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貧富支出差很大! 低所得家庭教育費「恐遭犧牲」

記者 謝丹慈 / 攝影 何佳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6 22:5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6 22:57

睽違30年,主計總處4月底發布2021年家庭財富分配狀況,也印證貧富差距的確拉大,有錢人與窮人光是消費支出就大不同,尤其從教育費用上就有很大差異,低所得家庭在教育費用上平均只有2167元占整體消費支出0.5%,與前20%家庭占比的4.2%落差很大。

圖/TVBS

 
走進超商挑選早餐,張先生身為保險業務,工作地點和時間都很彈性,找個空檔就解決一餐。

保險業務員張皓程:「我大概在外面吃飯的時間比較多,大概一個月是八千到一萬塊左右,對然後再來還有我去參加一些社團,去經營人脈的部分,那其實大概會花我一個月三千多塊左右,我其實保險我是滿看重的,所以我其實大概一個月,也是花到三到四千塊左右,那我自己有去做一些理財的部分。」

從生活必須的開銷,再到工作上的經營甚至理財。

 
保險業務員張皓程:「我其實還有多餘的開銷,可以讓我去買一些衣服甚至可能出國玩,然後還有跟朋友一起去唱歌,其實這些都還是可以有的部分,因為我們可能要買車或是像結婚這一些,那我可能開銷再壓低一點會比較好,我覺得要到(占收入)五成左右,那我剩餘的錢全部存下來,其實可以為未來很多的事情去做規劃。」

談到組織家庭所需的開銷又是另一回事,為了讓自己過得舒服點,當然希望必要支出的占比可以更低,而睽違30年主計總處在4月底,發布2021年家庭財富分配狀況,發現隨著經濟發展,過去家庭三餐偏向自己料理,但現在每個家庭在食品等基本生活採買明顯減少,而醫療保健餐廳旅遊的支出卻大幅增加。

記者謝丹慈:「高低所得家庭消費差距也擴大,高所得家庭他們的開銷,占總收入的不到50%,不過低所得家庭他們的錢,卻全部都花在必要的生活開銷裡,而且占比高達83%。」

在前20%家庭的九大類家庭消費中,住宅水電等支出最高,再來最重視的是醫療保健,第三大支出則是外出享用美食和旅遊占比14%,另外交通以及通訊費用合計12.6%,不過最低20%家庭支出中,光是住宅水電等支出就占31.4%,第二大生活費用是食品採買占近20%,光是食和住的需求就占半數,醫療保健18.2%,餐廳用餐及旅遊約10%但休閒文化卻只有3.2%。

台灣世界展望會國內事工副會長蕭文榮:「他們能做大概就只有兩個做法,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那通常開源的做法,對這些家庭來講相形之下挑戰比較大,很多都是非技術性的臨時工作者,那再來他們可能本身有一些就業上的一些障礙,那減少支出就必須要斟酌的去拿捏。」

為了節流就必須犧牲品質,甚至對孩子的栽培也無能為力,低所得家庭在教育費用上平均只有2167元,占整體消費支出0.5%,與前20%家庭占比的4.2%就差很大。

台北市社會局救助科股長蕭如妃:「針對低收入戶戶內有,民國105年之後出生的兒童呢,我們配合中央推動兒少發展帳戶,那透過社工輔導,每個月儲蓄500到1250元的儲蓄金,讓他們能夠未來就學就業做使用,那預計18歲之後成年,他們最多可以領到54萬元的基金。」

 
尤其在疫情期間,工作機會的減少衝擊低所得家庭,些微的儲蓄也用來熬過疫情,但疫情之後還有通膨問題要面對。

台灣世界展望會國內事工副會長蕭文榮:「疫情後我們這些需要積極輔導的這些家庭,特別是特況家庭在數據上來看,我們整體的比例大概是有再增加15%。」

台北市社會局救助科股長蕭如妃:「本局從民國92年開始,也結合愛心公益廠商提供電腦補助的方案,從92年到去年為止,總共有1萬7千多戶的家戶受益,那我們今年更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讓這些低收入戶購買電腦,從1萬3提升補助到1萬4,中低收入戶從9千提高到1萬元。」

既然難以改變貧富差距擴大,政府和社福單位,也希望可以阻止貧窮世襲的發生,不論從教育上甚至培養專長,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脫貧。
 
 
#貧富差距#消費支出#教育支出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5

0.0817

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