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結束後,絕大部分地區進入了盛夏高溫季節,週三(19日)鋒面進一步北抬,台灣正式出梅,水氣減少,轉變為夏季型天氣。今年梅雨累積雨量231.4毫米,只有歷年平均值的6成,下雨天數也比平均值的22天少,但也替大概全台水庫集水區帶來2.8億噸的水量,水情還算樂觀。
後壁區農會總幹事林怡歆:「去年112年曾文水庫的水情不好,所以後壁區全年度休耕,今年因為梅雨曾文水庫水情很好,所以一期都已經完成收成,後壁區稻田3200公頃,是全台灣最多的水稻區域。」
後壁區是嘉南平原重要糧倉,2021年配合農業部連續3年1期作休耕,在今年恢復,一期稻作約3200公頃。
水情穩定,看天吃飯的農民們,都希望能風調雨順。在台灣北方海面徘徊超過1周以上的梅雨鋒面,19日開始北抬,遠離台灣,水氣收乾,天氣型態將轉變為夏季型天氣。
資深天氣分析師廖于霆:「現在的狀況就是說,太平洋高壓勢力越來越強,然後把鋒面雲帶往北抬上去,鋒面會一直卡在長江流域這邊,看起來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月底,其實鋒面就已經不會影響我們,所以才說我們說出梅,下禮拜之後的話,太平洋高壓會更強,可能在下禮拜三之後,我們天空的雲量都比較少,日照都比較強,那到時候的話可能就要留意,比較極端高溫的狀況。」
氣象署統計,梅雨季以來,11測站累積雨量231.4毫米,只有歷年平均值的6成,排名「史上第八少」,「雨日」也比平均值的22天少,專家分析,在7月5日前降雨訊號偏弱,7月中環境開始有利颱風生成。
資深天氣分析師廖于霆:「今年目前到上半年為止,我們台灣附近的降雨量其實是偏少的,但是去年累積的水是蠻多的,然後其實調節上來講的話,好像看起來用的也還夠用,水位並沒有下降太多,所以今年上半年我們算是安然度過,沒有缺水的危機,那到了下半年之後來說的話,現在開始有午後雷陣雨,逐漸發展起來,那之後七八月份甚至到九月,都還有颱來的機會,所以目前看起來未來幾個月,我們的水情相對是比較樂觀的。」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從5/1開始這一波梅雨,一直到今天(6/19)早上7點為止,它的累積的降雨量,大概替台灣地區的水庫集水區,帶來2.8億噸的水量,特別是在中南部,中南部因為這一波的降雨,它的蓄水力都大幅的提升,像鯉魚潭水庫它已經滿庫溢流了,那德基水庫它也蓄水力達到95%,中部的永和山水庫,跟新竹的寶山寶二水庫,蓄水力都在85%以上,連嘉義的仁義潭水庫,在這個時期比較難有比較大的蓄水,也已經提升到78%。」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近年降雨的不確定性高,水利署每週進行內部水情檢討,對於六、七月供水穩定,有信心。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唯一需要我們再仔細來觀察的,應該只有桃園地區的石門水庫,石門水庫在這一波的降雨裡面,受益較為有限,再加上石門水庫它供應的石門跟桃園,這樣的灌區的一期作的供水,所以它的蓄水率爬升的情形就比較緩慢,梅雨結束以後會進入豐水期,颱風跟午後雷陣雨都會持續的來發生,那因此我們對整體的水情是不悲觀而且認為目前是持穩的。」
相較去年同期全台乾旱,今年水情穩定,未來一年有沒有缺水危機,就看颱風季能否再為水庫帶來進帳。
◤最新車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