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鐵事故後 技師籲「重選線」 專家:耗時逾10年

記者 林莉 / 攝影 余信翰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3 19:05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3 19:47

因為土石溢流,台鐵新自強號列車出軌,有土木技師認為,長期來看,應該重新思考選線問題,但如果真要重新改鐵道路線,光是從環評、施工建設、到測試通車,可能得花超過10年時間,經費至少上百億元,而且是不是真安全,也是未知數,專家認為,現在應先以明隧道加溪流疏濬,比較可行。

圖/TVBS

 
從高處往下看,這裡就是台鐵3000型自強號,遭遇土石溢流的事故路段,就算裝告警系統效果也有限,土木技師認為要看更長遠。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至於長期應該要考慮所謂的選線,也就是重新選址的問題。」

403地震後,鐵道邊坡很多崩塌,加上大清水溪,早就被列為土石流潛勢溪流。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秘書長黃柏森:「這樣的改線計畫,一定會是挖一個很長的隧道,經費少說應該也是幾百億上下,那預計這樣可能的工期,會到5年10年更久。」

開挖隧道之前得經過重重環評,還要想辦法挖通風井,又怕鑿山危害環境,從計畫到施行是一大工程,改線後能否安全也是未知數。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秘書長黃柏森:「即使你繞過了可能的土石流路段,那是不是還有其他路段,或是你進到山壁裡面,是不是也會對當地環境,造成更多影響。」

不改道改河川,但大清水溪長度短坡陡流速急,台鐵東西正線一定會經過,極端氣候土石可能從底部沖刷,做明隧道主要擋上方土石,專家認為可能得配合疏濬來防溪水暴漲。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秘書長黃柏森:「因為這個地方比較像是地震之後才開始有這樣子的現象,不然以往其實都是以單顆的落石,比較大塊的落石居多。」

而3年前太魯閣號事故罹難者家屬,發臉書說看到新聞很難過,每個月持續跟交通部台鐵開會,對台鐵無法放心,認為台鐵更沒有鬆懈的空間跟本錢。依照目前狀況,專家說即使做大型工程還是需要時間,風險持續在發生,短時間內改善軟體監測可能更適合。

畢竟光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年底前還無法完全開放;砂卡礑、燕子口,重建粗估要花7年至少30億元,台鐵軌道怎麼改怎麼修?或是配合溪水重治,所有人都在緊盯。

 
 

台鐵撞落石卡隧道

#台鐵#自強號#土石溢流#環評#明隧道#疏濬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59

0.0888

0.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