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採摘白玉蘿蔔是秋冬季節美濃區的盛事,不僅農家忙碌,股東全家總動員體驗拔蘿蔔的樂趣,蘿蔔入袋裝箱,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和富足。
「看到探頭出土約10公分白玉蘿蔔就能使力拔起!」這是下田拔蘿蔔的訣竅。
11月底到12月的美濃區,逢假日就會湧入很多的人車,不少是白玉蘿蔔的股東,持證下田採摘,這一季的農田顯得格外的熱鬧、生氣盎然;特別的是農民不必再下田採收,遊客拔蘿蔔、玩蘿蔔,淋漓的汗水夾雜著歡愉笑聲。
受惠於地形、氣候和水氣,美濃區的白玉蘿蔔身形筆直、口感清脆,不必削皮就能料理上桌,大受消費者歡迎,尤其是醃漬蘿蔔的優選食材。
美濃區輔導農民在一期稻作後以輪作的方式,增加收益,農家多種植白玉蘿蔔、橙蜜番茄、毛豆等;由於白玉蘿蔔種植到採收只要45天,大受農民歡迎。
美濃區擁有一甲地的農民朱建州告訴中央社記者,過去農民習慣將蘿蔔交給盤商,每台斤產地價新台幣4元到5元的價格,收益有限,如果扣除採收的工資,產值很微薄。
為了提升農民的收益,美濃區農會發想「體驗拔蘿蔔」的方式,開放遊客下田採摘體驗農趣,於每年10月公告募集股東方式,增加農民的收益,這股採摘白玉蘿蔔的風潮擄獲了不少都會區民眾,年年結伴下田,順道尋訪美濃的好山好水、品嚐美濃客家菜。
11月底是白玉蘿蔔長成的採收季節,股東依約下田,在持分5坪大的蘿蔔田,享受拔蘿蔔的樂趣,和煦的冬陽下,大人小孩挽起衣袖,體驗農夫、農婦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住在茄萣的黃千惠帶著兩個小朋友體驗拔蘿蔔,田埂的沙土灌滿兩隻鞋子、汗水淋漓,小朋友仍熱情奮力的拔蘿蔔,臉上洋溢的盡是豐收的喜悅。
小學三年級黃子瑜直說「很好玩」,第一次體驗拔蘿蔔,他說將會在日記裡寫下這快樂的一天。
假日,美濃區的白玉蘿蔔田,滿是民眾下田採收的風景,遊客大讚田野樂趣,農家也樂用優於盤價的方式,增加收益。
致力發揚客家文化及舉辦客家文物展的劉漢堂,契作了4公頃的田,專門種植白玉蘿蔔,也提供遊客體驗農趣,更大宗的是他專營蘿蔔乾,以「老菜脯」聞名,100多缸的老菜脯年年增值,成了行家尋訪採買的大供應商。
過去菸葉聞名的美濃隨著作物型態的轉變,農業輪作變得多元,近年白玉蘿蔔取代過去菸葉成了大宗作物。
美濃區農會說,白玉蘿蔔在美濃約有250公頃的種植面積,每年有約新台幣3億元的產值,增加不少農民收益。
農會從2011年起開始募集白玉蘿蔔股東參與契作,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說,白玉蘿蔔股東認股,每股新台幣700元,5坪認購權狀約可採收50台斤蘿蔔,不僅為農民省下採收工資,還提高蘿蔔收益。
白玉蘿蔔募股採收,從產地到消費者,跳脫傳統盤商收購的管道,因為開放體驗農趣,讓農村更顯活潑生氣,吸引很多人朝聖,開啟了美濃的農業新經濟。(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