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獨家〉金馬四十年 回顧港台功夫片

記者 陸琲琲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03/12/03 10:0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香港片在全球電影市場當中,獨樹一格。而將港片推向國際舞台的,非「功夫片」莫屬,1970年代,功夫片征服了電影界,也創造了像是李小龍、成龍等巨星,演變至今,更成為好萊塢學習的對象。我們獨家為您取得Discovery頻道所製作的專題,帶您一起來看看風靡全球的功夫片!

電影界的第一位功夫片英雄,就是出身廣東,威震八方的黃飛鴻。1949年的電影黃飛鴻傳,由演員關德興擔綱演出,所接演的黃飛鴻系列多達75部,締造了電影集數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

功夫片演員石堅:「有時候,老闆他缺現金,就拍黃飛鴻的電影來救急,黃飛鴻這個,黃飛鴻那個,就靠這個名字,可以賣海外的版權。」

黃飛鴻這塊招牌,不只是一顆搖錢樹,還樹立了功夫片的典範,那就是濟弱扶傾,除暴安良,亂世中的英雄。

最早的功夫片,沒有武術指導,會家子的演員自己見招拆招。到了1960年代,導演開始聘請武術師父,功夫片也成為最成功的港片類型,武打的動作開始變得暴力,而主角永遠都在報仇雪恨,但是在仇恨中,學習寬容的道理。

電影片段:「你用武功將一個人打倒,只不過打倒對方的身體,可是,你能替別人著想,公正,明理,你就能制伏對方的心,那才是真正學武功的真理。」功夫片不只重視發揚武德,還強調功夫英雄的體能。

另一種功夫片,則是個人風格的產物,但卻對電影界影響深遠,那就是李小龍旋風,李小龍給了武術界全新的啟示。

功夫片明星李小龍:「真槍實彈對打的時候,是沒有規則可循,真正的打鬥,我說老兄啊!你可得好好鍛鍊全身每一個部位。」李小龍只主演過五部電影,英年早逝的他,成就卻難以超越。

演員傅聲所詮釋的勞動階級新英雄,力圖開創新的典範,他和另一位新秀陳觀泰搭檔演出的方世玉與洪熙官,大受觀眾歡迎,傅聲卻在成為功夫巨星的半途,死於車禍意外;但是,想成為李小龍接班人的演員,仍然如過江之鯽。

功夫片明星成龍:「我記得李小龍時代,有很多人取英文名字,尤其是在國外,什麼李小龍、賴小龍,這個也是小龍,那個也是小龍,什麼都叫做李小龍,甚至我,都被叫成李小龍第二。」

換個角度想,何不當個喜劇英雄呢?成龍抓到這一點,為功夫片引進了笑料和雜耍表演。功夫電影史家:「英雄已死,小丑登場,這八個字講的是兩個人物,第一個人物是李小龍,第二個人物,就是成龍。」

成龍一身的功夫,並非來自武術學校,而是來自戲班子,他將自己在京劇學校嚴格訓練出來的成果,改造成新的電影風格。

成龍精采的鬧劇,延續功夫片成為港片的招牌,就連好萊塢電影也都前來學習取經,因為功夫片對電影史的貢獻,正在於它的原創和獨一無二。

#李小龍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48

0.0470

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