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這個月,台灣先後遭遇了兩次颱風襲擾,區間也因為東北季風,使得各地降雨不斷。加上今年,國內頻頻發生規模四以上地震,使得這次康芮颱風來襲,各地更嚴密地防範土石流威脅,包括在上一次山陀兒颱風,受創嚴重的金山地區。
公路局北區工程人員,冒險挺進陽金公路,就怕眼前好不容易加固的邊坡,扛不住暴雨,再次化為斷垣殘壁。
公路局景美工務段段長 吳世傑(解說部署):「那我們也在金山這邊2K的部分,然後還有我們上一次八煙5.25K,以及靠近台北縣界這裡8.3K,我們也都有,這三處我們也都進駐保全機具,都已經恢復雙向通行,但如果真的有造成一些,就是說我們的後續復建,有受到一些阻礙,或者是這一次災情有再擴大的部分,我們還是會儘量,在汛期前把它完成這樣。」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我們要特別注意兩件事,一個是時雨量,它如果超過五十六十以上,大概就會邊坡就不穩定,另外一個是累積降雨量,就是可能它一天,兩天內的一個累積下來的降雨量,已經達到超過一千或八百以上的話,災害當然就會出現。」
專家的示警,首當其衝的東部山區,感受必然最深。
花蓮卓溪鄉中正部落,居民無語問蒼天,崩塌的山壁夾雜雨水,化為急流橫斷對外道路,災情無獨有偶。
依山而建的蘇花公路,又因為土石流潛勢風險暫停通行,修復進度趕不上天災接踵而至。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所以為什麼鐵路局它要整個,它這一天火車不開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它整個這個地方,它土石流一定會衝到鐵路這邊來,因為山坡上面還有大量的土石在那邊。」
事實上,颱風帶來的強降雨,只是誘發因子,外力造成的山區地質弱化,時間一長便難以察覺。
資深記者葉郁甫:「邊坡加固需要時間,因此同個地點重複致災的機率,往往比較高,而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還有才發生過五級地震的山坡地區,也都需要嚴防土石崩落。」
今年全國各地地震頻發,土石中鬆散的吸水空間,像是不定時炸彈。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地震你的震度已經達到五的話,那這個區域一定是在地震當時,它的土石已經鬆動了,土石已經鬆動再加上降雨,那個雨水就很容易滲入那個土壤,或岩石裡面,那它就會造成土壤或岩石的水壓,來不及排,它變水壓變很大,很大它就崩塌了。」
擔心的不只是花東居民,日前一天連八震的嘉義,也戒慎恐懼,地質學家分析,地勢如果並不陡峭震度又在四以下,威脅迫切程度,依然能從地表樣態外觀來判斷。
不過颱風或致災性大雨,預測機制畢竟有其極限,專家再次提醒,對抗可能的土石潛勢威脅,因地制宜才是上策。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 拱祥生:「中小規模的邊坡崩塌,比如說坡地社區那些點狀的,其實那個經由人為設施的改善,所以效果比較大,藉由這些工程設施的改善,監測系統的裝設,其實只要有做適當的防治工程,它強度反而是提升的,所以顯然比較大規模的山區道路工程,其實我們會建議說,其實應該是改道優先,不要在那邊再去做太多的工程設施。」
每一次天災,都是對基礎建設和生命財產的嚴峻考驗,就算不能完全避開災害,至少設法讓復原不過分困難。
康芮颱風來襲⚡最新颱風重點資訊一次掌握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