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嬰兒燙傷媽媽慌 牙膏塗傷口更糟

記者 黃志偉 彰化 報導
發佈時間:2009/10/29 12:5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彰化一名外籍媽媽,昨天幫1歲多小嬰兒洗澡時,沒注意到水溫太高,造成小嬰兒全身燙傷,當場嚎啕大哭,媽媽一時也慌了,竟然隨手拿起一整條牙膏塗在傷口上,反而因此阻絕散熱,送到醫院時,小嬰兒細嫩的皮膚都起水泡,二度燙傷。

1歲多的小嬰兒洗澡洗到一半,突然被緊急送醫,他全身被熱水燙傷,從下巴、胸口到腹部、雙手,都出現紅腫水泡,媽媽一時也急了,竟然拿起牙膏往小嬰兒的傷口上抹。

醫師:「一般人會覺得說牙膏涼涼的,應該可以退火,其實這是不對的,在燒燙傷之後,熱水流掉了,可是溫度會留在皮膚組織。」

這名越南籍媽媽說,她當時怕孩子著涼,才會不斷在澡盆中加熱水,卻忘了試水溫,就把小孩往澡盆一放,小嬰兒當時渾身通紅,痛得大哭,送到醫院後,醫護人員忙著幫小孩清理傷口上的牙膏,還發現已經傷及真皮,幸好沒有生命危險。

醫師提醒,在燙傷的傷口上塗牙膏、塗米酒,都是錯誤的急救方法,反而可能造成傷口更嚴重甚至感染,唯一方法還是「沖脫泡蓋送」。

#燙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0

0.0398

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