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阿達新聞觀察】追蹤汪傳浦資金 拉案文件啟封


發佈時間:2005/11/25 10:59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費盡千辛萬苦,檢調小組好不容易從瑞士拿到了拉法葉艦弊案的文件資料。一開始,檢調單位對外宣稱,為了避免影響年底選情,這些資料將不會在選前啟封,不過,選戰進入倒數八天,檢調單位又推翻承諾,決定正式啟封資料。台灣的司法果然真的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這一連串的決策中,有很多可議之處。

先從剛剛取得資料那個時點講起。拉法葉艦的相關文件資料,是檢調單位耗盡心力,外加一張由行政院長掛保證的「免死金牌」,承諾絕對不判汪傳浦死刑後,瑞士當局才願意交給我們的。這麼珍貴的資料,一旦取得,按照常理,檢調單位哪裡還有任何拖延的藉口?當然應該馬上召集精通外語的翻譯人才,努力把所有的文件都譯成中文,以便專案小組立刻展開後續偵辦行動。誰知道,檢調單位第一時間所作的決定,竟然是政治考量。

所謂的「選前不啟封」、「怕影響選情」,這種與辦案無關的理由,在國會殿堂中都能朗朗出口,至此,如果還有人認為,司法不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那就太天真了。

拖延,本不應該。但檢調單位既然鐵了心,既然認為這案子已經一拖十二年,始終沒有進展,也不在乎再拖上半個月,那也罷了。怎麼在選前倒數八天,正在執政黨選情看來岌岌可危的時候,檢調單位又一改之前的承諾,把這些原本選前不啟封的資料,全部拆封了呢?

選前半個月,專案小組考量,拖兩個禮拜,沒問題;選前一個星期,卻變成拖不得。本來不急的事,現在急如星火,這道理何在?檢調單位有沒有必要跟大家說清楚,講明白?

或許,專案小組可以套一句當年郝柏村當行政院長時說的話:「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當然,朝令夕改不一定不對,可是,如果最後竟變成「朝令有錯,夕改又錯」,那麼,改了又有何用?

誰能想到,已經拖了十二年的拉法葉艦弊案,如今竟然會成為執政黨力挽選情頹勢的救命仙丹?尹清楓的英靈地下有知,也要流淚吧!

#汪傳浦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51

0.0377

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