,為免水情更嚴重,高市府攜手水利署加速開鑿60口井,市府水利局長蔡長展今天指出,鑿井的位置在大樹區高屏溪沿線,當地有豐沛的水量也不是地層下陷區。
    2021/04/20 13:00
  • 衛星遙測監測曾文水庫 水位嚴重下降局部乾涸見底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利用3D衛星遙測監測,發現曾文水庫今年4月的水位比108年9月降低33公尺,3D空間分析更顯示,水庫水量減少約4.2億立方公尺。
    2021/04/20 12:1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