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時代,民眾常以為COVID-19流感化、得過新冠就沒事,事實上,COVID-19威脅仍持續。台灣研究發現,COVID-19再感染者比起初次感染,30天內全因性死亡風險高出4.29倍。
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近期平均每週約有20到30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約200例併發症個案。雖然疫情已過高原期,但併發症個案仍偏多,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提醒,COVID-19為既定且持續的健康問題,呼籲民眾仍要注意併發症風險。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今天在記者會表示,COVID-19病毒應該會是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持續存在的病毒,各界都希望病毒越來越弱,即使確診、感染過也不一定安全,再感染死亡率是一般人的數倍,今年1至3月期間,死亡人數是流感8.3倍,顯示對高風險族群的嚴重威脅。
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切莫輕忽,符合具高風險因子條件者如65歲以上、孕婦、產婦、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值超過30等,吸菸及已戒菸,或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民眾,都是危險族群。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宜君呼籲,COVID-19高風險族群平時更應警惕,除維持良好防疫生活習慣,同時需留意自身健康狀態,記錄平日用藥情形。若出現COVID-19症狀或曾與確診者接觸,務必每間隔1天進行快篩。
陳宜君表示,民眾倘若檢測為陽性,應主動提供用藥紀錄,可讓醫護人員快速掌握狀況進行診斷,把握治療時機,減少重症或後遺症風險,目前WHO建議,需在發病5天內就醫治療才能有效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