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仇恨值員工鳳梨歐菈旅遊王仁甫旅遊警示SWAG溫暖的,甜蜜的劉寶傑季芹
  • 搜尋:

    加大 結果共1,734筆

  • 有片/房價負擔率再飆高 「這城市」房貸得月付六成薪

    房市買氣火熱從去年一路延燒,根據內政部公布最新資料,全台各區域房價都有所增高,這也讓房價負擔壓力持續加大,就算政府忙著打炒房,效果還是很有限,而房市專家更預測,受到營建成本持續上漲,還有買氣不減的狀況下,今年的房價,還會持續走高。
    2022/01/06 22:41
  • 北京加大監管!網路科技巨頭成目標 騰訊遭罰近2千萬

    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5日公告多份行政處罰書,騰訊、阿里巴巴、嗶哩嗶哩等網路企業皆列其中,當中騰訊以「未依法申報經營」涉入9案,共遭罰450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949萬元。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6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大陸近期加大『反壟斷』監管監管,網路科技巨頭成首要目標,該公告指出,每項案件須裁罰50萬人民幣,除了騰訊外,阿里巴巴與嗶哩嗶哩也因收購、併購案,分別遭罰100萬及50萬人民幣。」 另外,騰訊日前宣布減持蝦皮購物母公司冬海集團,持股將從21.3%減為18.7%,陳韻雯說明「騰訊此舉預估可套現約新台幣893億元,這筆經費部分將用於慈善事業。而由於騰訊並非首次減持,去前12月也減持電商京東持股,因此這次的出脫持股讓業界十分擔心騰訊會陸續對其他企業減持。」
    2022/01/06 15:59
  • 王力宏原本也唱跨年!「彩排表演曝光」粉絲:聽哭了

    藝人王力宏日前宣布和前妻李靚蕾結束8年婚姻,卻被對方踢爆種種渣男行徑,優質形象一夕間崩塌,演藝事業也全面停擺。而他原先預定參加大陸bilibili跨年活動,在風波爆發後只能取消,近日卻有疑似彩排時被偷錄下的音檔流出,精湛的唱功讓不少粉絲直呼「太可惜」。
    2022/01/03 09:39
  • Netflix大戰Disney+! 亞洲成新戰場

    自今年9月大熱韓劇《魷魚游戲》(Squid Game)推出以來,無論是全球追劇潮以至Netflix的用戶增長都空前成功。如今,其他美國主流串流平台如Disney+、Amazon Prime等也計劃將大力投資開拓亞洲市場,如Disney計劃於2023年前製作50部亞洲原創劇集和電影,Amazon則會加大購入亞洲本土創作。這意味着一場串流大戰即將在亞洲上映,世界各地的觀眾或可期待「好戲連場」。 
    2021/12/31 14:02
  • 耗水費草案預告 枯水期用水大戶每度徵收3元

    經濟部今天預告耗水費草案,規劃2022年7月1日正式實施,針對每月用水逾9000度大用水戶,枯水期每度徵收新台幣3元,並會視節水回收率情形減收優待;為加大廠商節水力道,使用再生水、投資節水設備經費等最高可減徵60%。
    2021/12/30 17:35
  • 快訊/Omicron威脅降低 國際油價衝上一個月新高

    國際油價再度從低谷反彈,周二布萊特原油,已經逼近每桶80美元大關,站上近一個月的新高點。油價連兩天反彈,主要是因為Omicron症狀較輕微,投資人認為新變種對原油需求,影響有限。OPEC也將在下個月初,討論是否將加大石油產能。
    2021/12/28 20:26
  • 國藝獎得主撒古流遭控性侵 視盟籲檢視國際參展資格

    國家文藝獎得主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 Pavavaljung)遭傳疑涉性侵案,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今天發聲明,希望各界考量其代表台灣參加大型國際雙年展資格的適切性。
    2021/12/21 17:48
  • 確保耶誕禮物不遲到! 美國物流加班加人趕運送

    美國這個星期,進入耶誕長假,不過港口「卡船」問題還沒解決,很多人擔心耶誕前恐怕無法順利收到包裹,各大快遞業者加大人力跟車輛配送,還24小時加班作業,希望確保今年的耶誕禮物,不會遲到。
    2021/12/20 21:06
  • 陳喬恩「手腫成球」深夜住院躺數日 男友愛相隨陪床

    女星陳喬恩2019年參加大陸實境秀與小9歲馬來西亞籍富二代曾偉昌(Alan),近來因疫情關係兩人在台居住,陳喬恩17日深夜突發文透露住院,手上掛點滴且腫成2倍大,令人看了相當心疼。
    2021/12/19 11:37
  • 蔡英文全黨動員令反激藍黨票? 「四個同意」聲量狂飆

    迎戰1218反萊豬、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四項公投,民進黨卯足全力,力拚四個不同意過關,從定調四個不同意,到總統蔡英文下達全黨動員,號召台灣隊站出來,全台宣講遍地開花,鋪天蓋地的宣傳使「四個不同意」聲量持續創下新高。而透過網路聲量來看,原先一路被輾壓的「四個同意」聲量,也跟著「四個不同意」在最後幾天快速飆漲,甚至還在投票前夕數度反超車,民進黨加大宣傳力道,帶動的不只自己的氣勢,同時也會激化對立,帶動對手「四個同意」的聲量。
    2021/12/18 11:22
  • 陸監管政策 多地房市「步入寒冬」!地產商祭「買一送一」搶客

    受到中國大陸政府監管政策影響,多地房市下半年「步入寒冬」,深圳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刺激市場,竟祭出「買一送一」的優惠。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錢麗如線上訪問表示,「恆大集團陷入債務風波後,北京政府加大打房措施,導致房價下滑,房地產開發商紛紛祭出政策挽救房市,不過,雖然『有條件買一送一』聽起來十分吸引人,但礙於房價過高,再加上交易稅高,因此買氣依舊十分低迷。」 另外,美中競爭跨及軍武、軍備市占率,近日傳出中國大陸003型新航母有可能搶在美國福特號航母之前,於明年下水。陳韻雯說明「003型航母體積預計超越原先的山東艦、遼寧艦,而此時傳出『明年將下水』的消息,主要是為了削弱美國在地緣政治的影響力。」陳韻雯補充「根據《富比士》分析,雖然美國仍居市占率之冠,但大陸靠著行銷及銷售,努力趕上美軍,並且積極向多國分享行艦技術,藉此提升市占率。」
    2021/12/17 16:41
  • 揭劉畊宏「舉家移居上海」內情 吳宗憲驚吐和錢有關

    憑著帶女兒小泡芙參加大陸實境節目《爸爸去哪兒5》聲名大噪的49歲藝人劉畊宏,上月底證實將移居上海,妻子王婉霏還開箱豪宅新居,明亮寬敞的空間和耐看的輕奢風格,讓不少人稱羨。日前吳宗憲錄節目前受訪,罕見提及劉畊宏「舉家移民」的內情,直言和錢有關。
    2021/12/16 09:15
  • 陸人均GDP有望達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高收入」標準

    中國大陸人均GDP在2019年時突破1萬美元大關,即使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當年度人均GDP仍微幅上升至約1.05萬美元,而根據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表示,大陸人均GDP今年有望達到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1萬2275美元的「高收入」標準。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4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大陸人均GDP能逐步上升,主要是歸功於內需市場龐大,因此大陸政府也計畫持續擴大內需、穩定投資,並加大減排、新能源產業的投資,藉此幫助經濟穩定增長、調整產業結構經濟面向。」 另外,中國大陸多地近期出現「脫單便利店」,店內銷售的「脫單盲盒」價格不等,掀起一股「邂逅愛情」商機。陳韻雯說明「根據大陸官方數據顯示,全大陸『適婚而未婚』的人數逐年增長、人口紅利下滑,因此民間現在掀起一股『盲盒』商機,除了實體商店外,業者也推出電子版,但因為『盲盒』須留下個人資料及擇偶條件等訊息,因此也引發『個資外洩』的疑慮。」
    2021/12/14 15:39
  • 天橋消失中! 空橋興起串起人流與商圈

    走在台北熱鬧信義區,會發現有許多的百貨會以空橋串連在一起,現在這種人行立體連通系統也成了都市發展重要的一環,不僅有天橋的優點,能將人車分離,還能串聯人流,加大區域的網絡,在「台北市東區門戶計畫」中,空橋就被視為塑造南港地區宜居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2021/12/09 22:58
  • 英國、加拿大加入抵制北京冬奧 陸轟作秀:沒邀請你們

    英國、加拿大相繼加入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中國駐英、加大使館今天也發表聲明,除聲稱中國政府未曾邀請兩國官員出席北京冬奧外,並以「政治炒作」、「政治自嗨」等語批評兩國。
    2021/12/09 12:11
  • 北京房地產監管遇瓶頸?陸房價下滑!多地祭限跌措施

    中國大陸多地房價下滑,目前已有至少20個城市對房價下跌訂出限制令,而根據日媒報導,大陸房價下跌的情況已從小城市蔓延到一些大城市,成都、天津及南京都紛紛頒佈限跌措施。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7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北京政府近年加大對房地產業者的監管,避免業者貸款過高,並嚴審貸款金流,此措施除了造成企業金流緊張,也導致房價下滑。而根據大陸官方數據顯示,主要城市當中,房價下跌情況從五月的5城市,增加到10月的52城市,南京與天津紛紛發布限跌措施,成都則是要求銀行業者放寬貸款限制,希望能藉此減緩對城市的衝擊。」 另外,大陸雲南昭通市昭陽區近日發布「關於規範中心城區養犬管理的通告」,該通告指出,特定時間內出門遛狗,須讓狗狗配戴口罩,消息引發熱議。陳韻雯說明「雲南祭出此政策有可能是為了防止疫情再次反彈,除了白天禁止遛狗、犬隻禁止進入部分公共區域等規範外,從凌晨零時至早上六時,外出遛狗須栓繩、並讓狗狗配戴口罩,消息一出就引發部分網友罵聲,批評該政策是『懶政』。」陳韻雯補充「雖然過去有飼主染疫後傳染給寵物的案例,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動物會發病,或是再傳染給人類。」
    2021/12/07 15:51
  • Omicron肆虐南韓 醫療量能瀕臨崩潰 教會群聚感染成關鍵因素

    Omicron變種病毒短短幾天肆虐全球,不少國家即使當機立斷封鎖國境仍不敵Omicron入侵,南韓在原先確診數就居高不下的狀況下,現在又面臨Omicron肆虐,成為亞洲目前確診Omicron數量最多的國家,南韓官員更表示,Omicron很快將成為南韓境內的「優勢株」。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是由一對已經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從非洲奈及利亞返國的夫婦傳入南韓的,在確診後因為防疫人員詢問是否有搭上防疫專車回家,結果急忙之下就緊急回答有搭專車,沒有如實說明是由外籍友人開車接送回家,導致這名友人錯過了被匡列隔離,隨後還前往教會參加大型活動,進而造成Omicron變種病毒擴散開來,目前接收到的最新數據顯示,南韓已經有36人感染Omicron,當中還包括同樣參加教會活動的民眾,預計這個多層次且範圍廣的傳染將持續發生。」
    2021/12/07 15:50
  • 布林肯批中國大陸企圖改變現狀 指「犯台」是災難性決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中國大陸近年來加大施壓台灣力道,企圖改變現狀,包括透過挑釁軍事作為。他警告,北京若犯台恐會是「災難性決定」,美國會致力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
    2021/12/04 05:57
  • 投資跳票+年輕人北漂! 他點出「高雄失落30年」元凶

    高雄過去與台北是台灣唯二的直轄市,之後兩者差距持續加大,台中的人口已超車高雄,成為台灣第二大城。日前台積電宣布,將進駐高雄投資設廠後,周邊房價看漲,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失落30幾年的高雄人很期待台積電來投資,而高雄從風光到落沒的主因,在於沒有企業投資。
    2021/12/03 15:26
  • 德國擬對未打疫苗者祭限制 拜登宣布冬季防疫計畫

    各國嚴防Omicron變異株之際,德國預計將批准對未接種疫苗者實施限制措施,美國總統拜登則宣布冬季防疫計畫,包含對旅客祭出新檢測要求和加大疫苗施打力道。
    2021/12/03 06:13
  • 清晨最低溫台南新化10.3度!明後天日夜溫差大 週日緩慢回溫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清晨依舊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低溫依舊明顯,最低溫出現在台南新化只有10.3度,白天高溫稍有回升,北部、東北部接近20度,中南部也逐漸回到23至25度,花東地區也有21至23度,然而清晨低溫依舊,持續到週六都有輻射冷卻的影響,所以天氣方面,都還是偏涼冷,但日夜溫差加大。
    2021/12/02 06:30
  • 控政院宣傳公投買廣告! 藍委停審預算反制

    公投在即,蔡政府各部會加大馬力宣傳「四個不同意」,而國民黨立委也發現,行政院和中油都下了大量廣告宣導,質疑行政不中立!因此現在出招要「停審預算」,今天(29日)立法院的教育委員會和交通委員會,國民黨召委就直接宣布停審,引發綠營立委不滿!
    2021/11/29 19:31
  • 新竹棒球場增預算設備大升級 林智堅:明年開始啟用

    新竹市立棒球場預計明年完工啟用,市長林智堅今天宣布,市府追加預算,加大轉播螢幕,並增設內野頂棚、內外野座席間連接空橋等,提升球迷觀賞體驗。
    2021/11/28 15:28
  • 全面監管數據?!傳陸將針對網路平台課徵「數據稅」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繼先前北京政府對諸多行業展開「反壟斷」整治後,大陸目前正擬針對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型網路平台課徵「數據稅」,報導也稱,此舉可能與「共同富裕」政策有關。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6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曾任中共經濟政策官員的前重慶市長黃奇帆曾表示『國家應擁有數據管轄權及交易權』,因此日媒認為這可以顯示大陸正在考慮向網路平台徵收『數據稅』。而北京政府加大監管政策,的確也對科技產業產生衝擊,光是阿里巴巴第三季淨利潤就年減近四成,損失慘重。」 另外,根據外媒指出,中國大陸水域的船舶正從追蹤系統中悄悄消失,恐怕會對全球供應鏈帶來新危機。陳韻雯說明「全球航運數據公司顯示,過去三周,大陸大幅減少發送訊號,但大陸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再加上現在是出口旺季,應該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減少運送量,因此外媒分析,北京政府應是有意減少數據運送,並批評大陸『過度防範恐怕會自食惡果』。」
    2021/11/26 15:01
  • 快訊/回應拜習峰會內容 陸委會:兩岸互不隸屬

    針對拜習視訊峰會提到涉台相關內容,陸委會晚間(11/16)回應,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中共不斷加大對台政軍施壓恫嚇,才是製造台海緊張對立的根源,批評中共一再誤判情勢,只會加深兩岸隔閡與距離;對於大陸政府一廂情願設定的強迫式終局,沒有人會接受、也絕不可能實現。
    2021/11/16 19:5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