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一步一腳印】義大利味小廚房 義大利人把台灣當家

記者 王德愷 / 攝影 林煌賓 報導
發佈時間:2009/11/01 22:3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台灣好蔬菜做出義大利好菜,開了餐廳,這裡不是義大利,而是台北的小社區角落。義大利餐廳主廚安東尼洛:「所以今天我有很多工作要做了,還有甜椒呀。」義大利餐廳經營者唐明珍:「我去買了羅勒。」安東尼洛:「是要做番茄(湯)的,(甜椒)很漂亮啊。」唐明珍:「我是因為後來工作機會,很多的機會到國外去,可是後來你去越多國家,你會越發現其實台灣是很好的地方。」

台灣女孩唐明珍曾經是熟練的護士,在國外旅館服務時遇見了安東尼洛,這個後來變成她丈夫的義大利人,住過南義大利的鄉間田園,明珍跟著安東尼洛變成辛苦的蕃茄農,不過有些人愛闖蕩,有些人註定要在家鄉之外找第二個家,現在夫妻倆又搬回台灣。

剛來台灣時安東尼洛不會說中文,符合大家對義大利男子浪漫的想像,找了一份在餐廳的工作當歌手,但只有老婆知道情歌唱久了,不但不浪漫,安東尼洛還覺得蠻無聊。唐明珍:「因為你每天只是晚上唱歌而已,白天幾乎都沒什麼事做,那他基本上對做菜其實也蠻有興趣,他就想說還不如自己開個餐廳,自己開個餐廳可以唱唱歌、做做菜、認識朋友。」

於是曾從護士變成蕃茄園農婦的明珍,為了支持老公,又從上班族變成餐廳老闆。唐明珍:「像有時候你自己上班下班,其實你認識的人是有限的,可是你開餐廳之後,其實你會認識各種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人,其實也是因為你開餐廳嘛,你就會認識街坊鄰居看更多人,有點像眷村的感覺,大家都三不五時過來跟你打聲招呼啊,你會感覺你比較不會那麼冷。」記者:「借個菜嗎?」唐明珍:「對對對,借個菜啊。」

就像眷村裡每個家裡端出來的菜都有自己的味道,安東尼洛來到台北的社區一角重新打造了他家的廚房,用台灣好料做道地義大利家鄉菜,想證明只要用心好料理也不必然貴,義大利菜與台菜的共同點「新鮮為上」。安東尼洛:「因為(敲打肉片)很重要,肉片不要太大(敲打後)口感較好。」記者:「讓肉片軟一點嗎?」安東尼洛:「對。」

就像義大利家鄉的媽媽與祖母,安東尼洛一早7、8點就開始煮午餐,店裡的招牌菜是南義大利豬肉捲,台灣豬肉、台灣的新鮮大蒜與香菜,每個肉捲都是當天早上新鮮現做。安東尼洛:「把肉攤開(這樣香料就灑上散開),之後放鹽、胡椒、大蒜,大蒜很重要,在義大利每個廚房都要有大蒜。」記者:「你覺得台灣的大蒜如何?」安東尼洛:「還不錯,比義大利的蒜味道強一點,不過也行還是很不錯。」

很不錯的還有台灣的蔬菜,安東尼洛欣賞完五顏六色的甜椒,直接丟進烤箱。記者:「甜椒直接進烤爐烤?」安東尼洛:「對,直接烤,烤約40分鐘,35-40分鐘,然後我會檢查有時候看看顏色。」

這是義大利的傳統做法先烤再剝皮,台灣蔬菜新鮮多汁烤起來香煮湯更棒。安東尼洛:「湯也是一樣,我每天都煮新的湯,每天都用新鮮的肉、馬鈴薯等煮新的湯。」記者:「所以來晚了也就要等,甚至吃不到?」安東尼洛:「義大利菜的秘訣其實沒有秘密,沒有秘密就是用料新鮮以及用好東西、好的橄欖油、好的馬鈴薯、好的蔬菜與大蒜,都要新鮮的。」

安東尼洛:「先生女士們,這是番茄。」

小店唯一的秘密大概就是這罐從義大利家鄉來的橄欖純露,這是煉製橄欖油時首批萃取出的菁華,做肉捲前的準備動作非常多,首先是講究湯頭,安東尼洛每天都做新鮮的蕃茄湯,純的、加香料植物的、加肉的,分別搭配不同的麵菜以及燉肉捲。安東尼洛:「這是羅勒。」

台灣的羅勒味道也比歐洲的嗆,但反正家裡廚房都搬到台灣來了,安東尼洛欣然接受這種不一樣,耐著性子用肉片捲好蔬菜與起司粉,再用細細鐵牙籤串起來。安東尼洛:「我媽媽我祖母在家裡每個人做菜都用手,因為我認為用手碰觸食物很重要,遠古羅馬時代人們用手吃東西,你去非洲某些地方比如說吃庫斯庫斯、小米飯也是用手,因為當你用手吃東西,你與食物有真實的接觸,那滋味是完全不一樣很美好、更美好。」

一切用手工,因為家裡也是這樣。安東尼洛:「也許我下次要問客人不要用刀叉,用手吃好不好?好啦完美喔。」

義大利家鄉味豬肉捲,這也才完工了一半,另一半功夫是用橄欖油炸加紅酒,然後在蕃茄醬中煮3到4小時,還是因為在家裡也是這樣。安東尼洛:「吃東西在義大利很重要,在義大利吃頓飯可以坐2小時,因為吃飯是家族聚會時間。」

邊做菜邊閒話家常,花這麼久吃頓飯,醞釀好菜的滋味,也醞釀家人的感情。安東尼洛:「大家都會醉吧。有時候華人,特別台灣人會說義大利人跟台灣人很多事很像,因為在台灣家庭也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多一點,義大利人還是重視家庭多一點。」

安東尼洛慢吞吞地做菜,不明白台灣人生活在匆忙什麼,甚至忙到沒空回家鄉?他說義大利人可愛回家的。安東尼洛:「就算週末也會搭車或坐飛機回家,看家人,所以1年中所有重要的節日都回家,我想至少5、6次,停留1、2週或至少3天,但在台灣我見過從墾丁來台北工作的人,1年只回家一次看家人就是農曆年,但家鄉不遠啊,就4百公里而已。」

雖然還不太了解台灣人的生活壓力,但是現在自己也離家千萬里了,1年只能回去1、2次,所以安東尼洛更想在台灣打造一個有家庭味的廚房。安東尼洛:「這個步驟很重要,有些人做菜製造很多垃圾,我不製造各種垃圾,每樣東西都用到底,(青花菜梗)不丟掉要用來做湯。」

就像媽媽在家裡做菜一樣,沒有任何東西輕易被浪費被丟掉,唯一應該浪費的是吃飯的時間,安東尼洛覺得美食與情感的交流,應該要天天發生,不過來了台灣他可是受到大挑戰,台灣生活方便讓義大利廚師放鬆,希望台灣客人也放鬆慢食,但也得對客人妥協。唐明珍:「他是完全想不到,就說天啊,便利商店有24小時的!」

安東尼洛喜歡台灣覺得超級方便,隨時都有商店買食材廚師可以很放鬆,在義大利可不同,午休時間是整個下午。唐明珍:「所以他們中午吃飯的時候會吃得比較慢吃得比較多,然後慢慢放輕鬆,所以就是說可能吃飯的習慣不一樣。」

所以他更加不懂台灣人為什麼急匆匆,尤其不懂為什麼只吃一盤就要吃飽,一頓飯不是應該包括前菜、沙拉、主食義大利麵,還有咖啡與甜點嗎,急什麼呢?唐明珍:「那像義大利麵對他們(義大利人)來講是前菜而已,不算真正的主食,以台灣人可能吃飯,他希望就是說他吃一碗麵他就可以飽的那種。」

記者:「你第幾次來吃?」顧客:「數不清了。」記者:「常常來喔?住附近?」顧客:「就住在這裡(社區)。」記者:「那你都點什麼每次都點千層麵嗎?每次都點這個?沒有點過不一樣的?」顧客:「應該沒有吧。」

小妹妹用行動表示對千層麵的支持,她也是一盤就要吃飽每次只愛那一味,剛開始安東尼洛對這種現象實在是有點惱,家鄉廚房的手工麵一盤就是90公克,不會多也不應該多,怕塞滿客人的胃沒空間品嚐其他好菜,可是台灣客人都喜歡吃一大盤。

唐明珍:「客人反應什麼我就必須要跟他講,可能剛開始他都覺得不需要(改變),為什麼要這樣?應該要讓客人慢慢習慣義大利人的吃法,就是你需要吃點先點一點前菜啊,然後再點一些東西啊,慢慢吃啊對不對,可是我覺得因為你在台灣開餐廳,還是要大家互相體諒一下,如果他真的只是想吃一碗麵的話,你就稍微配合一下。」記者:「那後來怎麼說服他的?」唐明珍:「吵架啊(笑)。」

外人很難想像嫁給一個情歌唱得很好聽、還會做好菜的義大利男人,其實還是有不浪漫的時刻,明珍開玩笑說,有時候都得看到別的女客人,對自己老公愛慕的眼神,才會覺得咦我老公好像不錯,其它時候都得面對開餐廳生活,必然有的大小磨合。唐明珍:「我是在前面很急在幫客人點菜,做什麼?做前菜做沙拉什麼,他看到客人如果可以聊啊就慢慢聊,就聊得很開心那聊到最後我說,喂你要不要去做個菜的時候,他才去做個菜。」

安東尼洛:「我心中這家店的樣子,就是像你去義大利時有人邀你去他家吃飯,有那種進入義大利家庭的氣氛,非常的家庭化很溫馨,不需要多優雅正式,那些都太累了,人吃東西時是要放鬆的才能享受,主角是食物本身,不是我也是我太太是菜本身。」

但讓好菜有味道的可不只是菜本身,還有一起辛苦一起累的愛情的味道。唐明珍:「我覺得我老公他工作更開心,其實我們的收入跟我們以前比起來,我們以前反而比較好,現在反而其實工作更多,可是就OK這樣子,然後我是覺得說我看我先生覺得他工作,雖然工作很辛苦,可是他覺得很開心,他覺得他比較喜歡動,所以他覺得他工作起來很開心,那其實也是可以認識更多朋友。」

老公開心做太太的當然也很欣慰,希望台灣是個可以接受新移民的地方,他們在這裡小社區建立了新家,每天去買菜每天要仔細看周圍環境,最開心的是女兒樂樂。唐明珍:「啊陌生人來了。」

樂樂愛串門子愛找鄰居聊天,就是個熱情活潑的義大利小姑娘,媽媽開玩笑說她出來選里長會當選的,孩子的眼睛餐廳敞開的門,讓他們重新認識台北的這個角落。唐明珍:「你就會發現這個地方(台北角落)雖然有比較混亂的地方,但是也有很美的地方。」

黃昏的悠閒時光過去了,越晚客人越多,不過把台灣當新家的安東尼洛越忙越有勁,做完菜的空檔擦擦手唱起歌來,希望客人放慢步調慢慢品嚐,就像在義大利踏進朋友家的廚房一樣,雖然賣的是傳統家鄉味,但這裡是台灣食材會有不同的味道,餐廳裡會有不同的新朋友來,所以總是可以期待新的感動與驚喜。

#一步一腳印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36

0.0384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