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灣國寶猝逝芒種把關責任大學停招連環泡發錢簽名唐治平淡水統一發票中獎號碼
  • 搜尋:

    北京當局 結果共999筆

  • 布林肯致電王毅批「間諜氣球」侵犯主權 他駁:不接受炒作

    中國大陸「高空氣球」闖進美國領空,再度引爆美中緊張關係。中國外交部及美國國務院今(4)天分別發出聲明,證實王毅與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經在昨天晚上針對此事通話。不過雙邊的聲明中,「各說各話」意味頗為濃厚,布林肯在電話中指責北京當局欽犯美國主權,違反國際法;王毅則反駁稱,「不接受任何無端的臆測和炒作」。
    2023/02/04 14:51
  • 與蔡英文通話遭北京砲轟 捷克總統反擊、曝台方提議通話

    前北約(NATO)將領、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上個月勝選後,火速與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引發北京當局抗議。對此,帕維爾3日接受《彭博社》專訪時直言,「中國絕對不是朋友,但也非敵人」,並透露當時是蔡英文主動提出通電話祝賀他當選總統。
    2023/02/04 10:14
  • 國台辦主任宋濤 周日將首度與台商面對面座談

    大陸國台辦將於5日在北京和台商舉行小規模座談會,這是國台辦主任宋濤上任後,首次與台商面對面會談,預計重點將圍繞在兩岸直航點、航班恢復,以及大陸疫情後經濟復甦等議題。TVBS大陸中心記者陳韻雯今(3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本周日(5日)大陸國台辦將在北京與台商舉行小規模座談會,與會者以台企聯幹部為主,這場大約20至30人的會談是一場例行性活動,通常在春節後、開工時北京當局會透過這場座談會聽取台商意見,也讓台商瞭解接下來大陸的政策走向。今年比較特別部分在國台辦新主任宋濤是首次與台商面對面溝通,由於宋濤過去與台商圈互動不多,因此這次活動也被視為台商能認識新任國台辦主任的契機。」
    2023/02/03 15:29
  • 陸警告訪台行 麥卡錫強硬回「管太多」翁履中:台灣應表達真實民意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在春季訪問台灣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對此,北京當局警告他不要訪台,外界也擔憂,在2022年8月前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大陸對台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會再次發生,甚至升高整個台海的區域緊張,麥卡錫就此事做出最新回應,稱「北京不能決定他要去哪裡!」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如果就預期麥卡錫來台,北京政府可能會出現兩種狀況,第一種、考量到中美關係想要降溫,所以盡可能低調處理,第二種、不考慮中美關係,直接針對台灣問題做出強勢回應,要求現任的麥卡錫議長不要做出不智的行動,現階段的結果可見,北京當局已經正式喊話,希望麥卡錫不要造訪台灣,因此在北京當局做出這樣聲明後,麥卡錫還是執意而為的話,台灣非常有可能會遇到一些狀況,不管是軍事上的演習 、經濟上的衝擊。」
    2023/02/02 15:57
  • 出席台商團拜 總統:溝通大門始終敞開

    睽違三年,海基會「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今天正式恢復舉行,台商座無虛席,總統更親自出席團拜,並向對岸喊話,強調我方溝通大門始終敞開,也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而大陸國台辦則是致函我方,希望恢復兩岸航線,並優先考慮台灣人聚集較多的廣州等16個航點,台商則樂見其成,期待恢復疫情前的五十多個航點。
    2023/02/02 14:39
  • 出席海基會台商春節活動 蔡英文:願與北京對話、大門敞開

    海基會今(2)日於台北美福飯店舉行「2023大陸台商春節活動」。總統蔡英文、經濟部長王美花、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海基會代理董事長許勝雄等人出席。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台商面對回台投資等相關政策、產業升級需要的技術等,政府及主管部會會當大家的後盾,並向對岸喊話,「我方溝通大門始終敞開,在理性、平等、相互尊重下,我們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且促進區域和平的可行之道」。
    2023/02/02 13:09
  • 台海有事可速速來? 菲律賓擬開放呂宋島基地供美軍使用

    烏俄衝突持續近一年,戰局僵持不下,西方大國也密切關注東亞局勢,就怕北京當局也跟著出手犯台。多名美國官員透露,美軍如今希望能擴大位於菲律賓的軍事基地的使用權限,其中便包含位於呂宋島的2個基地,一旦台海「有事」,美軍便可以從當地迅速反應。  
    2023/02/01 12:00
  • 以牙還牙! 傳中國2月起強制南韓入境旅客實施新冠篩檢

    中國大陸本月初「全面解封」,掀起一波海外旅遊潮。不過因國內疫情狂燒,讓不少國家都對來自中國旅客祭出額外檢疫措施,引發北京當局不滿。如今傳出,中國民航總局已經通知相關單位,將從2月1日開始,針對自南韓入境的旅客實施新冠病毒篩檢,反制南韓官方針對中國旅客的檢疫措施。
    2023/01/31 15:50
  • 南海局勢緊張!小馬可仕「徹夜難眠」:以旁觀者身分關注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今天表示,有爭議的南海局勢緊張讓他「徹夜難眠」,但儘管北京當局提出領土爭端問題,菲律賓仍致力於和平。
    2023/01/19 09:07
  • 與死神搶命!大陸瘋搶「倍拉維」自救

    大陸疫情急速升溫,沒有公開透明的疫情資訊讓各國擔憂,大陸防疫專家近期受訪就坦承,在北京當局公布20條措施後,感染人數上升速度超過預期,甚至只花了20天就走完別的國家三年的路程,而近期大陸頻頻傳出嚴重缺藥的問題,最近更開始搶購輝瑞出品的治療藥物「倍拉維」。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1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根據美國之音中文網報導,『全大陸都在和死神搶父母』,成了大陸最近流行的辛酸話,主角就是輝瑞(Pfizer)出品治療COVID-19的藥物,叫做『倍拉維』,因為倍拉維價格談判破裂,無法被納入大陸的醫保用藥,目前僅是臨時醫保用藥而已,但不少民眾為了搶救家中老人,紛紛透過各種非正規的管道來搶購數量極為稀少的倍拉維,畢竟有不少民眾服用倍拉維後恢復健康的例子。」
    2023/01/17 16:02
  • 英《香港半年報告》譴責北京侵蝕自由

    英國外交部最新發布的一期《香港半年報告》,譴責北京當局未能遵守《中英聯合聲明》,持續侵蝕香港的自由民主,甚至《香港國安法》的寒蟬效應已經滲透到社會各方面,對此,中國大陸駐英國大使館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並敦促英國停止干預香港事務與中國大陸的內政。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這份報告裡強調的是『人權議題』,尤其非常明白的點出香港的自由法治,所以一定會遭受到大陸比較不高興或強硬的反彈,但同時也有很多人觀察到,這份年度香港調查報告,用字遣詞跟之前的相比是稍微溫和的,畢竟蘇納克上任之後,有很多人發現,他跟之前的首相們相比,對大陸的態度並沒有像傳統保守派陣營來得強勢,反而主打英國跟大陸必須要鬥而不破,必須要找到溝通管道。」
    2023/01/13 15:57
  • 對美釋出善意?謝鋒有望接任駐美大使

    華爾街日報最新透露,大陸可望指派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接任駐美大使,而這項任命案也被視為是北京當局在緩和戰狼外交的作風,並能更好地管理與美國的競爭關係。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1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剛從大陸駐美大使升任為外長的秦剛,正在爭取兼任國務委員,目的是要提高位階,以便更能平等地與美國國務卿打交道,而相較於美國總統川普時代的強硬作風,北京當局一直在調整外交路線,落實到外交任命中就是在關鍵職務上提名資深外交官,來處理北京的對外關係,以新上任的大陸外長秦剛為例,看似『戰狼』,堅決貫徹習近平的路線,但與他打過交道的人說,秦剛的私下作風更為細緻。」
    2023/01/13 15:57
  • 陸特斯拉車主不滿降價 印尼有望迎新廠 年產百萬輛

    繼上海與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後,特斯拉傳出有可能在印尼開設第三家美國之外的超級工廠!另一方面,因為存貨積壓,特斯拉近期也在日本、南韓、澳洲、新加坡與中國等地,陸續宣告降價。但在中國的降價卻遭遇車主激烈抗爭,因為北京當局今年起取消補貼,其他中國電動車品牌紛紛調漲價格,但特斯拉在中國的逆勢降價,卻讓去年底才交車的車主,不滿剛拿到新車就降價,紛紛包圍特斯拉銷售中心,要求退款賠錢。但相關訴求,恐怕只能在銷售員有欺騙情況下才可能實現。
    2023/01/12 19:53
  • 陸外交動作頻!外長出訪拉攏亞非 中澳貿易糾紛有望解

    才剛進入2023年,北京當局的外交動作已越來越積極,包括新任外長秦剛開展任內首趟出訪,選定非洲,還在出發路上特別中停孟加拉,讓出訪效益最大化。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也在新年酒會上透露中澳貿易糾葛有望緩解;肖千還在酒會上特別提及日本二戰期間對澳洲的侵略,藉機分化澳洲與日本關係,似乎顯示北京當局訴諸民族主義的戰狼外交策略,仍將持續。而這種戰狼態度,在解放軍東部戰區最新發布的共機繞台宣傳MV裡,更是清楚可見。
    2023/01/11 20:00
  • 大陸疫情不透明 反嗆韓差別對待入境旅客「辱華」

    中國媒體不滿韓國差別對待入境旅客並抨擊分明辱華要求合理解釋,但北京當局公布的染疫數據與實情不符,對於各方質疑中國疫情不透明,官方至今仍未澄清反更添疑慮。
    2023/01/11 17:58
  • 大陸春運明日啟動 憂病毒擴散至農村

    大陸春運即將從7日開始,直到2月15日結束,共計40天,但正處疫情高峰的大陸,許多專家擔心春節返鄉潮會加劇疫情的嚴重性,尤其是將病毒帶進農村,或醫療條件不好的縣城。TVBS大陸中心記者陳韻雯今(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說明,「為期長達40天的春運,也被稱為地表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大陸官方預估這次春運的規模會超過20.9億人次,非常驚人的數字也創下近四年來的新高紀錄,因為過去這3年,北京當局倡導『就地過年、視訊團圓』,但現在已經完全解封了,很多人都想要趕快回鄉,所以出現『補償式』的返鄉潮,也就是報復性返鄉,即使很多在一線城市的工廠加薪三倍,都無法阻止員工想返鄉的心。」
    2023/01/06 16:11
  • 歐盟也將跟進!要求陸航班戴口罩+登機前篩檢 北京嗆各國

    中國大陸疫情正在高峰,卻將在周日(8日)解封邊境,現在就連歐盟也跟進,將要求來自大陸航班的旅客戴口罩,並在登機前完成病毒篩檢。面對各國針對陸客的防疫,北京當局回嗆,將有「對等」的相應措施。
    2023/01/04 14:51
  • 無視北京抗議 法國總理宣布「續對中旅客實施PCR篩檢」

    法國總理柏納(Elisabeth Borne)今天宣布,儘管北京當局已提出抗議,法國仍將繼續針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篩檢。
    2023/01/03 22:56
  • 澳洲防疫政策轉彎 中國入境旅客須持陰性證明

    澳洲將跟進美國和其他國家,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抵達前必須出示COVID-19陰性採檢證明,理由是澳洲無法自北京當局取得中國這波疫情的「完整資訊」。
    2023/01/01 14:55
  • 中國疫情升溫 蔡英文:基於人道關懷立場願提供必要協助

    總統蔡英文今(1)日發表元旦談話,針對兩岸關係,蔡英文呼籲北京當局,台海和平穩定是區域內各方的共同責任,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戰爭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選項。而蔡英文也說,近來中國升溫的疫情,只要有需要,基於人道關懷立場,我們願意提供必要協助。
    2023/01/01 09:31
  • 不只擔心中國疫情 美CDC:逾40%確診是XBB變種

    中國大陸自本月初解封後確診數大增,北京當局宣布邊境即將全面解封更讓各國嚴正以待,陸續祭出防範措施。不過除了大陸的疫情外,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 30日最新公布的疫情報告也透露當前另一項最大隱憂,那就是美國當前已經有超過40%的確診個案,都是由傳染力超強的Omicron亞變種XBB.1.5所造成,與一週前相比暴增一倍,恐怕將在這個冬天再掀起一波感染潮。
    2022/12/31 15:56
  • 陸疫情大爆發!紐時:中共鬆綁防疫一團亂 凸顯不會治國

    北京當局自放寬防疫管制後疫情大爆發全中國亂成一團,「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27日報導,中共開放政策雜亂無章,而之前執行清零所彰顯的強大管控,不等於社會治理能力。
    2022/12/28 12:58
  • 美百億「無償軍援」助台自衛 共軍台海軍演反制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五署通過《國防授權法》,未來五年將提供台灣10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協助台灣增加自我防衛能力。北京當局除了透過外交與涉台體系表達反對,解放軍25號更派出71架次共機擾台,再創新高,官方還宣告在台海軍演,並發布共機遠眺台灣山脈稜線的影片與照片,威嚇意味十足。儘管相關影片照片的拍攝地點間皆無法查證,但北京表現出要在台海逞凶鬥狠的意圖,引發區域不安,美國白宮就批評共軍動作有誤判風險,破壞區域穩定,並重申將繼續協助台灣自我防衛。
    2022/12/27 19:54
  • 已進入「共存模式」 英國宣布1/6起不再公布新冠數據

    中國大陸自12月初宣布鬆綁封控措施後,掀起大規模感染潮,但是北京當局卻在25日宣布未來不再公布確診數據,引發各界質疑此舉是「公然蓋牌」。不過,英國政府也於25日表示,由於當前已經進入「共存模式」,因此官方決定從1月初開始不再公布新冠相關模型數據。
    2022/12/26 11:48
  • 大陸封控被迫鬆綁!青年失業率飆高 埋下社會動盪不定時炸彈?

    中國大陸歷經兩年多的封控,由於手段過於嚴厲,導致民不聊生,因此在近期爆發反封控的白紙運動後,北京當局決定一口氣放寬許多防疫措施,像是開放輕症、無症狀患者居家隔離,同時開放餐飲業內用、廢除強制掃碼等等。專家解讀,大陸政府不得不順應民意,因為封控已經扼殺許多就業機會,導致民眾的收入來源變少,生活不確定性增加,這樣一來,只會讓普羅百姓更不敢花錢消費或成家立業,對經濟和社會穩定形成嚴重衝擊。
    2022/12/25 20: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