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鮮花行政院K歌端午節藍白借錢偷渡懷孕備孕帝爺公蛇
  • 搜尋:

    政府政策 結果共231筆

  • 日本振興旅遊排除東京 安倍政府連續髮夾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政府決定將東京都排除在振興旅遊方案外,原因是東京都近來疫情明顯升溫,導致傳染病專家與在野黨感到憂心,也讓安倍政府政策連續在最後關頭出現髮夾彎。
    2020/07/17 17:58
  • 台灣具創新能量 賴清德:正是時候走出新經濟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FCA創新商務獎頒獎典禮」致詞表示,台灣具備創新的能量,又有政府政策指導,只要全心投入,走創新之路,台灣就有可能走出新的經濟發展。
    2020/07/01 19:22
  • 快訊/日自民黨內決議 台應列優先鬆綁入境名單

    日本政府計畫在今年夏天開放邊境,首波名單列入澳洲、紐西蘭、泰國和越南。只是現在自民黨外交調查會決定,將建議日本政府將臺灣納入首波開放名單中。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目前計畫將臺灣與南韓,放在第二波解禁名單中,只是執政的自民黨內部出現不同聲音,或許會讓日本政府政策轉彎。
    2020/06/13 11:20
  • 拚復業! 82酒店業排隊上課、學實名制App

    台北市的酒店舞廳,最快5/21就能重新營業,市府要求實名制登記,舉辦教學課程,68家業者,來了53家82人出席第一場課程,儘管對實名制有疑慮,擔心降低客人上門意願,但還是願意配合政府政策。
    2020/05/20 20:23
  • 初步解封 德確診升.蘇格蘭不甩英續維持禁令

    德國從5月6日宣布逐步解封,但才剛過幾天,就傳出染疫確診數據上升的消息,更有許多德國人不滿社交禁令未解除,認為影響自由人權,上街抗議。英國首相強森昨天也宣布英國進入解封新階段,鼓勵民眾出外運動曬太陽,部分行業例如建築與製造業,還可以離開家上班了。但反對派卻批評英國政府政策說不清楚、配套也不接地氣──百萬人要出門卻不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沒車的人是能怎麼辦?地方政府也明白抗命,蘇格蘭首席大臣表示:為了不讓更多無辜人染疫喪命,蘇格蘭不解封。
    2020/05/11 19:52
  • 英科學家團隊僅3人具專業背景 防疫措施難落實

    截至目前為止,英國逾18.6萬人確診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達2.8萬名。疫情初期,英國主張集體免疫概念,被外界稱為「佛系防疫」,造成日後染疫人數迅速攀升。而英國首相強生康復後,防疫態度卻變得謹慎。政大科智所教授蕭瑞麟今(5日)接受《新聞大白話》彭志宇線上訪問指出,英國防疫措施難落實的主要原因,在於科學家的研究與政府政策無法融一,雙雙脫節下錯過最佳防疫期,除此之外,首相強生成立的科學家團隊,也被發現23人當中只有3人具相關專業背景,也因為這樣,才決定重組科學委員會。
    2020/05/05 18:00
  • 藍全台議會黨團喊話中央 撥1千億發現金

    中央紓困到底該怎麼做對民眾才好,國民黨由主席江啟臣串連縣市議會黨團同步召開記者會,要求中央再撥一千億預算,給年收入242萬元以下的家庭補助現金,但總統蔡英文強調,現金紓困也是政府政策的一環,不過發酷碰券,比起現金好多了。
    2020/04/16 13:50
  • 無限期停業!金芭黎舞廳放無薪假 「護國舞小姐」離職了

    今年1月,高雄市的金芭黎舞廳爆出,有武漢返台感染新冠肺炎的台商來店消費,遭到店內舞小姐舉報。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3起確診案例,有消息指出其中1例是北市中山區某知名酒店的公關小姐,這是酒店界確診的第2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下令,勒令全國八大行業「無限期停業」,包括金芭黎舞廳也從即日起配合政府政策停業,數十位舞小姐放無薪假。
    2020/04/09 22:08
  • 郝柏村辭世 郝龍斌聲明淚憶父親「出生入死、奉獻一生」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今(30)日下午於因為敗血症引發器官衰竭,在下午2時47分離世。對此,國民黨前副主席郝龍斌辦公室發出聲明表示,強調配合政府政策避免群眾集會,暫時婉謝各界弔唁,將待日後疫情趨緩再擇日舉辦告別式。
    2020/03/30 16:10
  • 超商領口罩遭「強迫買咖啡」 店員超慘下場曝

    「口罩實名制2.0」26日起開放至4大超商取貨,為因應防疫政策,各超商相繼祭出優惠,包括特定品項咖啡買一送一、送礦泉水兌換券等等活動,可說是配合政府政策不遺餘力。不過有網友發文表示,他日前去超商領取口罩時,竟被店員「強迫買咖啡」,不買就拿不到口罩。對此,今(28日)全家公關回應,店員在「優惠提醒」及「強迫行銷」的分寸拿捏不當所致。
    2020/03/28 17:55
  • 別亂跑!桃園檢疫增千件 警突襲酒店臨檢

    桃園警方昨天突襲酒店臨檢,檢查有沒有人違反居家檢疫,因為境外移入案例增加,加上桃園要居家檢疫的人數暴增1千多例,警方也拜託業者配合政府政策,暫時停業14天,酒店業者坦言這波疫情已經掉了6成業績,但為了防疫還是會先暫停營業。
    2020/03/23 08:41
  • 國營事業前2月獲利出爐 台電虧損44億元

    國營事業公布今年前2月稅前盈餘,台電虧損新台幣44.86億元,主因目前非夏月電價,加上台電配合政府政策,持續「增氣減煤」,墊高發電成本;中油前2月則是小賺5億元。
    2020/03/18 11:55
  • 返國居家檢疫者禁搭大眾運輸 違者今起最高可罰百萬

    桃園機場公司今天表示,配合政府政策,居家檢疫旅客歸國返家以自行駕車及親友接送為優先,不可搭乘大眾運輸,由於已過了宣導期,即日起,違規者最高可處100萬元罰鍰。
    2020/03/11 15:17
  • 鎮瀾宮表態配合政策 內政部:很多團體從善如流

    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今天表示,大甲媽遶境照常舉辦,若中央明令禁止會配合。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指出,昨天已與鎮瀾宮溝通,鎮瀾宮有提出方案並表達會配合政府政策,經溝通很多宗教團體也都有從善如流的措施。
    2020/02/26 11:56
  • 37家中小型口罩廠徵用書 經濟部昨晚已送出

    口罩徵用時間延長至4月底,不過有中小型業者反應,一直未收到徵用書,卻又因配合政府政策無法銷售口罩,陷入兩難。經濟部表示立即改善,昨晚已對37家中小型的業者發出徵用書。
    2020/02/14 09:14
  • 快訊/寶瓶星號明離基隆 3/15前不進港載客

    寶瓶星號在今晚所有乘客下船後,預計明天中午離港,為了配合政府政策,3月15日之前不會搭載乘客, 也不會進港。
    2020/02/08 22:50
  • 觀光局取消10武漢團 三鼎旅遊社「佔半數」

    武漢疫情消息,觀光局22日行文給旅行社業者,要求停止武漢團業務辦理,到29日之前,取消十團一共178人。TVBS採訪到專辦武漢團的旅行社,業者表示,雖然有損失,將配合政府政策,而目前已經有兩個武漢團抵台,從高雄進入,進行八天行程,觀光局也要求全程留意團員狀況,有異常就要馬上通報。
    2020/01/23 13:59
  • 日本男女差距擴大 世界排名121歷年最低

    世界經濟論壇(WEF)年度報告書今天指出,日本男女差距持續擴大,全球排名較去年的110名下滑11個名次,來到歷年最低的121名。日媒指出,再度凸顯日本政府政策成果乏善可陳。
    2019/12/17 11:44
  • 法國農民抗議生計受損 千輛牽引機駛進巴黎堵路

    不滿政府政策威脅務農的生計,怒不可遏的法國農民今天成群結隊駕著多達千輛的牽引機進入巴黎,阻礙通勤族的交通,讓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面臨更嚴重的社會動盪。
    2019/11/28 09:39
  • 童子賢:台商有投資才是重點 別因選舉扭曲好政策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表示,台商回台有真正的投資才是重點,討論資金來源是假議題,若政府政策能帶動投資,都是好政策,盼不要因為沉迷選舉,扭曲對台灣有利的政策。
    2019/11/21 09:03
  • 張善政質疑潛艦國造 海軍:勿以非專業論點評斷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張善政今天質疑,潛艦國造是拿國外設計圖打造船殼。海軍司令部回應,包括美國在內,各國潛艦並非單一國家獨立完成,而潛艦籌獲是歷任政府政策,勿以非專業論點評斷建案,因此相關評斷內容錯誤,與事實不符。
    2019/11/14 17:15
  • 充電更省?交通部調查:電動車年花費較油車高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加上政府政策補助,不少民眾都改騎電動機車代步,但根據交通部今年公布的2018「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統計,電動機車的充電費用每週要143元,比全體機車平均的109元還高。若加上全年保養、維修、停車費等,1年平均要花1萬505元養電動車。
    2019/11/14 12:00
  • 明年購普通重型電動機車 補助減六千

    政府政策調整,明年新購普通重型電動機車,補助確定減少6000元,而地方政府環保局補助,預計也會減少,不少民眾把握時間前往賞車,預估再掀一波購車潮。
    2019/11/08 22:04
  • 年少7萬補助金! 退役上校卡中間喊不公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在立院喊出升上校沒有罪,更期盼恢復退伍上校子女教育補助。而過去兩年就有上校以上的退伍軍人因為教育補助金被砍而受影響,其中上校因為月退俸不達將級層級,卻比中校只高出一點,形成卡中間的尷尬局面,更有退伍上校直呼很後悔升官。針對馮世寬的說法是否打臉政府政策,民進黨立委幫忙緩頰,說能理解馮主委的立場,但指出政策規劃就是犧牲最少人的利益。
    2019/10/14 21:45
  • 快訊/兩岸通婚大退潮! 跌破7千對「15年銳減8成」

    兩岸通婚,出現大退潮!根據統計,兩岸通婚,在2003年是最高峰,通婚對數達到34000多對,但之後就逐年減少,2014年跌破1萬對的大關,去年更跌破7000對,只剩6800多對,15年之間,兩岸通婚,銳減八成,專家認為,政府政策以及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有關。
    2019/10/07 09:1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