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回溯中華民國史 五色旗曾是國旗


發佈時間:2004/07/14 17:48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作家柏楊建議陳總統在推動憲改工程時,可以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恢復成五色旗,到底什麼是五色旗?TVBS記者的追蹤報導。

這些旗幟圖案通通都是中華民國國旗的前身,只是經過革命先烈的多次討論,最後在國父的堅持下,國旗就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國旗最早是由國民革命興中會時代的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1906年國父孫中山先生提議把這個旗子當作國旗,但是被黃興質疑太像日本的國旗而作罷,後來黃興建議在底部加上紅色,當時同盟會南洋分會副會長張永福的太太陳淑字,就按照這個構想,縫製了四種型式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最後由現在的這個設計雀屏中選。

不過,這樣的國旗當時只在廣西廣東兩省被普遍使用,其他地區則是「各自為政」,黃興自創了十八星旗,江浙一帶則選擇使用五色旗,直到民國元年5月10日臨時參議會討論國旗統一案時,通過以五色旗為國旗,十八星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則為海軍旗。

但是國父對於這項決議一直耿耿於懷,在各種場合不斷主張國旗應採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直到民國9年,國父由非常國會選為非常大總統後,明令廢止五色旗及十八星旗,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從此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成為中華民國的國旗。

#國旗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55

0.0521

0.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