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捷利破產青鳥行動癌細胞擴散統一獅顧婕直腸癌黃宣中華第一考王本土劇男星顧婕
  • 搜尋:

    毫米 結果共1,559筆

  • 快訊/高雄一小時累計100毫米 市府開設應變中心

    高雄早上8點,根據氣象局資料,一小時內累計雨量超過100毫米,高雄市政府緊急開設二級應變中心。
    2021/06/06 09:40
  • 快訊/屏東大雷雨 佳暮24小時達293毫米全國最高

    屏東地區一整夜大雨,佳暮測候站測得24小時雨量,高達293毫米,全國雨量最多,水利署針對屏東市、林園、新園,麟洛,已經發出一級淹水警戒。
    2021/06/06 09:40
  • 國家警報響 高市清晨雷擊豪雨釀多處積水災情

    滯留鋒面過境,高雄市清晨豪雨不斷,國家警報2次通知所在地有大雷雨;包括彌陀、岡山一帶累積24小時雨量逾200毫米,最大累積雨量在美濃區。大雨接力,高屏堰川流量飆高。
    2021/06/06 09:09
  • 水庫解渴!苗栗、台中、北彰化解除限水 夠用到7月底

    近來梅雨鋒面帶著大量水氣接力為台灣帶來明顯降雨,加上彩雲颱風也貢獻了豐沛的雨量,舒緩國內水情,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經濟部長王美花今(6)日上午宣布,苗栗與台中地區的水庫集水區平均降雨量已超過100毫米,故「即日起取消苗栗、台中、北彰化地區分區供水紅燈措施」。
    2021/06/06 08:57
  • 快訊/高雄山區大雨!土石流黃色警戒 部分道路封閉

    受鋒面影響,高雄山區晚上下起大雷雨,甲仙、茂林和六龜,24小時累計雨量都超過140毫米。那瑪夏到五里埔路段,出現零星落石,台29線、台20線部分道路預警性封閉。行政院也公布,高雄山區有31條土石流黃色警戒區,茂林恐怕會有大規模崩塌,請民眾注意。
    2021/06/06 00:04
  • 低壓+鋒面 周末雨大防致災性危險 水庫解渴有望

    梅雨鋒面週末報到,氣象局報天氣粉專貼出未來3日雨量預測,從5日起至7日全台受到鋒面影響,累積雨量介於70毫米至130毫米,「水庫乾旱可望解掉不少」。
    2021/06/05 06:07
  • 【今晚熱搜】淹水/湖人/JL809/雨量/停電

    今(4)日晚間台灣新聞熱門搜尋話題為「淹水」。台北市雨彈狂炸,市長柯文哲指出,大安、文山、南港、內湖、信義時雨量超過100毫米以上,出現淹水災情。以下是討論度最高,網友喜愛的5則新聞。
    2021/06/04 21:18
  • 颱風外圍環流加鋒面 台大「時雨量」破200mm

    北市今天降下暴雨!根據氣象局的資料,台灣大學曾出現時雨量破200C,熱鬧的信義區時雨量也達130毫米,因為雨下得又急又猛,來不及宣洩,才發生台北市中心也淹水的狀況。
    2021/06/04 18:06
  • 雨彈狂炸!北市5行政區時雨量破百毫米 淹水災情頻傳

    台北市雨彈狂炸,市長柯文哲指出,大安、文山、南港、內湖、信義時雨量超過100毫米以上,有積水情形;274件災情通報達274件,260件均為積淹水,未有傷亡。
    2021/06/04 16:47
  • 台灣大學時雨量209mm 逼近台灣史上最高紀錄

    受到輕度颱風「彩雲」,以及滯留鋒面加成影響,今(4)日從上午就開始下雨,尤其北部地區,大雷雨不斷,根據氣象局資料台灣大學測站,在下午1時,時雨量高達209毫米的雨量,可能創下台北市有紀錄以來最高的紀錄。
    2021/06/04 15:55
  • 淹水災情頻傳!「豪雨狂灌北市」開設一級災害中心

    台灣受到颱風「彩雲」及梅雨鋒面夾擊影響,午後出現強降雨,各地陸續傳出嚴重淹水災情,台北市政府於下午1時57分開設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下午2時升級為一級開設,至2時50分,大安文山南港信義都超過100毫米時雨量,由於排水設計是每小時78毫米,因此超過就會淹水,甚至部分行政區已超過200毫米,因此北市現在很多地區出現淹水現象,已超過防洪設施標準,目前災情通報有274件,260件皆為積淹水,目前沒有人員傷亡消息,其中災情較嚴重包括文山國小周邊、忠孝東路消防局周邊、信義車前地下道及南生路閘門已關閉。
    2021/06/04 15:50
  • 彩雲強度逐漸減弱 颱風+鋒面「南北雙夾」大雨狂灌

    台灣受到颱風「彩雲」及梅雨鋒面夾擊影響,大台北地區、基隆、北部山區及中部山區下起明顯降雨,更陸續傳出嚴重淹水災情,中央氣象局表示,目前最大時雨量為台北台大自動雨量站觀測到的209毫米, 其他也下了40至50毫米,下午氣象局已針對雙北市、基隆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
    2021/06/04 15:18
  • 首波梅雨鋒面帶來甘霖 累積前百名都破200毫米

    首波梅雨帶來大量降雨,也改善缺水狀況,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從5月30日凌晨0時到今天下午5時,前100名的累積雨量都破200毫米,其中南投仁愛鄉的3個測站累積雨量都破400毫米。
    2021/06/01 17:56
  • 鋒面降雨挹注 台南水庫估增2週用水

    台南市今天清晨出現一陣雷雨,部分地區3小時累積雨量超過100毫米,但降雨持續時間不長,山區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也趨緩,初估近3天來水庫增加的蓄水量約為台南2週用水。
    2021/06/01 12:51
  • 美網友不爽Tesla漲價又拔配備 馬斯克:「腰靠」根本沒在用!

    Tesla從今年2月開始,針對美國市場的Model 3、Model Y車型售價已經調整多達7次,其中調漲了6次,漲價之餘,也拔掉這兩款車型的毫米波雷達,連Model Y副駕腰靠功能也被取消。消費者對此大為光火,在推特上抱怨,也讓執行長Elon Musk親自回覆表示,受到整個汽車供應鏈的壓力,以及原物料上漲才決定調漲。
    2021/06/01 11:12
  • 鋒面發威!高市清晨大雨狂下 水情持續回穩

    滯留鋒面持續降雨,高雄市今天清晨包括鳳山、仁武區都有大雨,最大時雨量鳳山區約59毫米,部分低窪地區啟動抽水設備防災;連日大雨讓高屏堰川量流提升到28CMS,高雄水情好轉。
    2021/06/01 10:04
  • 鋒面降雨水庫稍解渴 新竹分區供水暫緩實施

    新竹縣寶山與寶二水庫集水區已累計降下139.9毫米雨量,預計為水庫帶來286萬噸用水,新竹縣與新竹市政府今天宣布,暫緩實施「供五停二」,但仍請民眾節約用水。
    2021/05/31 16:33
  • 高雄六龜大雨釀災 深夜落石砸毀電桿 工務局急搶通

    鋒面報到,乾旱已久的台灣在近日迎接睽違已久的降雨,高雄市山區昨(30)日的雨量更是破百毫米,高屏溪水情也大有進帳,讓原本水情吃緊的高雄緩和許多,但大雨同時也帶來零星災情,昨日晚間高雄市六龜分局接獲報案,台20線上有電線桿遭落石砸毀,導致道路遭堵無法通行,警方到場,立即連繫工務段工程人員前來移除,也在隨後的一個小時排除,所幸該意外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2021/05/31 13:24
  • 快訊/新竹限水警報解除!中彰苗「暫緩」延長停水8hr

    受惠鋒面帶來的豐沛降雨,包含新竹、苗栗和台中地區,水庫集水區累計平均降雨量達到100毫米以上,所以經濟部長王美花宣布,原訂6/1起新竹實施分區供水紅燈,以及苗栗、台中、北彰化地區延長分區供水8小時等措施,現在都暫緩實施。
    2021/05/31 13:20
  • 梅雨發威!新竹限水警報解除 中彰苗延長停水8小時暫緩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過境,有效挹注集水區,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王美花今天宣布,由於新竹、苗栗、台中等水庫累積降雨量逾百毫米,新竹6月1日起暫緩實施分區供水,苗栗、台中、北彰化的供5停2措施也無需延長8小時。
    2021/05/31 13:12
  • 鋒面降雨進帳不無小補 明德水庫可再撐1個月

    經過2天雨勢,苗栗縣主要水庫進帳不少,以明德水庫為例,集水區降雨量幾乎超過100毫米。農水署苗栗管理處今天說,這波進帳讓水庫可再撐1個月,但僅是緩解,未解決旱象。
    2021/05/31 12:31
  • 寶山、德基水庫進帳破百水位回升 緩解限水壓力

    梅雨滯留鋒面過境,上週末各地出現短時強降雨,水情吃緊的寶山第二水庫、德基水庫、日月潭水庫等昨天累積降雨量都超過100毫米;至於是否可能調整限水措施,水利署表示,應變中心正在評估中。
    2021/05/31 11:39
  • 石門水庫估進帳1800萬噸 增桃園14天半用水量

    受鋒面影響,桃園各地昨天都降下大雨,北水局表示,石門水庫從28日到今天清晨6時,累計降雨量約99.1毫米,預計帶來約1800萬噸的總降雨效益,可增加桃園約14天半的用水量。
    2021/05/31 10:10
  • 寶山寶二水庫雨量破百 有利解除水情紅燈警戒

    根據氣象局資料,截至昨晚10時20分,新竹縣五峰、尖石、北埔等地觀測站24小時累積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對寶山、寶二水庫蓄水有明顯幫助,有利解除水情紅燈警戒。
    2021/05/31 09:58
  • 梅雨發威灌水庫 單日雨量最大贏家「進補257毫米」

    水庫稍解渴!民眾引頸期盼的梅雨鋒面近日滯留台灣上空,其狹帶的充沛水氣也為全台帶來明顯降雨,同時替水庫進補。經濟部水利署今(31)日早上7時最新統計,昨日單日降雨量進帳最多為霧社水庫,達到257.5毫米,進水量542.32萬立方公尺,為這波梅雨的最大贏家,另外還有5大水庫降雨量也都獲得破百毫米的雨量。
    2021/05/31 09:5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