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狄鶯生命的麥田台中忘年戀食品工廠破產網紅婚紗食品工廠倒閉60+裸辭
  • 搜尋:

    中國人民 結果共370筆

  • 習近平:共同富裕先做大蛋糕 不能道德綁架迫捐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最新一期「求是」雜誌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先要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做好,但「不能搞道德綁架式『迫捐』」。
    2022/05/16 15:22
  • 與西方脫鉤?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排名

    中國人民大學宣布退出國際排名,這項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不少大陸民眾相當訝異,畢竟它也是眾多名人的母校,包含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劉鶴都是著名校友,但它在國際排名成績也確實不怎麼樣,落在600多名,有人認為這是中國要和西方逐步脫鉤的前兆,也有人揶揄,這叫坐井觀天,不思進取。
    2022/05/11 17:33
  • 「孔子學院」遭恐攻3陸師亡 中巴「一帶一路」惹民怨

    身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獲得最多基建投資的巴基斯坦,週二驚傳由中方開設的孔子學院遭恐怖攻擊。一名女性自殺炸彈客在學校車道入口,針對中國教師的交通車引爆炸彈,導致4人死亡、多人受傷。這已經是巴基斯坦過去10個月來,第三起針對中國人的恐怖攻擊事件,宣稱犯案的分離武裝組織,長期反對一帶一路項目,認為是掠奪當地資源、侵害在地生存。而巴國的瓜達爾港,去年底也曾發生反中示威。儘管中巴高層都強調兩國關係堅若磐石,但合作的果實若無法與人民共享,恐怕中巴友誼路仍將坎坷。
    2022/04/27 20:00
  • 下調外匯存準率 分析:陸央行出手穩人民幣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5月15日起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9%下調至8%。分析指出,人民幣近期大幅貶值,政策訊息可以發揮穩定匯率和市場情緒的作用。
    2022/04/26 13:54
  • 中國央行宣布 5月15日調降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

    鑑於人民幣近來重貶,中國人民銀行今晚以「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為由宣布,5月15日起調降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由現行的9%調降到8%。
    2022/04/25 21:55
  • 中國降準1碼意在穩經濟 專家分析:低於預期且謹慎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宣布自25日起降準1碼,釋放長期資金約人民幣5300億元(約新台幣2.4兆元)。市場分析認為降準力道低於預期,意在緩解疫情造成的衝擊。
    2022/04/16 13:31
  • 建金融防線!北京推數位人民幣 欲破美元霸權

    北京目睹俄羅斯在美歐聯手的金融制裁下,盧布暴跌,經濟倒退,在當前中美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同樣的情況發身在自身上,北京積極拉起金融防線,而大力推展數位人民幣,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中國人民銀行本月初宣布第三批數位人民幣的試點城市,讓進入「數位人民幣生活圈」的城市上升到20多個。官方更積極宣導數位人民幣對國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但能否真的得到廣大用戶的肯定,恐怕仍存考驗。
    2022/04/14 19:54
  • 大陸本土疫情多點爆發 廣州部分地區實施「封控措施」

    中國大陸本土疫情持續蔓延,大陸衛健委今(11日)宣布10日新增27509例本土個案,當中上海確診數高達26087人,而自這波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大陸已連續第六天單日確診破2萬人,當地經濟大受影響。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11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分析,這波本土疫情讓原先復甦中的經濟再次受到衝擊,即使4月中下旬經濟逐步恢復,但疫情仍會拖累接下來兩個月的經濟增長,讓不少企業、工商個體戶面臨生存考驗。」 除了上海之外,廣東近期也傳出多例本土個案,林閔榛說明「目前廣州特定區域已封控部分路段,甚至有部分機場高速公路路口遭封閉,但地方升級防疫措施,也導致亂象頻發,除了多地超市出現搶購潮外,部分貨車也遭『一刀切』管制措施,造成貨運受阻、物資供應受影響,中國交通運輸部隨即出面表示,嚴禁地方擅自暫停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免擾亂民生。」
    2022/04/11 16:11
  • 人民幣紙錢不能燒給祖先?大陸央行:損害貨幣莊嚴形象

    清明節到來,中國大陸有部分商家使用人民幣圖樣製作冥紙,讓子孫用「人民幣」孝敬祖先。不過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週一(4日)發布倡議,強調將人民幣做成紙錢是違法行為,嚴重損害其作為法定貨幣的莊嚴形象,有違社會公序良俗,呼籲民眾自覺抵制。
    2022/04/05 15:31
  • 烏俄、台海危機異同?陸外長王毅表態: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

    中國大陸13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今(7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親自出席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由於近日烏俄戰爭引發中國大陸進犯台灣疑慮,《彭博社》記者會中也就此事提問,「中方認為兩者有何異同,如何看待台海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2022/03/07 17:10
  • 有片/烏俄戰火只是渲染? 在台俄籍生:俄國媒體、民眾根本沒感覺

    烏俄邊境戰雲密布,不少人擔心若兩國開戰,是否會讓美國分身乏術,甚至中共會趁機對台出手,然而我們實際訪問在台俄羅斯人,卻表示俄國當地完全沒有開戰的氛圍,而專家更分析,其實中共,也並不希望烏俄開戰。 戰車部隊陷入爛泥動彈不得,還出動怪手協助清淤,俄羅斯引以為傲的鐵甲大軍,敗給乍暖還寒的歐亞凍土,融雪讓大地陷入一片泥濘,嚴重阻礙部隊推進。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那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對機械化縱隊而言,就是一個很困難的情形,像二次大戰的時候,納粹德國跟蘇聯的戰爭,他們幾乎也是在融雪期,就是變很泥濘的時候,兩邊會暫時停戰,然後再來夏季又再發動攻勢。」 換言之現在俄國不動手,恐怕就要等到夏天才能有大規模軍事行動,也難怪傳出美國情報,指出俄國最快2/16就會開火,但正當歐美國家一片恐慌之際,俄國人民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政大外交系俄籍碩士生卡琳娜:「我們的媒體那邊,完全沒有這樣的話,然後我的俄羅斯朋友,他們完全沒有這個感覺要戰爭,要去烏克蘭,美國把武器就是...,他們在黑海有演習,所以好像就是情況有點亂,所以我們之前有演習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這次有演習,好像就有甚麼的問題了。」 來台讀書的俄國人卡琳娜,完全不認為烏俄會真的開戰,看看北京東奧期間,中俄領袖普欽與習近平的聯合聲明,甚至隻字未提烏克蘭,反而強調一中原則,明確指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難道在中俄兩國眼中,台海議題更勝於烏俄爭議嗎。 記者顧上鈞:「烏克蘭情勢全球都在關注,連遠在東亞的台灣也不例外,總統蔡英文,甚至指示成立烏克蘭情勢因應專案小組,隨時掌握一切風吹草動,而國內也有不少人擔憂,中共是否會趁著這段時間趁虛而入,但專家分析其實可能性不大。」 烏克蘭與中共的軍事關係,其實非比尋常的緊密,中共首艘航艦遼寧號,就是烏克蘭賣的,更別提其他蘇聯時期的尖端軍武,通通有賴烏克蘭輸出,因此對中共來說,烏俄兩國手心手背都是肉。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總編劉文孝:「所以這就是說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中共對俄烏它的觀點,它會比較公正持平一點,因為它兩邊都不想得罪,年初開始我們看到,俄羅斯開始向烏東地區,開始好像增兵的感覺,可是在大陸的觀點來看,它們認為它們反應實在很慢,甚至覺得它(俄羅斯)很無力。」 長年觀察中共軍情的軍事專家劉文孝,認為中共並不希望烏俄開戰,遑論期待從中牟利獲取犯台的契機,而烏俄屬於陸地國家彼此接壤,台灣卻有海峽的天然屏障,跨海奪島與地面作戰,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中共對台動武,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通通不成熟。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它陸地接壤它的機械化縱隊,可以直接穿過國境攻擊,可是如果在台海的話,必須要使用兩棲,或者是空中突擊的方式進行,距離跟地理環境就是我們的先天屏障,那環境當然差異很大。」 另一方面,美國也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今年二月與日本舉行的高貴融合演習,就驗證了陸海空三棲跳島戰術,在中共實際動手之前,就先在第一島鏈站穩馬步,歸納種種因素,台海與烏俄情勢相比,可說是截然不同。 烏俄邊境戰雲密布,不少人擔心若兩國開戰,是否會讓美國分身乏術,甚至中共會趁機對台出手,然而我們實際訪問在台俄羅斯人,卻表示俄國當地完全沒有開戰的氛圍,而專家更分析,其實中共,也並不希望烏俄開戰。 未雨綢繆與杞人憂天,有時只有一線之隔,烏俄戰雲密布,台灣是該戒慎,但不該恐慌。
    2022/02/15 22:37
  • 觀點/中美關係下的谷愛凌窘境

    谷愛凌可能是今年冬季奧運最受中國喜愛的滑雪選手。今年18歲的她出生於美國,中美混血,雖然在美國長大受滑雪訓練,但決定代表中國出賽。她不是唯一如此的,另一位華裔滑冰選手朱易也是,但谷愛凌特別受矚目不只因爲她為中國得一面金牌,長得漂亮是許多知名品牌的代言人,她流利的北京腔中文,以及出色的學業更是讓中國人民喜愛。她在公開場合的發言,都說中國是她的主場,很榮幸代表中國出賽,被稱為是「中國之光」。
    2022/02/14 09:30
  • 大陸春節商機啟動 虎年紀念幣行情增值70%

    迎接虎年新春,大陸過節商機全面啟動,中國人民銀行推出虎年紀念幣,面值10元,每人限兌20枚,發行量總共1.2億枚,由於數量比往年少,在郵幣市場受到歡迎,現在一枚漲到人民幣17元左右,漲幅至少七成。
    2022/01/28 19:51
  • 觀點/中國經濟烏雲來了 人口問題成最大隱憂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年增長4%,優於預期的3.3%;全年GDP上升8.1%,亦較政府設定的6%以上目標為佳。這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達沃斯論壇視頻演講中,可以大聲說出,去年中國實現了較高增長和較低通脹雙重目標,不過經濟專家卻從亮麗的數字中看出隱憂。
    2022/01/18 16:03
  • 香港高官生日趴爆群聚 警界一哥、抗疫人員全被隔離

    中國大陸全國人民大會港區代表洪為民本月3日舉辦百人生日派對,不料事後爆出現場有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的確診者,因此包括洪為民,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廉政專員等至少13名高官和20名立法會議員,全都被送進竹篙灣檢疫所隔離,總涉及賓客達170人,成為港區此波疫情中,涉案人數最多的群聚案件。
    2022/01/08 13:34
  • 大陸央行閃電宣布降準 美媒:北京加強干涉使然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本週無預警宣布降準,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整頓金融界、北京高層加強干涉人行決策脫不了關係,人行所剩無幾的超然獨立性蕩然無存。
    2021/12/09 09:28
  • 大陸降準沒用? 分析指部分地產商仍有違約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日前宣布15日起降準2碼,市場認為有助房貸寬鬆、穩定房地產基本面。然而國際信評機構示警,降準無法讓部分信評等級差的房地產開發商免於違約。
    2021/12/08 15:06
  • 大陸人行監管支付寶.微信 個人二維碼禁商用

    中國人民銀行對於金融科技監管範圍越來越廣,近期發布通知,從明年3月起,用戶個人二維碼將不能用於營業性質服務,這項政策一時之間,還被誤解成用戶以後不能再使用支付寶、微信於店家消費,人行釋疑並非如此,而是商家之後都要申請商用二維碼,不能再用個人的二維碼來收錢。如此一來,未來即便是路邊攤、小商家,賺多少錢,國家都清清楚楚,該繳的稅也跑不掉。
    2021/11/29 19:56
  • 涉暗渡逾千名大陸人士來台 白狼兒子張瑋遭起訴

    統促黨總裁張安樂兒子張瑋經營的旅社涉嫌協助包括統戰官員的逾千名中國人士非法來台。台北地檢署今天偵查終結,依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起訴張瑋夫婦等10人。
    2021/11/19 12:02
  • 遭金與正處決?金正恩現身闢謠 為中國志願軍獻花

    美媒《環球報》(Globe)日前語出驚人,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已經發動政變,並將金正恩給處決。不過昨(26)日北韓媒體間接闢謠,報導金正恩於25日參加「朝戰」71週年紀念,並向位於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敬獻花圈,打臉美媒的政變一說。
    2021/10/27 10:04
  • 國台辦指「台灣前途由中國人決定」 邱太三:2300萬人民決定

    總統蔡英文國慶日發表國慶演說,內容提及捍衛台灣國土的4大堅持,其中包含「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期盼在這4項堅持的基礎上尋求更多共識。中共當局國台辦當晚做出重砲回應,痛批蔡英文「鼓吹台獨、煽動對立」,並表示「台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今(12日)受訪表示,中華民國的《憲法》中,就已經規定,有關領土、主權,未來都是要由2300萬人民公投決定。
    2021/10/12 10:04
  • 政府稱共機擾台令人反感 洪秀柱:非針對台灣、格局大點

    昨天共56架共機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也是國防部去年9月17日揭露動態以來,數量最多一次。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今(5日)表示,共機擾台嚴重衝擊到兩岸的和平穩定和區域安全和平,造成台灣人民嚴重反感,而10月1日後頻率增加,應和中國國慶有關,中國的領導人要向他們自己的國人彰顯整體軍事國力提升。
    2021/10/05 11:11
  • 美國防法案友台 共軍:中國人民眼裡容不下沙子

    針對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今天聲稱,中國人民「眼裡絕容不下沙子」,若有人膽敢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中方的底線,共軍絕不答應。
    2021/09/30 17:34
  • 陸央行表態 支付平台將成下階段反壟斷目標

    中國盛行的行動支付「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能將成下階段反壟斷的目標。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今天說,對平台企業的整頓取得階段性成果,而對支付領域反壟斷有待深入。
    2021/09/24 13:32
  • 撤軍形象重創!阿富汗成美中談和契機 翁履中:美國對大陸的態度不得不軟化

    美國總統拜登近期內憂外患不斷,除了要捍衛阿富汗撤軍命令是正確的,還要面對艾達颶風所造成的嚴重災害和變種病毒肆虐,接二連三的挑戰讓拜登在內政外交上的佈局全被打亂,而外界傳言阿富汗事件將給中美合作提供新機會,對此,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阿富汗撤軍行動嚴重打擊拜登政府和美國形象,讓原本在國際間占上風的美國遭受質疑,而短期內拜登為了要給美國人民交代,仍會對大陸持強硬態度,但未來美國對大陸的態度將會因各層面問題而『不得不軟化』。」 另外,面對美國總統拜登的民調持續往下掉,未來在國際上對中國大陸的關係將會軟化,台海問題的發展也引發關注,翁履中認為,「拜登政府雖然在撤軍行動上灰頭土臉,但美台之間有一層『臺灣關係法』,所以美國不可能會棄台灣於不顧,只是未來拜登在言語和行動上,可能不再有強勢作為,但美國對台的態度仍始終如一。」
    2021/09/01 15:5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