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好猛!印度「火燒檳榔」不燙舌


發佈時間:2017/03/29 11:29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台灣一些人有吃檳榔的習慣,在印度也有人愛吃檳榔,但卻更令人震撼,因為是「火燒檳榔」(Fire Paan)。

在印度許多城市的小攤販上,你可以看到小販用檳榔葉塗上阿拉伯膠、糖漿或白色石灰粉,隨後放上許多香料、堅果、檳榔等然後加上蘭姆酒包起來,用打火機點燃,然後馬上把這個正在著火的「火燒檳榔」直接塞入顧客的嘴裡。

 

許多客人臉色剛開始都有點驚恐,但闔上嘴咀嚼後,發現並不燙而且甜甜的,才裂嘴一笑。只是剛開始嚼時,有時還會有煙從嘴邊冒出來。

在新德里最熱鬧的康諾特廣場(Connaught Place)一隅,販賣火燒檳榔的小販米西拉(Babulu Mishra)說,火燒檳榔裡面放有乾果、堅果、茴香籽、丁香、豆蔻、薄荷等。

不過,其實火燒檳榔的內容物中,除了上述以外,有的小販也會芝麻、玫瑰粉、檳榔、櫻桃、番紅花、果凍或棗;有的小販擔心消費者怕火燙,還會加入碎冰,有的甚至還加入菸草。
 

剛嘗了一份火燒檳榔的沙榮(Saran)表示,非常好吃,感覺不到火焰在嘴裡面,因為火燒檳榔加了碎冰,所以口感非常涼,且塞入口中時熄火的速度非常快。

其實,印度人很早已前就有吃檳榔葉包上許多堅果、香料的習慣,火燒檳榔則是近代才出現。

根據傳說,蒙兀兒帝國第4任君主賈漢吉爾(Jahangir)18個妻子中最寵愛的妻子努爾賈汗,無意中發現用檳榔葉包上許多天然材料咀嚼後口氣清新,因而把它當作類似現代的口香糖來嚼,最後流傳到民間且受歡迎。

可別小看這位努爾賈汗,由於皇帝老公相對懦弱,而她比較有決斷力,因此成為君主背後左右國政的女人,也是蒙兀兒帝國史上權力最大的女子,甚至可以獨自處理政務;而她的姪女瑪哈(Mumtaz Mahal)非常有名,泰姬瑪哈陵就是為她而建。

根據「歷史電視18頻道」(HISTORY TV18)報導,稱「火燒檳榔」是古茶拉底省(Gujarat)一對泰德瓦尼(Tadwani)兄弟1998年看到自己工作的酒攤起火而產生的點子,於是就開始在自家攤子賣起火燒檳榔而大受歡迎,並逐漸傳播到印度各地。(中央社)


(圖/中央社)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ESG怎麼做? 永續香氛禮贈幫你達成

👉上班族的提神秘訣、助消化小物推薦


#檳榔#火燒檳榔#印度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27

0.0465

0.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