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分析/台灣外送市場將大變動 網友前10大反應「都看衰」專家曝原因

記者 林雅婷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0 09:5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0 19:28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Uber宣布以10億美元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圖/葉志明攝)
Uber宣布以10億美元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圖/葉志明攝)

Uber Eats在(14)日震撼宣布以10億美元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預計2025上半年完成交易。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對此,捷關鍵資訊(iNiN)從各大社群、討論區平台彙整網路聲量對於兩大外送平台併購案聲量,發現居冠的居然是「增加以後出門買飯的機會」;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楊書成也認為併購後市場獨大,對消費者或外送員權益恐不是好事。

從曝光的聲量結果發現,居冠的是「增加以後出門買飯的機會」第二以後的排名依序為:吳柏毅沒有傅潘達穩定、外送員的薪資更QQ、一家獨大絕對是災難、外送員:是時候開始找正職了、合併該叫什麼名字、大財團果然財大氣粗、這下連傅潘達都點得到了、趕快多點熊貓、再也不用爬樓梯了。

 

各大社群、討論區平台彙整網路聲量。(圖/捷關鍵資訊(iNiN)提供)


更多新聞:Uber Eats併購熊貓以後怎麼叫?「吳柏熊」呼聲超高

對此,長期關注社群及網路趨勢的和捷關鍵資訊經理游雅智說明,5月14日併購新聞發布的第一天,google搜尋趨勢中「Uber」快速飆升到5萬筆以上,而用戶下關鍵字的慣性則顯示,民眾仍然普遍使用Uber來作為搜尋關鍵詞,反應Uber仍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無論如何,商業競爭有分有合,如果Uber eats和Foodpanda真的順利合併成功,市場有沒有機會出現新進入者,抑或是演化出新的商業模式,仍值得密切觀察。
 

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楊書成表示,併購之後將導致市場沒有其他選擇,無論是對消費者而言,抑或是外送員的權益,恐怕都不是好事,強烈建議公平交易委員會及相關單位要嚴格審查,並正視合併後所帶來的不良效應。此外,他也指出,以鄰近的泰國為例,外送平台多元且豐富,如Line Man、Lalamove、Foodpanda、Grab等,甚至還衍伸出快遞服務,這表示東南亞國家比台灣更注重速度及服務效率。



更多新聞:Uber併熊貓「須顧勞權」 5/29勞部約3方對話

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丁一賢認為,從資料分析排名來看,多數網友都不太看好兩家合併,在缺乏競爭的基礎上,恐怕沒有人是贏家。未來是否會因併購後政策調整而影響用戶使用意願,值得進一步觀察。
#UberEats#foodpanda#熊貓#外送#市場#併購#社群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97

0.0815

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