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缺工缺料」全台交通工程頻流標 軌道建設成重災區!

記者 劉彥萱 / 攝影 黃冠瑋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0 22:3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0 23:11

大環境缺工缺料,造成公共工程陷斷炊危機!全台交通工程頻流標,各地公路、捷運工程進度大受影響。不僅如此,台灣營建業同樣面臨缺工缺料問題,加上高齡、少子化,以及科技業搶工等多種因素下,營造業者指出,機器取代人力是必然趨勢,但執行也存在一定困難度。

圖/TVBS

 
捷運萬大線工程,正如火如荼施工中,只是缺工缺料問題嚴重,各地公路、捷運工程進度,都大大受到影響。

記者劉彥萱:「萬大線一期原本預計明年完工,但現在延宕到116年,而萬大線二期也因為工料雙缺,三個區段標,目前還有一個在公告招標。」

萬大線二期施工進度延遲,預計完工期要延到120年,缺工缺料、營造原物料價格上漲,廠商不願貿然投標,延遲開工及施工是國內通案性問題。

 
台北市捷運局總工程司程道信:「缺工會比缺料更為嚴重,基層的一些勞工,大概我們仰賴移工的比例是越來越高,除了因為推案量太大,每一個廠商的營建已經到飽和的部分,另外一個考慮的就是缺工,因為他找不到工人來做,等於說就算價錢,以現在來看是符合的,可是他沒有工人來做,其實再好的價錢,他也不盡然會來投。」

捷運工期長、社經狀況風險較高,廠商投標意願低,北捷路網最關鍵拼圖,環狀線東環段及新北捷運汐東線和桃捷綠線,都出現流標或延宕情況,國內多件大型工程同時推出,廠商承攬能量飽和,加上缺工問題無解,沒辦法確保工程能如期完工,惡性循環下,沒有廠商願意接手。

土木結構技師拱祥生:「整個公共建設的投資,是這幾年來最高,那其中軌道建設又是比較,又有特殊專業的部分,所以現在軌道工程的部分,不管是公部門或私部門,都是嚴重的缺工缺料,公部門這幾年來,這個土木工程職系,考試的人也下降,所以變成不論是公部門或是私部門,其實都是嚴重的缺工。」

這波缺工缺料風暴,軌道建設成重災區,交通部鐵道局統計,去年整體缺額率超過一成,其中負責東部鐵道工程的東部工程分局,缺額率更達25%,去年開出8名土木職系職缺,應徵人數直接掛零,人力供需失衡,加上近年來高科技業,積極興建廠房,大量工程的背後,工人、機具全被搶過去,造成缺工問題快速惡化。

土木結構技師拱祥生:「一個台積電一千億的廠房,它的土建只有五十億,為什麼它貴是貴在機電,但是對於營造業來說,哇那就是整個是一個大補丸,因為你興建廠房的那個難度,又沒有民間工程高,因為它只是廠房嘛,就等於我們蓋這個毛坯屋一樣,費用呢它又不計成本,它要求你24小時趕工,連那個鋼筋工啊,他都寧願去台積電,他也不願意做我們的連續壁工程。」

老的要退休新人不進來,人力斷層嚴重,來到工地可以發現,幾乎找不到50歲以下的工作人員,人口老化,技術工後繼無人,以往鋼筋、模板工,一個工地需要10到15人,現在人力緊縮直接減半,工程更比以往要晚半年到一年才能完成。

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各國都在搶這樣的技術工人,現在目前泰國菲律賓的勞工,已經不太到台灣這樣的一個地區來,我們對這個外勞開放尺度不夠大的話,以後甚至印尼、越南,這樣的勞工都會跑到其他國家,台灣以後真的會產生完全缺工的現象,那台灣老舊的社會環境要改變,可能更是遙不可及。」

 
雖然政府開放部分移工,但缺工問題仍難解決,未來營造業,靠機器取代人力是必然的趨勢,但執行也存在一定難度。

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比較標準化的作業,可能可以由人工來取代,比方來講樓板的綁紮鋼筋,這個就可以,有些比較不能標準化、大量化的工作,可能要機器來取代,會有它的困難存在。」

台灣缺工隱憂浮上檯面,公共工程延宕不利民生經濟,長久下來,損傷的是國家競爭力,嚴峻的缺工問題,政府再不解決,缺工現象只會越來越嚴重。

 
 
#缺工缺料#萬大線#前瞻軌道建設#移工#營造業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2120

0.1325

0.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