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中食品大廠破產狄鶯寶林茶室死因甩肉地震IG死因出爐食品大廠倒閉林美貞Melody
  • 搜尋:

    高危險族群 結果共106筆

  • 三大高危險族群注意!出現「這症狀」當心「腸癌」找上門!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由於腸癌大多由大腸息肉演化而來,因此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非常重要,發現大腸息肉馬上切除,防止未來癌化的可能性,因此大腸鏡檢查十分重要,對於許多民眾來說低渣飲食,完整瀉劑與補充水分,都要做到確實,醫師檢查時才能夠更清楚看到腸鏡狀態,確保健康!
    2022/10/07 23:02
  • 中秋連假將登場!確診恐飆破4萬 醫師提醒別跟4種人烤肉

    本週五(9日)將迎來中秋節連續假期,然而,隨著國內BA.5疫情升溫,指揮中心預估,到明(6)日、週三(7日),單日確診可能將飆破4萬例,有民眾好奇能否烤肉,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提醒,不要與4個族群一起烤肉,其中就包含「不特定人士」、「沒接種疫苗的高危險族群」、「有症狀的人」、「不愛戴口罩、洗手的人」。
    2022/09/05 12:21
  • 過立秋還是熱!8月已逾百人就醫 「這族群」慎防室內中暑

    雖然立秋已過,不過現在全台灣天氣還是相當炎熱,氣象局今(9)日針對七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不少民眾都躲在室內吹冷氣,不過國健署也提醒,不只在太陽底下,室內也會出現熱傷害,特別是老人、孕產婦、嬰幼兒、肥胖者、慢性病患者或生活無法自理者等高危險族群,除了室內要保持涼爽、通風,還要多喝白開水,降低室內熱傷害風險。
    2022/08/09 16:15
  • 花火大會.睡魔季復活!日本醫療崩潰苦撐

    日本今年夏季在防疫上,目前仍維持全面開放,許多活動、祭典睽違三年終於復活;包括新潟的長岡火花大會、青森睡魔祭,都在這幾天熱鬧登場。但第七波疫情癱瘓醫療,送醫困難案件創新高;日本四大醫學會鄭重呼籲,輕症者暫時以居家療養為主,把前線資源留給重症、高危險族群。
    2022/08/03 19:59
  • 5種人小心猴痘!孕婦幼童入列 吃對營養素助免疫力UP

    猴痘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我國已有2例境外個案。如今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將「猴痘」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現在各國紛紛提升警戒。眼見猴痘疫情升溫,知名營養師高敏敏也教大家如何聰明「吃」才可增強免疫力,並盤點出5大高危險族群。
    2022/07/25 05:15
  • 男子胸部飄惡臭!檢查驚罹患乳癌 醫揪「1飲食壞習慣」

    出身自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的歌手朱俐靜,2020年診斷出罹患乳癌,積極抗癌2年仍不敵病魔,3日過世,享年40歲。消息一出,令親友與粉絲悲慟不已,也使外界再度重視乳癌的相關衛教知識。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年有一萬名婦女罹患乳癌,事實上,乳癌並非女性專利,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男性也會得到乳癌,尤其體重過重的人更是高危險族群。
    2022/07/06 12:48
  • 該不該打第4劑?專家點名「2類人」:最好冬天前打滿

    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不過中央仍不斷呼籲民眾趕緊打滿疫苗,提升自我及群體免疫,目前已開放部分人可接種第4劑疫苗。對此許多民眾猶豫到底該不該打第4劑,就有專家點名「2類人」,最好要在今(2022)年冬天前打滿。
    2022/06/29 08:48
  • 男染猴痘匡列9人! 專家點名「3高危族群」:別脫口罩

    國內昨(24)日晚間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一名25歲赴德國留學的本國籍男性,衛生局匡列3位家人、5位醫療人員以及其他1位,總共9位密切接觸者。毒理專家招名威指出,猴痘和天花病毒同為「正痘病毒屬」,都是DNA病毒,跟現在面對的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不同,猴痘相對比較穩定,不過有3類人是高危險族群,所以暫時不能放鬆,還是要戴好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
    2022/06/25 12:20
  • 今夏至!六月已142人熱傷害就醫 這六類人屬高危險群

    今(21)日是24節氣當中的夏至,氣象局也在中午前後,氣象局中午針對六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而衛福部統計,截至昨日為止,六月已經累計142人因熱傷害就診,國健署也提醒,熱傷害高危險族群,像是長者、慢性病患者等,一定要記得穿著清涼、輕便同時多補充水分。
    2022/06/21 12:10
  • 咳、喘、呼吸困難要當心!醫警告恐是「肺纖維化」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眾逐漸意識到肺纖維化的危險性,但除了肺炎後遺症與較為人所熟悉的成因不明之特發性肺纖維化(菜瓜布肺)外,更需當心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肺纖維化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高達75%硬皮病患者會併發肺纖維化(SSc-ILD)。根據研究顯示,一旦併發肺纖維化,死亡率會上升3倍,也因此成為其主要死因。特別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疑似肺纖維化症狀,建議到胸腔內科安排進一步檢查,才能在早期偵測肺部變化,及時搶救肺功能!
    2022/06/20 15:56
  • 怕染疫不去醫院!「這項檢查人變少」死亡年輕化 醫疾呼不要拖

    國內疫情延燒,處在高原期,不少民眾擔心染疫,減少往返醫院,但亞東醫院發現,因疫情而出現延誤就醫的情況,國內口腔癌高危險族群口腔黏膜篩檢量有明顯減少,尤其是口腔癌症患者更選擇延誤檢查、治療,此舉恐導致可治療的癌症惡化成無法治癒的癌症,呼籲民眾如有症狀,一定要盡快安排到院檢查就醫。
    2022/06/09 15:17
  • 注意!白內障不只老年族群 醫曝「4類人」很危險

    眼睛是靈魂之窗,罹患眼疾恐嚴重影響生活。其中,白內障過去都被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對此,眼科醫師林于皓日前就發文分享一名年僅40歲患者的白內障個案,且近視竟高達2100度!林醫師解釋,白內障不只老年族群有風險,青壯年也容易碰到類似情況,並指出有「4類人」是白內障的高危險族群。
    2022/06/07 19:32
  • CNN看台與疫共存 陳建仁:封鎖清零已無用

    CNN關注台灣轉向與疫共存,前副總統陳建仁受訪表示,不論是清零或封鎖,都無法抵擋傳染率高的Omicron變種病毒,強調透過疫苗高接種率,聚焦高危險族群和病毒共存,反而是重開國門的機會,只是CNN也注意到台灣在鬆綁防疫上,政府的快篩和居隔政策都被質疑不夠周全。
    2022/05/16 19:44
  • 不是老人最危險!他曬鐵證揭「這年齡」死亡高中重症525倍

    台灣昨(5)日本土破單日3萬關卡,而從今年1至4月底已有450名中重症,其中33人身亡。提到中重症感染,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老人,或者有慢性病史等高危險族群,沒想到這是迷思!具有醫師背景的立委沈富雄曬鐵證直言,任何年齡層死亡的可能性,是得Omicron中重症可能性的400至530倍。
    2022/05/06 11:41
  • 怕確診被隔離故意不篩? 別錯過5天黃金治療期

    國內疫情升溫,卻民眾擔心確診後,就得面對隔離等諸多不便,而不願意配合採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聯合呼籲,以輕忽態度面對「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是最令人擔憂的現象;65歲長者、有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懷孕、免疫功能疾病者,都是重症高危險族群,現在已有口服藥物,要把握治療黃金時間,也就是有症狀的5天內,及早篩檢、適時評估用藥是關鍵,別對自己的健康太有把握,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2022/04/28 11:36
  • 有片/好消息!陽明交大研發「淨冠方」 5中藥組成可降低感染率

    又有防治新冠病毒的新藥方,陽明交大研究團隊,花了半年以上時間,以五種中藥材做細胞實驗,發現能夠減低新冠病毒接觸到受體細胞的機率,減低感染風險,也能有減輕咳嗽、喉嚨痛症狀,目前這藥方只能由醫師來開立,讓高危險族群使用減低病毒傳播,不過,醫師也提醒,最主要還是得要有疫苗保護,才能達到最好防護作用。
    2022/04/21 22:59
  • 新北+434續創新高 侯友宜「重點擺中重症」

    北北桃是疫情重災區,今天新北434例全台第一,再創新北史上最高紀錄,桃園159例全國第三,卻也是桃園自己的最高紀錄,侯友宜面確診越來越多,呼籲中央,簡化疫調、縮小匡列,才能專注照顧中重症及高危險族群!
    2022/04/16 18:38
  • 仍有1萬6千多洗腎病人未打疫苗 專家:死亡風險是十倍

    國內疫情快速升溫,今(13)日創下新高本土新增744例確診,不過國內目前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 1 劑 83.9%、第 2 劑 79.04%、基礎加強劑接種率 0.83%、 追加劑接種率 53.19% 仍舊不高,而其中洗腎透析病人更是高危險族群,但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仍有近三萬名透析病人還沒施打第三劑疫苗。
    2022/04/13 14:35
  • 香港專家料恐爆第6波疫情 死亡案例7成未打疫苗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表示,香港市民接種的是第一代疫苗,對於Omicron功效大減,預料6至9月恐出現第6波疫情,建議高危群組接種第4劑。
    2022/04/10 15:51
  • 國內疫情多點爆「該打第4劑?」 前台大醫揭數據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為了確診疫苗效力能穩定維持,瑞典、以色列、智利及美國等國家也建議年長或高危險族群施打第4劑。而近日國內疫情升溫,更使得不少人關注是否應再施打第4劑疫苗,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表達看法。
    2022/03/30 10:02
  • 1天喝1杯咖啡導致骨質疏鬆? 醫師:多運動增強骨密度!

    現代人生活忙碌,少運動、飲食不均衡,加速了骨質疏鬆的情況,如果您本身有慢性疾病,像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也是罹患骨質疏鬆高危險族群,北榮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博貴指出,各年齡層民眾都要注意均衡攝取營養素、常運動增加骨質密度與肌肉強度。
    2022/02/23 23:05
  • 大腸癌蟬聯14年「癌王」!醫曝6症狀、這7種人要當心

    大腸癌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14年之久,大腸癌發生率越來越高,尤其全世界大腸癌新增病例一半在亞洲,主因與飲食西化及生活習慣有關。醫師點名7種人是大腸癌高危險族群,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帶血、體重減輕、裡急後重、貧血、腹痛或腹絞痛,就要特別留意了。
    2022/02/23 17:35
  • 從頭暖到腳!日常5招抗寒必備小撇步 吃它還可加速代謝

    全台灣冷颼颼!已經持續低溫好幾天,氣象局也陸續發布低溫特報。不過天氣太冷除了對老年人影響最大外,就連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都被列在高危險族群內。對此,知名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天冷血管易忽冷忽熱增加猝死風險,除了倚靠衣物保暖外,平常多吃4種產熱食物,還能提高身體代謝。
    2022/01/15 05:24
  • 睡覺打呼恐猝死!登前10大殺手 「這類人」高危險族群

    每個家庭大概都會有打呼的成員,尤其50歲以上熟齡族群,每2人就有1人打呼困擾。氣學管理專家彥寬老師提醒,打呼是健康的大敵,影響的不單單只有睡眠品質,研究發現每10個打呼的人,就有1~2個合併呼吸中止症,嚴重者甚至會在睡眠中,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猝死的風險。
    2021/12/06 16:14
  • 第3劑副作用更可怕?醫列3QA「對象、保護力」一次懂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指揮中心公布最快在明(2022)年1月1日起加打第3劑,第一階段以高危險和高接觸風險族群優先,同時建議6大對象應追加接種。對此台大家醫科醫師何忠祐整理出第三劑疫苗的加強懶人包,讓民眾可以快速了解第三劑疫苗的保護力、安全性及各國政策等。
    2021/11/30 16:0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