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10年追蹤PM2.5濃度 與「中風、肺癌」死亡率有關

記者 周祐萱 / 攝影 李延智 陳儒桓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2 22:5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2 22:52

空汙不僅影響環境,對於健康也帶來威脅,根據國衛院和環境部的合作研究,從2007年到2017年,這10年間PM2.5濃度下降超過10%,同時也發現,肺癌、肺阻塞、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的死亡率,有顯著下降,更建議空品改為,12微克每立方米,環境部也檢討標準,更宣布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將著重於中南部污染改善,預期空污排放減量,將占全國的7成3。

圖/TVBS

 
空氣活氧機公司總經理林念青:「如果你要用臭氧,可以把臭氧(功能)打開。」

本身就是過敏族群,因此對活氧機的依賴度更高,介紹這款不只幫環境消毒殺菌,把室內空氣中的灰塵、細菌都清掉,更講求一機多用,除臭只要按下按鈕就能解決。

空氣活氧機公司總經理林念青:「(實驗)一開動力很大,再加這個(功能),沒有幾秒全部菸都清潔掉。」

 
以民眾最便利的需求為出發點,市面上空氣清淨機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樣化,因為空氣品質更加受到重視。

空氣活氧機公司總經理林念青:「空氣活氧機其實可以幫環境中的一些細菌以及灰塵,去做一些分解的動作,同時間環境中的異味或者是臭味菸味,它也可以分解掉這些味道的分子。」

不只室內,自己生活的家中要維護,室外整體的空氣狀況,更是持續監控。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張順欽:「我們模擬結果12微克,如果相較於108年的汙染減量,去年我們大概是減量了17%,那如果再往後再減量,達到40%的時候,那可以達到12微克每立方公尺,這樣的一個情形,我們形容它是一個深水區,也就是難度越來越高。」

環境部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從113年到116年,將特別著重中南部污染改善,針對電力業、石化業、車輛機具、露天燃燒等,會持續推動策略,預期該區域的空污排放減量將占全國7成3。希望這個12微克目標能夠盡早達成。

記者周祐萱:「空氣中PM2.5的濃度,和身體健康有所關聯,國衛院就從2007年到2017年的數據當中來看,針對肺癌、肺阻塞以及缺血性心臟病,還有中風的死亡率來看,這些數字都因為PM2.5的濃度下降也所有下滑,其中在中風的降幅達到了7.31%。」

這10年間PM2.5濃度,從31.7降到21.47,可歸因於PM2.5的慢性病死亡率,細看數據肺癌死亡率從26.11%降至21.85%,肺阻塞和缺血性心臟病,都有下降超過6個百分點,中風減少的幅度是最多的,另外,由於PM2.5會增加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蛋白尿風險,長期暴露更會影響腎臟過濾功能,因此國衛院研究建議,也把糖尿病患納入PM2.5長期反應的易感族群。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醫師周百謙:「PM2.5它的尺寸會進到氣管,氣管之外更會進入肺泡,那肺泡有微血管,微血管就會造成這些尺寸的細懸(浮)微粒會被吸收,這些細懸(浮)微粒一旦被血管吸收之後,就會造成各式各樣的一個,心血管風險跟中風的風險,有些人由於他的肺部也不好,所以細懸(浮)微粒進去之後,也不太能夠被排出來,所以眾多的因素,我們認為空氣汙染所造成的細懸微粒,可能跟許多疾病的控制不好,跟惡化有它的相關聯性。」

不論短期、長期只要暴露在風險中,都有可能誘發心肺疾病,關鍵在於空氣汙染提高了細胞發炎反應,進而影響到全身器官,嚴重的話加速原本疾病的惡化速度,提高死亡率。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醫師周百謙:「戴口罩是一個(預防)方式,但是如果說你常常覺得,戴口罩覺得吸不到氣的話,這時候其實應該要去檢查鼻腔的功能,因為戴口罩跟好的鼻子,它的目的是類似的,就因為有好的鼻子,大量的細懸微粒(部分)在鼻子就被捕捉了。」

這也是為什麼環境部加嚴空品標準,但想達到經濟層面區域發展,也得納入考量,想達成難度越來越高。

一些淨零科技的導入,比方運具電動化等等的能源轉型,這些都在我們的未來的這個,污染防治過程裡面,對我們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也是要靠全民大家共同來努力。

 
目標設好了,空有政策沒用,從車輛排放工廠排放汙染量等方向,也得靠全民努力。

 
 
#空汙#PM2.5#健康#肺癌#中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46

0.0991

0.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