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醫師張家銘昨(4日)在臉書分享,赴美國進修時每天中餐都是披薩加「1蔬果」,沒想到回台灣竟掉了10公斤!他認為關鍵就是那蔬果。
更多新聞:孩子滑手機比不讀書糟 腦科專家示警:風險比你所想更嚴重
張家銘說,赴美進修每天中餐就是番茄和披薩,只是覺得方便好吃又划算,但沒想到回台灣量體重竟減了10公斤,關鍵或許就在平凡無奇、紅通通的番茄裡。
張家銘指出,番茄常是桌邊配角,裡頭藏著強大的成分茄紅素(Lycopene)——這並非什麼營養冷知識,而是個身體的抗老保鏢。
張家銘說明,現代生活壓力大,熬夜、外食及手機影響,體內累積大量自由基,這種壞分子會攻擊細胞、破壞DNA,使得人體老化、發炎,癌症風險上升。
張家銘表示,茄紅素就像「細胞的防彈衣」,能主動抓住自由基降低細胞損傷風險;尤針對攝護腺癌、乳癌、口腔癌,研究發現茄紅素能影響基因表現,以及抑制癌細胞生長,甚有機會延緩腫瘤發展。
張家銘說,除了防癌之外,茄紅素更是控糖、減脂的背後英雄,人們不一定有癌症風險,但是否常會經歷:容易疲倦、腸胃悶痛、血糖起伏等?看似小毛病,其實可能是代謝症候群的早期警訊。
更多新聞:獲贈600萬!婆婆生病臥床她整整照顧3年 被嫂暗酸來騙錢
張家銘指出,研究表明茄紅素能降低胰島素阻抗、穩定血糖、幫助脂肪細胞代謝正常化;簡單說就是讓身體更能處理糖分和脂肪,減少內臟發炎、脂肪堆積風險。
張家銘強調,這當然不會短期能見的暴瘦,但是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重要後盾;常說減肥要靠體質調整,而非找些什麼快速燃脂神藥,茄紅素正是調整底層代謝的好幫手。
張家銘指出,高血壓、膽固醇不只是你爸媽要擔心,事實上年輕人壓力大、外食多、運動少,風險都在萌芽。而茄紅素證實能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幫助血管舒張、穩定血壓;效果類似一些降壓、降脂藥物,但不是藥,就是日常餐桌上的天然處方。
張家銘提醒,生吃番茄吸收效果普通,加點油、加熱一下更好,如番茄炒蛋、番茄牛肉、橄欖油炒番茄、番茄濃湯、義大利麵紅醬;甚至番茄糊、番茄醬,只要不選太多糖鹽的版本,反而是吸收茄紅素的穩定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