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路上的不定時炸彈! 大型車動態煞車規範遭批「一國兩制」

記者 羅士朋 / 攝影 王皓宇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9 22:5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9 22:54

大貨車事故層出不窮,造成的死傷有增加的趨勢,這些聯結車、曳引車事故,成為台灣的日常,就像「不定時炸彈」,重創交通安全。有立委質疑,這跟大車出廠前的煞車系統檢驗有關,雖然車安中心去年改善相關審驗項目,但民團批評,成效不彰,淪為一國兩制。

圖/TVBS

 
來到監理站驗車,第一步是秤重。

檢驗員:「車子的車重在誤差範圍內」

重量沒有超重,第二步要來看前軸、後軸的重量。

 
檢驗員:「來來」

這個是檢驗煞車系統是否合格的依據。

士林監理站第一股股長廖柏瑄:「煞車的總效能要在車重的50%以上,另外就是我們手煞車的效能,要在車重的16%以上,左右兩輪的煞車力,不能相差30%以上。」

第三步,是偏滑測試,前束角度若沒在規範內,開在路上,方向盤放開,高速行駛,車輛會偏移。

檢驗員:「腳踩用力踩到底。」

再來是看前煞車、後煞車。

檢驗員:「來再來再來」

 
都合格,儀器檢驗的部分就算過關。再來則是肉眼觀測。

檢驗員:「磨平就變成這一排就平了,這樣就變不合格。」

定期檢驗車輛,可以確保車輛燈光、煞車等安全系統正常運作,保障道路安全。

士林監理站第一股股長廖柏瑄:「大型車行車視野輔助,它就是協助我們來消除大型車駕駛的視野死角。」

圖/TVBS

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統計,2023年的大型車事故達1萬0037件,比2022年的9340件多,其中聯結車事故數,從2017年的1474件、造成1801人死傷,攀升至去年的2085件、2522人死傷。
 

資深記者王皓宇:「大貨車每一年都要驗車一次,一定都會驗到煞車系統,但是大型車的事故造成的死傷人數,從2008年至今增加近一倍,肇事件數也增加38%,立委認為是煞車系統的問題,導致連結車失控,質疑製造廠在製造車體後,經過車安中心不完備的審驗就大量生產。」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部長你有沒有看過大車,如果發生車禍,常常折甘蔗你有看過嗎?就是它車頭煞住了,但是它後面拖的車或者是貨櫃它會打折,好像甘蔗折斷一樣,前面煞住了但後面的煞車系統,有可能是次級,部長你知不知道我們現在有沒有檢查煞車系統?」

車輛本身出問題,會不會是車禍的關鍵因素?立委還質疑,大型車煞車系統,部分零件像是駐車閥、快放閥,根本沒裝,或者磨損後沒更換,審驗單位只看四張照片就讓拖車過關。

台灣車輛產業創新協會秘書長王冠翔:「車安中心他沒有站在技術本位,去做一個技術的審查,那只是淪為所謂的形式,舉例車子最主要的煞車系統,它有分為動態煞車跟防鎖死煞車系統,車安中心你有沒有善盡審查審驗把關的責任。」

車輛產業創新協會質疑打假球,車安中心則回應,去年決議,車體廠將拖車送審時,必須載明動態煞車項目,確保拖車品質一致。

圖/TVBS

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去年十月之前,跟去年十月之後最大的差別是,會由業者經過大家討論完之後,彙整一張七大項的主要零件清單,來提供給檢測報告來做紀錄而且我也要強調,事實上那個報告所列的東西,不是只有七個,是比七個更多的東西。」

車輛產業創新協會認為,若車安中心在審驗過程中,沒有嚴格把關,後續做品質審驗時也沒揪出問題,就算測試車符合標準,沒裝設駐車閥、快放閥的拖車還是在路上行駛,依舊會像一顆不定時炸彈。

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我們確實有查到也有這是事實,但是查到的話,依照現在交通部的規定,就有一些相關的處裡的機制,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把這樣同型式的車輛,通通叫回來做召回,召回之後,會要求業者把它改正到跟合格證登載的一樣。」

台灣車輛產業創新協會秘書長王冠翔:「從頭到尾都沒有善盡審查審驗把關的責任,所以也就造就了這些業者,就說反正車安中心也沒在看為了省錢省成本,所以這些東西也就沒有裝,那沒有裝的情形之下,實車的狀態跟檢測報告不相符,不相符的情形之下,可想而知後面會產生出多少問題。」

從車體廠,到檢驗單位,再到政府法規,三方共同維護,才能降低事故發生後,全國人民要共同付出的社會成本。


 
 

 
#大貨車#事故#死傷#交通安全#檢驗員#道路安全#燈光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70

0.0802

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