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性低氣壓侵襲南台灣,台南23日狂風暴雨、低窪區頻傳淹水、農災,讓民眾苦不堪言;不過為何台南這次淹水情況特別嚴重,臉書「聚珍台灣」曾貼過一張清朝古地圖解密,地圖顯示永康到仁德一帶曾是「鯽魚(仔)潭」的位置,因此每逢大雨排水不及,就容易淹水。
臉書「聚珍臺灣」發文指出,在清朝1775年至1786年左右所繪製的「台灣汛塘望寮圖」中,節錄台南府城一帶,有一座狹長型南北約10公里的湖泊「鯽仔潭」,位置大約是現代的永康、大灣永大路周邊區域往南延伸至仁德一帶。
經過長年累月的變化後,潭面縮小到僅剩崑山科大校內的一個小池塘,因此每當大雨台水不及時,又會喚起居民對鯽仔潭的記憶。
網友看完這張古地圖恍然大悟,表示「好棒的歷史地圖」、「確實我在永康看過你說的現象,道路兩旁的排水孔比路面高」、「小時候就聽說大灣命名是因為古早時有很大的水潭 所以才叫大灣」,不過也有人認為,台北盆地早期也是湖,只要做好排水系統,就能降低淹水頻率。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