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低薪問題嚴重,加上萬物齊漲,許多勞工都感嘆是變相減薪,基本薪資連年調升,卻無法擺脫低薪困境,就是因為很多領高於基本薪資的勞工,薪水已經凍漲多年。經濟部2016年推中小企業「加薪減稅」政策,但成效有限,換算下來加薪人數每年不到兩千人,對企業而言,似乎沒有太大誘因。
新創科技公司執行長黃建堯:「經由很快速的升級,然後就讓它可以去用各種linepay、街口,這些行動支付」
透過業者研發的系統,販賣機升級模組後,可以行動支付,還能把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資料回傳,作為大數據分析。這間新創公司,創辦人黃建堯,過去也曾是別人的員工,2010年創業,經過近十年時間,闖出名堂。談起當員工跟當老闆的差別,黃建堯很有感,以前總希望老闆給多一點,現在才知道,老闆也有很多不得已。
要兼顧成本、利潤,中小企業營收能否打平,很看大環境造化,低薪社會氛圍,身為老闆,也希望能調薪留人。
記者王皓宇:「萬物齊漲台灣的實質總薪資卻下降1.04%,有立委就呼籲勞動部做出結構式的薪資調整,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就回應,一般勞工可以透過跨部會的合作來加薪,像是經濟部的加薪減稅政策,就鼓勵企業主將經濟果實分享給勞工,但是對企業主而言加薪減稅有足夠誘因嗎?」
新創科技公司執行長黃建堯:「誘因相對來說其實以經營企業本身,還是會看整體的公司的獲利率的一個可行性,就是說我這間公司很能賺錢,那不管政府有沒有減稅,我們都會比較願意來做加薪的動作,但是整體如果環境不好,那即便我加薪可以做稅務的抵免,但這有一個前提我公司要先賺錢。」
所謂加薪減稅的具體內容,根據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經濟景氣指數達一定情形下,中小企業增雇一定員工數,且提高薪資,每年增僱員工所支付的薪資,金額的130%限度內,可以抵營利事業所得稅。
立委郭國文:「從長期一個數字發展來看的話,其實在整體而言,在員工所配置到的整個GDP的整個經濟成果的比例,相對而言是其他國家來說我們是相對偏低,而且是逐年下滑,那反倒是整個企業盈餘的部分逐年上漲,經濟學當中常常在強調的,所謂的經濟成果會有一個下滲的作用,也就是說企業主如果取得經濟成果,他會分享給員工,可是就實際的數字來看,我們看不到這種成果。」
加薪減稅過往實施成效來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提供的資料是,105年到106年整整兩年的啟動期間,平均每年申請適用有66家,加薪人數1869人,加薪總額3000萬,共減稅900萬。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它原來的租稅優惠裡面去規定就是,你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幫員工加薪才有130%的加薪抵減,因為經濟不景氣這個前提在,那如果企業它賺錢的時候,它幫員工加薪的時候,並沒有所謂的租稅優惠的加薪抵減。」
舊有制度,似乎起不了太大作用,中小企業署預告「加薪減稅」條款,優稅法案擬將再展延十年,且刪除過去的「景氣啟動門檻」,加薪減稅的扣除額,從原本130%提高到150%。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加薪假設加1千塊的話,它可以抵的稅是1千5百塊,那這樣的條例如果修訂通過的話,我想中小企業它就可以常態性的為員工加薪,勞工加薪之後也可以整個解決台灣低薪的一個勞動環境。」
就產業工會的角度,只要有加薪,對勞工就是好事,但新的法案能否推動企業主加快調薪腳步,政府勢必得縮短理想與現實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