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楊乃文糖尿病飲食巴奈教育部大學停辦發票中獎失衡第35屆金曲獎碳水化合物下週天氣
  • 搜尋:

    中暑 結果共1,930筆

  • 南韓單日再破4萬例!總統府11名記者確診

    南韓「暴炎」氣候持續發威,中暑通報累積超過700人,已經是去年的四倍之多!同樣升溫的還有新冠疫情,周二(12日)單日新增突破4萬例,是近兩個月來新高,BA.5檢出率達35%,即將成為新一波大流行的主流病毒株。龍山總統府媒體室最近傳出11人確診,總統尹錫悅上班前的「門口採訪」一度暫停;事隔一天,他重新現身,站在距離記者團10公尺遠的地方受訪,強調「科學防疫」的重要性。南韓當局預測8月中,單日新增會反彈至20萬例,目前已拍板擴大第四針接種,50歲以上與18歲以上有慢性病者優先施打。
    2022/07/13 19:57
  • 陸男戶外工作「體溫42度」昏迷 1症狀分辨熱射病、中暑

    近日天氣十分炎熱,進行戶外活動或工作時,要注意防曬及避免中暑,因為嚴重起來可以致命!大陸河南省一名工人,在攝氏40度高溫下戶外工作2小時後,抵不住酷熱突然昏迷,被送院搶救。醫生經檢查發現他體溫竟高達42.3度,內臟如被煮過一樣,最後診斷為「熱射病」,情況並不樂觀,更指「熱射病」的死亡率可高達50%。
    2022/07/13 12:08
  • 今高溫防中暑 午後雷雨區擴大 熱帶擾動成颱機率小!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南方雲系北移,水氣增多,迎風面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雖仍為多雲到晴,不過午後雷陣雨範圍擴大,除各山區外,西半部平地亦有降雨機會,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而清晨至上午中部以北沿海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溫度方面,各地高溫仍普遍在32到34度,部分地區會再更高,花蓮縣縱谷、宜蘭地區及屏東近山區或河谷也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中午前後紫外線偏強,外出務必要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
    2022/07/13 06:00
  • 苗栗車站「綠建築」熱到中暑 專家:還是可裝冷氣

    台鐵苗栗車站標榜「綠建築」,車站等候廳沒有冷氣,但夏季高溫讓旅客實在凍未條!投訴太過悶熱,今天(7/12)苗栗車站特地從台中站,借調來水冷式風扇應急,不過,專家也表示「綠建築」其實可以安裝冷氣,強調除了節能減碳,也要人體感到舒適,綠建築分數才會更高。
    2022/07/12 18:02
  • 1年沒開過冷氣!神人激推「2神招」不流汗:涼到半夜會冷

    台灣近期天氣已經飆到36度,沒開冷氣真的難以撐下去!不過,真的有神人從去年到現在都還沒有開過冷氣,還有人分享降溫神招,直喊一使用「涼到靠X」,根本不需要冷氣。
    2022/07/12 15:38
  • 今高溫悶熱防中暑 週四受熱帶擾動影響南部轉雨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大多為晴朗炎熱的天氣,高溫普遍在33到35度,部分地區會再更高,大臺北地區及南部、東半部近山區或河谷容易出現局部36度以上高溫,尤其花蓮縣縱谷有機會連續出現38度左右的極端高溫,中午前後紫外線偏強,外出務必要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清晨中部以北沿海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開始以午後雷陣雨為主,區域主要落在嘉義、南投地區及各地山區、近山區平地,局部地區雨勢有機會較大一些,午後外出請多留意。
    2022/07/12 06:04
  • 高中生烈日打球「胸痛猝逝」 醫揭致命關鍵:常被忽視

    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天氣晴朗炎熱,高溫上看36度,紫外線更達危險等級,在外活動一定要做好防曬跟多補充水份,以免中暑,不過在冷飲的選擇上要多加留意。大陸一名19歲高中生,頂著烈日打籃球,為了解渴,直接喝下一瓶冰涼的飲料,不料5分鐘後胸口絞痛,緊急送醫仍宣告不治,醫生證實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
    2022/07/11 21:32
  • 一圖看懂本週「3階段變天」 低壓擾動這天逼近灌雨

    週三之前仍然受到太平洋高壓籠罩的影響,天氣較穩定,高壓中心附近的沉降作用使各地白天變得高溫炎熱,在外活動需要做好防曬及補充水分,以免中暑。不過由於這個高壓沒有跟太平洋上的高壓主體相連,是比較弱一點的高壓單體,沒辦法完全抑制午後熱對流的發展,因此山區還是有午後雷陣雨,週二到週三高壓勢力會稍稍往北調整,午後雷雨的影響區域可能會再往近山平地區域擴展一點,整體來說天氣還算是穩定的。
    2022/07/11 19:59
  • 高溫預警!花蓮38℃ 雙北、宜蘭、南高屏36℃

    氣象局發出高溫預警,包括花蓮要注意連續38℃高溫發生,雙北、宜蘭、彰雲嘉和南高屏,也都有36℃高溫發生機會!醫師也提醒,當溫度超過35℃,人體就會不容易散熱,要注意補水,特別是在艷陽下活動30分鐘以上,中暑風險就會增加。
    2022/07/11 15:14
  • 嚴防曬傷!營養師授「6招夏日避炎法」 減齡養成不費工

    炎炎夏日到來,天氣太熱除了容易中暑外,太陽曬久恐怕還會讓皮膚受傷,因此防曬也不能輕忽,​​​​​​​營養師余朱青就特別整理「6招夏日基本防曬法」,不但能防曬,減齡養成也不費工。
    2022/07/11 05:40
  • 把握最後好天氣!週三低壓擾動影響 3地區防降雨

    受到太平洋高壓壟罩的影響,全台的天氣穩定,明後2天各地依舊高溫炎熱,在中午過後靠近山區的地方,會有一些局部的午後降雨,所以提醒民眾外出務必要多補充水分,以防中暑。週三過後,預計在菲律賓東方的海面上有機會出現低壓擾動發展並且接近台灣,可能為台灣的東南部地區帶來一些零星的降雨。
    2022/07/10 21:22
  • 男熱昏倒地「核心溫度破42°C」 醫嘆:臟器像煮過

    炎炎夏日,高溫動輒飆至36度,大陸河南省一名男子在戶外頂著40度的高溫,連續工作2小時後突然昏倒,緊急送醫治療,醫生監測男子的核心溫度,也就是身體維持生命重要器官(腦、 心臟、腎等)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度左右,男子卻高達42.3度,還出現意識障礙、多臟器受損等情形,診斷為熱射病,最嚴重有致死的風險。
    2022/07/10 19:13
  • 沒事多喝水?她每天灌5公升「突然很累」 醫曝恐怖後果

    炎炎夏日到來,若不多補充水分,可能會引起中暑,不過喝水好處雖多,還是要記得適量,就有醫師分享,曾經有個案每天狂飲4000至5000 cc的水,結果某天突然覺得異常疲倦,還出現噁心感,經檢查才發現是「水中毒」。
    2022/07/09 22:29
  • 高溫狂飆!女爆汗「濕背秀」超尷尬 中醫揭6招改善

    近日高溫狂飆,一出門就汗流浹背,萬芳醫院指出,近期有一名女性患者,每次都熱到汗流浹背,甚至一天得換2次衣服才能避免衣服濕透的尷尬窘境,夏天症狀更誇張,到中醫就診後,發現有多汗症問題,醫師建議,酷熱天氣下一定要格外注意高風險群,隨時補水、少碰酒精、遠離烈日、維持室內通風,盡量避免外出。
    2022/07/09 10:00
  • 週休高溫悶熱防中暑 下週三恐有熱帶擾動影響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高壓再增強,各地晴朗炎熱,白天各地高溫普遍為33至35度,局部溫度會再更高一些,預估在大臺北、雲林以南至屏東地區及宜花東都有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近中午前後紫外線也偏強,有到過量甚至危險等級,出門在外務必要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而夜晚清晨各地低溫為25、26度左右。
    2022/07/09 05:57
  • 歐美熱爆!天乾物燥 大鹽湖水位再創新低

    才剛進入七月,北半球已經熱到難以忍受,全美16州,有超過6500萬人暴露在熱浪高溫威脅下;猶他州大鹽湖的水位也在本週創下史上新低,恐將衝擊13億美元的經濟和民生健康。同樣飽受高溫之苦的還有葡萄牙,政府在8日宣布進入為期八天的野火警戒狀態,因為即將迎來超過40度的熱浪!
    2022/07/08 19:54
  • 今高溫炎熱午後短暫雨 週休降雨範圍縮減防中暑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午後西半部地區及東半部山區仍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各地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午後請留意天氣的變化,此外東南部地區不定時有零星短暫陣雨,清晨至上午雲林以南沿海也有零星降雨;清晨夜裡各地低溫25到27度,白天各地高溫約32到35度,大臺北、南高屏及花蓮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外出請做好防曬措施並多補充水分。
    2022/07/08 06:21
  • 降雨趨緩!週末將回歸好天氣 中南部山區仍防午後雨

    隨著太平洋高壓逐漸的西伸,明(8)日各地都是穩定的天氣為主,高溫炎熱,提醒民眾須注意防曬、防中暑,而北部午後降雨也減少,不過中南部近山區仍有較大的午後雷陣雨,未來五、六、日3天的天氣將逐漸好轉。
    2022/07/07 20:23
  • 兩頭燒!南韓疫情重燃.BA.5激增 暴炎掀中暑潮

    南韓疫情反彈,連續三天單日新增逼近2萬例,是近一個半月以來新高,BA.5檢出率激增,南韓本土破兩成確診者感染,而境外移入病例,也有近五成染上BA.5;南韓觀測認為,BA.5將成新一波疫情主流病毒株!南韓當局蠟燭兩頭燒,因為除了重燃的新冠疫情,還得面對「暴炎」暑熱。家庭料理必備食材生菜、辣椒被曬到乾枯,超過3千隻雞鴨熱到暴斃;這波熱浪更掀起「中暑潮」,熱傷害人數已達去年同期的3.5倍,5人因此喪命。
    2022/07/07 19:54
  • BA.5全面入侵!日本新冠確診急速反彈

    疫後時代與病毒共存以衝刺經濟,卻也讓疫情反彈,日本近來確診數快速增加,多達42個行政區「確診比例」高於前一週,全國「染疫比例」也持續飆高。公衛專家表示,Omicron亞變種株「BA.5」正在日本流行,高感染力、高免疫脫逃特性,恐怕使疫情再爆發。
    2022/07/07 19:52
  • 今小暑天氣曝光!午後雨彈狂炸 當心中暑、雷擊

    今(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通常我們會說「小暑大暑無君子」,意思說:小暑、大暑這兩個節氣的天氣十分酷熱,很多人因為熱到受不了,已經顧不得君子的風範,衣服會穿得比較隨便,或是『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很像是蒸籠的熱,也很貼切的形容這時候的熱。如果根據長期統計,台灣的天氣通常在這段期間是最熱的時候,不過南北還是有些差別,南部已經先熱起來,台北盆地內的台北市和新北市,則因為地形上及高度發展所形成的熱島效應,也常常是台灣夏天會有極端高溫出現的地方,這和有時風向上導致的增溫不大相同。
    2022/07/07 07:54
  • 真的熱死人!日本拘留所冷氣壞掉 60多歲女「中暑亡」

    日本進入6月後各地方出現高溫,總務省5日指出,全國因中暑送醫人數達1萬5657人,創歷年來的6月最高紀錄,在京都府一名被警方拘留的60多歲女性,在上個月30日疑似因「中暑死亡」,由於拘留所內冷氣壞掉,恐怕女子就是給活活熱死的。
    2022/07/06 12:21
  • 確診數連續上升 日本第七波疫情將至

    日本確診人數近一、兩週增幅擴大,且持續明顯增加;公衛專家分析,炎炎夏日,門窗緊閉的冷氣房,給了病毒傳播機會。而疫苗保護力也正在遞減,接下來的連假與暑假,人們提高接觸交流,將大大提高第七波疫情爆發風險。
    2022/07/05 19:53
  • 南韓發「傷病津貼」!染疫無法上班.一天可領合台幣1千

    南韓迎接解封後第一個「暑假」,疫情規模如預期的開始反彈,感染再生指數再度突破了1,加上國門大開,境外移入單日通報病例,已連續11天超過1百例;南韓防疫當局目前將「一站式新冠診所」緊急擴增至1萬家,同時在六個指定地區,試行發放「傷病津貼」,鼓勵民眾「生病多休息」,全面推動「自主防疫」。隨著人流量和社會活動量大增,最近兩個月,南韓小兒及青少年傳染病患者,也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三成,腸病毒、腺病毒等不同季節的流行性疾病,罕見「同時」爆發,也讓南韓中央不敢掉以輕心。
    2022/07/04 19:58
  • 日本資深女演員野村昭子 疑中暑家中離世 享耆壽95歲

    演出過日本熱門長壽連續劇《冷暖人間》等知名日劇的女演員野村昭子,1日晚間被親屬發現在家中辭世,享耆壽95歲。由於東京受到熱浪來襲,關係人士指出,死亡原因疑似是因為中暑。
    2022/07/04 10:0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