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再一爆!桃縣查2天 南僑油品疑混工業油

記者 張允曦 / 攝影 張智鈞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10/15 19:4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黑油風暴今天再添一樁,油品大廠南僑化工出產的酥油、乳化油大多賣往烘焙業,幾乎每個麵包、糕餅都不可或缺,但桃園縣衛生局實地查廠兩天卻赫然發現,從102年開始,南僑進口的49批包括牛油、椰子油和棕櫚核仁油有超過6成都以工業用名義報關,食藥署懷疑,南僑把工業用油混入食用油販售,要求123項產品立即下架,不過南僑董事長陳飛龍立刻跳出來澄清,說自己員工不曉得哪根筋不對,在報關時登錄錯誤,純屬行政疏失,強調自己的油品絕對安全。

桃園縣衛生局花了兩天時間到南橋工廠調查,意外發現南橋從國外進口的油脂,居然不是用食品名義報關而是工業用途。

桃園縣衛生局長劉宜廉:「從經濟部(工業用)這條線來看,並沒有經過FDA(食藥署)食品查驗的部分,所以它是在註明上面是用industrial use,就是工業用途的部分,這部分我們是相當有疑慮的。」

102年至今,南橋49批進口油品6成都有問題,其中澳洲進口12批牛油,有5批寫著工業用途,從菲律賓進口的椰子油和棕櫚核仁油,總共25批,也是以工業名義進口,做成123項產品,已經被要求預防性下架,但南橋董事長陳飛龍第一時間就出面澄清。

南僑集團董事長陳飛龍:「我們的確是犯了行政上的錯誤,就是承辦人員,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哪根筋不對,幾個字不寫清楚卻寫三個字(工業用),他也不是12批都通通寫錯,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挑了幾批這樣子寫。」

強調是作業疏失,不是故意進口工業油混充食用油,或是規避稅則,但食藥署不以為然。

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只要進入我們國家,食品或原料都必須經過查驗,你規避這一條,那所有的民眾或政府都會懷疑你的目的是在哪裡。」

代署長姜郁美說重話,認為南僑就算沒躲稅也躲避查驗,等於沒人知道油是否安全,儘管南僑在15日中午12點的時限前,已經提交兩個來源國的官方文件,食藥署仍要查證,而南僑是國內食品大廠除了已經下架的123項油品,包括全家超商、基隆李鵠,還有麵包連鎖店RT、山崎、順成、幾分甜,都有用到南僑油品,再度打擊消費者信心,桃園地檢署也已經分案調查。

#南僑#工業油#陳飛龍#下架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81

0.0487

0.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