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南貨幣特展  最早最貴最重全亮相


發佈時間:2017/11/04 15:43
最後更新時間:2017/11/04 15:59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錢幣人人愛,台南市鄭成功文化館開展的「古文書與台灣貨幣特展」,讓人一窺台灣300多年來貨幣流通的全貌,台灣「最早」、「最重」及「最貴」的貨幣,也全都亮相。

「你看,4萬元換1元」,一名父親指著一面牆向女兒說,這是台灣民國38年舊幣換新幣制度的開始。牆面則印著當年中央日報改革幣制的標題,小朋友興奮地拿起相機猛拍,這是今天台南市鄭成功文化館的一景。

 

台南市鄭成功文化館「古文書與台灣貨幣特展」昨天開展,展期到明年3月4日,會場展示台灣300多年來珍貴的貨幣文物,其中包括最早在台灣流通的外國貨幣、也就是1652年的「荷蘭獅幣」,及明鄭時期在台灣發行流通的南明貨幣「永曆通寶」。



另外,展場還有被列為必看的3件貨幣,這3件被稱為台灣「最早」、「最重」及「最貴」的貨幣。
 

「同懷存銀單」是台灣紙幣的始祖,雖沒有今日紙幣的樣貌,卻是清代處理台灣民變「戴潮春事件」(1862年-1865年)時,為了成立「台灣籌防總局道府」軍事機構,由台南當地巨紳協助官方籌措軍餉發行的銀票。

「伍圓銀券」是目前台灣貨幣國際拍賣金額最貴的的貨幣,此鈔票是台灣日治初期、1899年台灣銀行成立之初發行的「正票」,獨一無二,連日本國內錢幣界所見的都是當時銀行存檔的「樣票」。

清代「伍拾兩馬蹄銀錠」則是台灣史上最重的貨幣」,重達1850克。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資料顯示,台灣貨幣流通始於大航海時代,當時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先後佔領台灣,就把母國貨幣流通到台灣,讓台灣住民交易模式從「以物易物」轉變成「貨幣媒介」。

隨著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開啟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台灣貨幣流通量與日增加;鄭成功接收台灣後,在台南發行及鑄造第一枚「永曆通寶」,奠定台灣本地發行貨幣的開始。(中央社)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錢幣#貨幣#古文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95

0.0873

0.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