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下雨國土交通省黃仁勳紅豆食府門票孫鵬潮境公園民眾狄鶯蔡依珊
  • 搜尋:

    東歐國家 結果共85筆

  • 「多瑙河連線」成立 我駐中東歐代表拜年

    我們駐中東歐國家的五位代表,一起拍攝賀年影片,同時宣布成立「多瑙河連線」,強化外館的橫向聯繫與議題合作,特別的是還找來,立陶宛大使一同入鏡,向國人拜年。
    2022/01/30 20:31
  • 俄大軍蠢動.美增兵北約8500人 擬對俄祭科技制裁

    俄羅斯12萬大軍在烏克蘭邊界蠢蠢欲動,拜登再度與歐盟領袖開視訊會議,美國承諾增派遣8500名軍力加入「北約反應部隊」,北約也表示要在東歐國家增兵,防備俄國入侵。目前美、英和俄國都已經撤離駐烏克蘭使館人員,開戰氣氛越來越濃厚。一旦俄羅斯發動攻擊,西方國家將對俄國祭出更嚴厲的制裁,拜登政府甚至想擴大到科技面,禁止美國企業對俄販售科技產品,包括手機、平板和遊戲機在內。
    2022/01/25 19:55
  • 美突下令烏克蘭首波撤僑 東歐鄰國也陷入恐慌

    美國國務院,周日突然下令,駐基輔使館的非必要人員,要展開第一波撤僑,此舉是否顯示,烏克蘭即將開戰,引發臆測。而烏克蘭可能爆發戰爭,讓鄰近的東歐國家人人自危,包括喬治亞跟捷克都擔心,一旦俄羅斯狠下心來入侵烏克蘭,自己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2022/01/24 22:22
  • 向美國挑釁?普欽暗示邊境恐爆衝突 陳一新:俄羅斯對美國列出3大要求

    烏克蘭邊境局勢緊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2日表示,俄羅斯和美國將在明年初舉行安保會談,俄羅斯將分別與美國、北約,針對莫斯科提出的安全保障訴求,在明年1月展開首次討論,並強調俄羅斯並不希望發生衝突。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今(2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12月17日俄羅斯提出『安全保證清單』,列出3大要求,第一、美國不能讓新成員加入北約組織,包括烏克蘭,第二、北約和美國不得在東歐國家、烏克蘭設置新軍事基地、第三、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要太過度介入烏克蘭和東歐事務,要自我設限,對此,美國當然不完全接受俄羅斯的看法,但也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
    2021/12/23 15:34
  • 德國2022淘汰核能!法國爭核能列歐盟綠色名單

    台灣剛針對重啟核四進行公投,核能在歐洲也是個爭議話題。德國將在明年逐步淘汰核能發電,暫時轉向天然氣;不過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大漲,三成德國人開始傾向保留核電,但走環保路線的德國新政府,恐怕不會讓核電廠延役。而德國進口能源的主要來源法國,卻極力擁抱核電,不但要加蓋核電廠,甚至聯合多個東歐國家,力促歐盟把核能納入氣候友善的投資類別;德國、盧森堡、葡萄牙、丹麥和奧地利則連署反對。
    2021/12/21 20:00
  • 美國解除旅遊禁令!外籍旅客出示疫苗證 72小時篩陰

    週一全球新冠確診感染人數破2.5億,部分歐洲國家也面臨秋冬新一波疫情。儘管歐洲已施打超過10億劑疫苗,但各國接種率不平均,尤其是部分東歐國家對疫苗持懷疑態度,包括希臘、羅馬尼亞等國,新增確診屢創新高。而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對打了疫苗的國際旅客敞開國門,只要完整接種,加上出發前三天內的陰性證明,就可以搭機入境美國。達美航空表示,自美國政府宣布以來,訂位已暴增450%,要旅客搭機時多點耐心。
    2021/11/08 19:55
  • 上節目被問大陸若犯台? 拜登:承諾過會防衛台灣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CNN市民大會問答節目現場,被觀眾問到美國是否會保護臺灣,表示美國有承諾會這麼做。於此同時,外交部長吳釗燮這個星期天即將出訪三個中東歐國家,藉此拓展外交關係!
    2021/10/22 13:05
  • 龔明鑫、吳釗燮先後出訪 蘇貞昌:台歐關係大躍進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台歐關係近2年大躍進,除反映各國對中國觀感變化,也是因為台灣與中東歐國家都經歷過對抗威權、走入民主化的歷程,同屬戰略前線,因此緊密連結、相互支持。
    2021/10/21 15:15
  • 台設代表處!立陶宛友台抗中底氣夠? 翁履中:經貿不依賴但恐致陸施壓東歐

    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逐漸升溫中,近期更是宣布將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卻引來中國大陸的不滿,強調因立陶宛允許用「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所以召回大陸駐立陶宛大使,美國國務院對此譴責並表示,支持歐洲盟友和台灣發展互惠關係。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立陶宛因經貿獨立、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低,讓它有強硬後盾能對抗大陸,但也造就了中國大陸可能會加強施壓東歐國家,不過外交關係上沒有表明的才是重點,立陶宛未來對台的走向將會影響大陸未來的新局勢。」 美國紐約州長古莫深陷性騷擾醜聞後,在各界施壓下終於出面道歉,並宣布請辭,40年政治生涯也將畫下句點。翁履中認為「古莫是處在不得不請辭的情況下下台的,這也反映出了美國現在政黨兩極化的現象,不只地方政府,就連總統拜登也面臨這種困境,民主黨和共和黨因對立而互相攻擊、不合作,再加上選民政治板塊的遷移,造成美國內部的政治變化未來將會影響在國際間對外的關係和態度。」
    2021/08/11 15:12
  • 戰略清晰?美現役軍登莒光園地 劉亭廷:台美軍事交流逐漸檯面化

    今年是中美共同抗日的「飛虎隊」成立80周年紀念,國防部邀請AIT安全合作組組長葛沛迪上校在「莒光園地」緬懷飛虎隊事蹟。TVBS記者劉亭廷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過去八八風災、921大地震等,美國都有派軍機協助,再加上去年美國疫情嚴峻之際,台灣伸出援手,捐贈防疫物資,種種行為皆在強調台美間互信的關係,而現役軍人上莒光園地,似乎意味台美間軍事交流逐漸檯面化。」 另外,繼立陶宛及斯洛伐克後,捷克成為第三個捐贈新冠疫苗給台灣的中東歐國家,同一時間,駐美代表處也發布「以廚會友」及「備餐」兩部影片,請來駐美代表蕭美琴與捷克駐美大使摩尼傑克親自下廚。劉亭廷說明「過去在台灣外交限制多的情況下,捷克駐美代表願意踏入雙橡園並且拍攝影片,除了代表『友台』外,我國外交官員也功不可沒。」
    2021/07/30 15:30
  • 【今日熱搜】捷克/國巨/跳水/AIT/丘索維金娜

    今(27)日熱門搜尋話題為「捷克」。捷克政府今天召開內閣會議,會後衛生部長沃依泰赫宣布,將捐贈3萬劑疫苗給台灣,讓捷克成為立陶宛和斯洛伐克後,第3個送疫苗給台灣的中東歐國家。以下為討論度最高、最受網友關注的5則新聞。
    2021/07/27 13:56
  • 第3個中東歐國家 捷克贈3萬劑疫苗給台灣

    捷克政府今天召開內閣會議,會後衛生部長沃依泰赫宣布,將捐贈3萬劑疫苗給台灣,讓捷克成為立陶宛和斯洛伐克後,第3個送疫苗給台灣的中東歐國家。
    2021/07/27 08:28
  • 台赴立陶宛設代表處 連結歐洲?!翁履中:盼台用外交手段觸及全球

    外交部長吳釗燮宣布,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為我國在歐洲國家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上指出,這是重要外交突破。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優秀,但中東歐國家主要輸出入產品並非半導體,而是石油或礦業,台灣應思考與立陶宛間可以合作的部分為何。」翁履中也呼籲「中華民國外交部在他國設立『台灣代表處』的確會引起部分民眾有『三分外交、七分政治』的想法,希望台灣能多一點務實考量,利用外交戰略手法,觸及全世界。」 另外,日韓領袖峰會再度破局,翁履中認為「日韓關係在美國印太戰略中,不論是傳統外交或是科技戰,皆屬重要的一環,值得台灣思考的是,美國的印太布局,是否有『實質行動』將台灣納入產業鏈,亦或僅是『口頭說說』。」
    2021/07/20 15:05
  • 非突然友台?立陶宛贈2萬劑疫苗 翁履中:利用「挺台」換取外交利益

    立陶宛政府22日宣布將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立陶宛外交部長也在Twitter發文表示很自豪能在疫情間幫助台灣。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立陶宛今年5月已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7+1機制』,但實際上並未與大陸撕破臉,這次可能是透過『捐贈疫苗給台灣』換取自身外交利益。」 另外,翁履中補充「『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7+1機制』原意是希望透過經貿聯繫來建立友好關係,但過程中部份國家認為並沒有達到預先期待的利益,今年2月由習近平親自主席的峰會,立陶宛就僅派部長級官員出席,可以看出雙方關係早已生變。」
    2021/06/23 14:44
  • 立陶宛退出中國17+1合作機制 籲歐盟國家跟進

    立陶宛表示已退出中國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認為這個包含部分歐盟成員國的機制「製造分化」,構成中國分裂歐盟的因素。
    2021/05/24 11:07
  • 一舉兩得! 英國「解封音樂會」測群聚安全

    英國在周末舉行了一場戶外音樂會,完全不需要顧慮防疫規則,吸引了5千人到場,狂歡將近6個小時。這其實是為了6月份英國要全面解封進行的測驗,入場民眾必須在音樂會前和會後都進行病毒篩檢,數據也會提交給政府研究,以利制定安全的解封計畫。而在歐洲其他國家,西班牙的鬥牛場從疫情爆發以來,第一次重新開放;信仰東正教的東歐和南歐國家,為了慶祝復活節,也放寬了防疫限制,在梵蒂岡的教宗方濟各,還發起5月分每天的祈禱會,希望疫情趕快終結。封城了一個月的法國也有好消息,要分階段解封,只是還沒開始進行,全國上下就有10萬人,在1號的國際勞動日走上街頭遊行,場面再度失控,造成46人在巴黎被逮捕,還有3名警察受傷。
    2021/05/03 20:00
  • 習近平將主持中國-中東歐峰會 多國領導人拒出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將在北京透過視訊主持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談話。德媒日前報導,已有多國決定回絕中國邀請,國家領導人將不會出席,最多指派較低階官員與會。
    2021/02/09 11:35
  • 多國領導人拒出席陸與中東歐峰會 挫陸拉攏野心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領導人9日將進行高峰會,不過,今年立陶宛等多國領導人婉拒出席,打擊中國拉攏中東歐的努力。
    2021/02/08 10:30
  • 有夠像RAV4! Lada新休旅「馬力超弱」你能接受?

    Lada是俄羅斯生產商AvtoVAZ集團旗下擁有的汽車品牌,自1970年代就已開始生產汽車產品,最初僅在國內進行銷售,由於價格平易近人,因此在中國與其他東歐國家都擁有不錯的知名度。日前Lada最新休旅車Niva Travel已於俄羅斯工廠開始生產,這部車具備車頂進氣口、大量防刮材質以及越野輪胎,甚至還有全時四輪傳動系統,帶來濃厚戶外運動風格。
    2020/12/23 10:23
  • 砸百萬「娶烏克蘭妻」 過來人曝慘痛經歷:別自不量力

    國人娶外籍配偶的比例大幅增加,大多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不過,近年跨國聯姻另尋東歐國家趨勢也逐漸提升,對此,一名男子好奇詢問「存1百萬娶烏克蘭新娘有多爽?」不料立刻遭知情人士狂轟「自不量力 」。
    2020/10/10 17:01
  • 搭機俯瞰示威人潮 白俄總統喊:飛低一點

    白俄羅斯的總統大選,被質疑做票,示威浪潮過了半個月,越演越烈。現在不只首都明斯克,聚集10萬群眾抗議,在立陶宛、匈牙利等東歐國家,也有群眾重現冷戰時期的「自由之鍊」,手牽手力挺白俄民眾爭取自由。
    2020/08/24 17:16
  • 快訊/再3國淪陷! 孟加拉、東歐兩國首現確診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再有三個國家淪陷,東歐國家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和南亞的孟加拉,首度出現確診病例,伊朗今天又增加743例確診,再多49人死亡,累計已經有6566例確診,194人死亡,而在歐洲,德國累計確診數也上升到951例,西班牙則增加為613例,17人死亡,芬蘭官方則證實發生境內感染,現在總確診數為23例,英國則是對包括台灣、陸港澳等15個國家地區,發布旅遊警示,從這些地區入境英國的旅客,如果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要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
    2020/03/08 22:37
  • 忽焉30年!柏林圍牆倒塌 更廣天空未必夢成真

    今年是德國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當年圍牆倒塌那一刻,生活在鐵幕下的人們,無不對未來充滿希望,但30年過去了,前東德人發現,自己與前西德的差距依舊無法消弭,現在又有大批難民湧入德國,剝奪他們應享的社會資源和福利,這也讓德國右翼民粹政黨趁勢崛起。而前東歐國家羅馬尼亞,在推翻獨裁政權30年後,人民卻被迫離鄉背井,到國外討生活,人口更因此銳減400萬人。
    2019/11/12 20:00
  • 大陸「非洲豬瘟」疫情蔓延 一個月連三起

    以往在中東歐國家肆虐的非洲豬瘟,這個月開始也蔓延到了亞洲地區,大陸從8月3號在瀋陽爆發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後,接連河南鄭州、江蘇連雲港的豬肉屠宰場和養豬戶都出現非洲豬瘟疫情,三個疫區加起來,全部撲殺的豬隻已經超過上萬頭,現在大陸要追查三個地區疫情的關聯性,找出感染源防堵疫情擴大。
    2018/08/21 19:50
  • 德俄關係回暖 新天然氣管線稱:經濟開發

    俄羅斯總統普欽,出訪德國會見總理梅克爾,雙方對於烏克蘭衝突、敘利亞等議題沒有明確進展,至於爭議的天然氣管道北溪二號計畫,被指一旦建成會讓歐盟更依賴俄羅斯,因此遭美國與部分東歐國家反對,但是德俄雙方皆認為是單純的商業投資,不應該被政治化。普欽到訪德國之前,先去奧地利參加外交部長的婚宴,與新娘共舞,成為整場焦點。為了普欽這個"私人行程",奧地利當局出動直升機,與大批保安人員戒備,也引發不少民怨。
    2018/08/20 19:5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