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石斑產值連年銳減 精緻養殖盼重新出發

記者 曾奕慈 / 攝影 何佳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17/12/08 23:08
最後更新時間:2017/12/08 23:08

台灣養殖的石斑過去主要銷往大陸,年產值甚至超過60億元,但近年來受兩岸關係影響外銷量減少,宜蘭也因為曾經遭逢蝦病重挫石斑養殖產業,至今有一半以上的魚塭呈現廢置狀態,為了挽救台灣石斑的產值同時活化農村,宜蘭縣政府就推動了活化廢棄魚塭相關計畫,要讓民眾走進產地也讓石斑從台灣本土重新出發。


 

養殖員一邊領著遊客一邊介紹著魚種,遊客還能拿飼料親自體驗餵魚樂趣。這裡的魚塭每一池養的石斑品種都不太相同,而他們就會根據魚的大小來決定餵什麼樣的飼料,像是這一池龍膽石斑,每一尾的重量大約是在10幾20斤重,因為口徑比較大的關係,他們就會選擇像一整隻的竹莢魚來餵牠們,可以吸引牠們之外也補充需要的養分。

將養殖石斑的魚塭當作活教材,其實就是要讓民眾更了解石斑魚的特性。養殖員廖哲敬說石斑魚是屬魚肉食性的動物,而為什麼要改吃飼料,因為吃飼料對魚更有好處。

主打內銷市場、精緻養殖,從南部送上來的魚苗都得先養在室內的越冬池;養殖員劉漢龍表示一般外面養殖的室外池會在冬天時會把牠挪進來,挪進來一方面是方便管理,另一方面是方便販售;精緻養殖魚場營運長楊光瑞也提到,在挑選規格的時候,用手就可以感受到牠們的大小。
 

在賣出之前養殖員會跳進魚塭裡,將石斑依照大小做區分;不過其實在過去台灣的石斑主要銷往大陸,年產值超過60億元,但近年來受到兩岸關係影響外銷量大幅減少,從漁業署統計年報來看,台灣養殖石斑魚的產值近3年來就減少了30%。

壯圍是宜蘭養殖漁業裡頭魚塭面積最大的地方,而石斑魚又是裡頭經濟魚種的最大宗,魚塭裡一大片養殖的都是龍虎石斑,不過現在不只壯圍,整個宜蘭的生產區裡頭,就有將近一半到70%都是廢置的狀態。

石斑魚曾是壯圍這裡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在17年前遭逢蝦病重挫養殖產業,土地幾乎被判了死刑;直到宜蘭縣政府這一年來推行活化廢棄魚塭、地方經濟創生計畫,要讓宜蘭石斑的養殖重新活過來。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表示宜蘭氣候冬天冷、魚長得慢,所以同樣費時一年半的養殖,這邊的魚肉就會比較結實。

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跟著養殖業者走訪魚塭,未來還要將宜蘭的龍虎斑命名為「宜蘭斑」。陳金德說要活化農村經濟,讓農村再活起來,並且協助青年創業、創造品牌、行銷宜蘭,讓宜蘭經濟翻轉。

魚塭一旁,養殖業者設立了體驗廚房,料理起自家養的龍虎斑;將魚肉放進宜蘭米熬成的漿裡頭涮個40秒起鍋,Q彈魚肉吸附香醇米湯,讓遊客味蕾有了更新鮮的體驗,這樣的創新就是源自經營了14年的養殖業者;精緻養殖魚場營運長楊光瑞表示希望用養石斑來供應北部的市場,做這個計畫是希望北部的人可以來體驗、了解養殖這個行業,也讓他們多認識一點石斑。

面對外銷市場的縮減,石斑從台灣在地重新出發,透過民眾的參與和互動,目標是重啟廢置魚塭的生命,也要一步步挽救台灣石斑的產值。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石斑#養殖#銷量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23

0.0922

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