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泰國女歌手Poodang孫安佐SWAG房價登山家墜崖北投紅茶發票中獎離婚劉寶傑歐陽妮妮張元植
  • 搜尋:

    接單 結果共577筆

  • 伊波拉來襲賺防疫財 無疫情訂單腰斬

    每當病毒肆虐全球!要如何防制被感染,不論是口罩和防護伊格外顯得重要了,尤其是在2014年世紀病毒伊波拉在非洲引爆疫情,防護衣就變得極為重要,現在台灣有醫材廠商,有能力接單依照客戶需求,在東南亞生產製造,每次當疫情出現時,就可賺防疫材,疫情過後訂單卻爆跌!
    2019/06/10 23:48
  • 快訊/4月外銷訂單連六黑! 年減3.7%跌幅縮小

    經濟部公布4月外銷訂單,金額376.6億美元,比去年減少3.7%,已經連續六個月負成長,主要是全球景氣走緩,影響傳統貨品接單,不過在智慧型手機、筆電以及網通等資通信產品,訂單增加,以致4月外銷訂單減幅縮小,優於預期。
    2019/05/21 09:26
  • 流著賽道車血液! 雙B敞篷四門跑車搶市

    跑車市場今年競爭激烈,德國雙B也推4門跑車,不只搭載尾翼跟雙中控螢幕,強調有賽道車血液,以及房車的後座空間,另一家敞篷跑車大改款,0到100公里加速花4.5秒,輪胎標配跑車胎,飆速操控性強,預售一個多月已經接單50台,而英國跑車品牌即將在下周推新GT。
    2019/05/10 21:43
  • 紡拓會率團越南參展 接單可望逾600萬美元

    越南為台灣紡織業投資和生產重鎮,紡拓會日前率團參加越南西貢布料及製衣配件展,參展廠商端出最新的紗線、布料等,吸引國際買主,估計現場接單50萬美元,未來接單逾600萬美元。
    2019/04/17 14:06
  • 快訊/連4黑!2月外銷訂單年減10.9% 手機需求減

    經濟部公布2月外銷訂單,為289億美元,年減10.9%,已經連4黑,統計處長指出,2月外銷訂單下滑主要2大原因,智慧手機與筆電需求減弱,導致資通訊產品年減11.1%,電子產品年減8.1%,另一原因是傳統貨品接單不好。
    2019/03/21 09:39
  • 737 MAX鬧機瘟 波音股價重摔5.3%

    波音公司737 MAX8客機近5個月兩度失事,多國下令停飛,導致波音股價今天重摔5.3%。但歷史紀錄顯示,波音股價極具韌性,飛安事故對接單影響也有限。
    2019/03/12 09:15
  • 農委會:農產外銷平常就在做 只是沒每天上電視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赴日參展接單新台幣23.7億元;就農業部門來說,只要農產品能賣出去、農民收入增加就好。漁業署長黃鴻燕說,平常就在做,只是沒每天上電視宣傳。
    2019/03/08 16:52
  • 農產外銷日本捷報! 訂單破23.7億元

    農委會今年首度以籌組台灣農產館方式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展期才3天就累計接單新台幣7017萬元,再加上台日業者簽署香蕉及水產品採購訂單約23億元,成績非常亮眼。
    2019/03/08 15:46
  • 快訊/1月外銷訂單金額404.9億美元 年減6%

    經濟部發布1月外銷訂單統計,因美中貿易衝突帶來不確定性,全球需求下滑影響,今年1月接單金額為404.9億美元,雖為歷年同月次高,月減6.7%,年減6%,經濟部說降幅有收斂。
    2019/02/22 16:40
  • 年夜飯這樣最省事! 外送業者「整桌」送到家

    下週一就是除夕了!除了把握周末採買年貨,真的忙到沒時間準備,外送業者也能提供服務,像是需要自己復熱的生鮮類年菜,有業者接單到小年夜,除夕當天送到家,甚至有外送業者打「熟食年菜」外送,跟餐廳業者合作,把一整桌熱騰騰年夜飯送到家。
    2019/01/31 18:23
  • 快訊/美中貿易衝突! 上月外銷接單年減逾1成

    美中貿易衝突造成全球需求下滑,經濟部公布去年十二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33.8億美元,年減百分之10.5,跌幅超出預期,反映全球經濟不景氣,經濟部更預期今年一月接單續減百分之11.8至百分之14.1,今年第一季接單跌幅都會很明顯。
    2019/01/22 11:06
  • 尾牙接駁商機! 公司包30台代駕PK小黃包車

    進入尾牙旺季,有公司一次叫30台代駕,護送員工酒後平安到家,以價格來說,代駕比路邊攔車貴1到2百元,包車一趟則差不多要1千左右,代駕有專人顧車,收費10公里內450元,光是尾牙期間,代駕業者接單量提高1到3倍,甚至民眾續攤機率高,司機接單會到早上。
    2019/01/17 23:48
  • 外送折返5趟、日送2百件! 年前2周物流出貨增3成

    春節前兩周是物流旺季,以機車送貨員來說,一天工作8小時,要外出五趟,差不多要送150件包裹,其他外送平台還祭出獎勵制度,鼓勵司機出來接單,有些物流業截止收貨到1月底,有業者透漏光是過年前,每天就增加3成配送人力。
    2019/01/16 18:39
  • 快訊/中美貿易膠著、半導體撤陸 台人才回流

    財經消息,聯電為福建晉華研發DRAM的團隊成員當中,有超過上百名台灣的記憶體人才回流,轉往華邦電等等,國內大廠任職。這是2019年開年以來,第一樁赴陸半導體人才大舉回流的案例。業界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美中貿易戰陷入膠著,台商考量未來大陸接單不確定性高,再加上美方大力阻擋中國大陸發展半導體,使得當地人才磁吸效應大為減弱,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赴陸人才回流台灣。
    2019/01/07 09:30
  • 謝家肉粽「挺韓」生意慘跌 霸氣一句話嗆爆郭家

    高雄鹽埕「郭家肉粽」日前接到挺韓民眾200顆肉粽訂單,當場表明自己「挺其邁」不想接單,事後更說「我們都是台灣國」引起爭議;對比另一家「謝家肉粽」因選前自稱挺韓,結果造成開在綠營票倉五甲的店面生意慘掉剩下3成,讓老闆感嘆呼籲大家不要被意識形態操縱,也霸氣撂下一句話回嗆郭家。
    2018/12/20 09:57
  • 快訊/連3紅!9月外銷478.6億美元 年增4.2%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9月外銷訂單金額478.6億美元,年增4.2%,連續3個月正成長,看好資訊通信產品,以及電子產品後續接單,預估全年可望突破5000億美元。
    2018/10/22 18:41
  • 同開祭庫藏股不敵賣壓 苦吞6根跌停

    環保污泥處理大廠同開今天起實施庫藏股,不過股價仍跳空鎖住跌停。公司指出,環保廢棄物處理事業接單環境持續良好。
    2018/08/22 10:29
  • 美中貿易戰波及半導體 經長:台將受惠轉單效應

    美國對中國的第2波懲罰性關稅措施將在23日上路,涉及半導體相關產品,經濟部長沈榮津今天表示,台灣半導體產品在全球具優勢,反而更容易受惠於轉單效應,有助自國際大廠接單。
    2018/08/09 17:01
  • 總統喊經濟贏韓! 學者:「人均低」民無感

    蔡英文總統在輔選時說,台灣這2年經濟成長變好,不僅GDP連2年破3,更超越南韓,在「亞洲四小龍」中排名第3。但台灣經濟真的有變好嗎?一般民眾無感。學者說台灣是三角貿易,也就是台灣接單國外生產,GDP很大一部分來自出口,無法反映在薪資上,人均GDP還是輸南韓一大截,長期低薪人民當然無法感受到總統說的「經濟變好」。
    2018/08/06 21:01
  • 外送、宅配提早停止服務! 外送員「速送貨」

    颱風來襲,北北基下午4點停班停課!像百貨業、餐廳、宅配業者都提早打烊,其中有的外送業者,也從下午3點就停止接單,下午4點就停止服務,避免颱風天,外送員發生危險。
    2018/07/10 17:30
  • 鎖定年輕Z世代! 美國公司投資行銷科技

    隨著千禧世代的年齡漸長,更年輕的Z世代即將崛起,成為新一波消費主力,不少美國企業已經紛紛開始投資網路科技做行銷!因為Z世代跟智慧型手機形影不離,而且高度依賴社群網站媒體,與其出門購物,他們更喜歡隨時隨地透過手機下單,於是企業們投其所好,像是披薩連鎖店PapaJohn's透過臉書接單;而鎖定青少年的服飾品牌,則是請網路明星在YouTube上開節目做宣傳,跟以往透過電視廣告的行銷手法非常不同。
    2018/06/13 21:10
  • 陸大潤發新零售改造! 搶618購物節商機

    阿里巴巴集團入股大陸大潤發後,首度曝光雙方合作的新零售變革,大潤發在大陸已完成100家賣場的改造計畫,運用數位化管理系統靠智能懸掛鍊高效接單,整體效益提升15%。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公布雙方聯姻的成果?目的就是要搶大陸618購物節商機。
    2018/06/11 21:21
  • 快訊/391.1億美元 史上最高4月外銷訂單金額

    經濟部統計處昨天發布4月外銷訂單,以往被視為是淡季的4月,這次公布因為油價和鋼價走高、傳統貨品接單暢旺,接單總額391.1億美元,是歷年4月新高,年增9.8%,年增幅是連2個月正成長。統計處預估5月外銷訂單會稍優於4月。
    2018/05/22 09:07
  • 製毒工廠「客製化」接單 毒品印卡通圖案

    製毒工廠竟然還客製化接單!基隆刑大破獲隱身山區的製毒工廠,2名嫌犯將毒品加工製作成毒糖錠,還標榜能根據需求在毒品上印上各種圖案,連口味也能客製化調配,因為外型就像糖果一樣讓人很難分辨。
    2018/05/19 12:41
  • 就愛澳洲貨! 大陸代購賣家直播接單掃貨

    大陸黑心食品多,許多民眾喜歡找代購採買國外產品,像是澳洲的有機食品、藥品和奶粉就很受大陸民眾歡迎,常常把架上一掃而空,讓不少澳洲民眾非常不滿,卻有人從中嗅到商機,把代購過程企業化經營,現在澳洲這一波代購商機估計高達10億美元。
    2018/05/08 23: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