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全食物」零剩食! 全球專利技術在台灣

記者 陳文越 / 攝影 洪復華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2/09 23:0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2/15 11:30

為了追求口感跟變化,現在食物參雜了許多有的沒有的加工,不過長期對身體其實會有不小的負擔,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以及全球環境永續的趨勢下,新的飲食模式也正逐漸興起。


 
過年期間大魚又大肉,還有不少加工食品的身影,不過隨著全球健康風氣漸起,加上保護環境意識的抬頭,新飲食模式正在興起。

記者陳文越:「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雲林工廠,這裡有全台唯一,不只是全台唯一,更是國際專利技術的高速水流分離技術,也就是所謂的全食物細化技術,那在全副武裝之後,我們就可以準備消毒,進去一探究竟。」

食品製造商副理洪偉峰:「這是我們原料的調配區,那首先我們就會經過這個上部的人孔蓋,將我們的原料,直接從這邊投入,適量的調配水去進行一個軟化的製程,打到這循環外切機,就是所謂的第二步驟,那在這高速剪切分離的部分,我們就會把它做一個初步的切割,那食材的完全的粒子都還是保留的狀態,然後再一直到我們這專利的設備,(所以它是高速把它轉小嗎)對,我們是高速在旋轉的過程中,因為就很像一顆蘋果,你今天用一個高速的氣流去打中它的時候,它高速旋轉它就自動產生裂解。」

 
這獨步全球的技術,又被稱為土石流工法,透過讓食物組織浸滿水份後,再施以單向外力的方式,讓組織在高速下瞬間崩裂,就像雨後的土壤經過地震,容易發生土石流的原理,就能從原先的樣態,進一步細化成液體。


記者陳文越:「在經過細化技術之後,就直接送到包裝階段,因為所謂的全食物飲食的宗旨,就是天然而且又完整沒有任何的添加物,以這瓶紅棗核桃來說,裡面就只有紅棗核桃,黃豆還有糙米,沒有其他的人工添加。」

包括種皮難處理的纖維等等,都能透過細化進一步液化,翻轉食品樣態的技術,除了全穀物、根莖植物、豆類、蔬菜、水果等,或是全堅果製成的堅果醬,都能套用。

食品製造商副理洪偉峰:「我們的細緻化程度是比我們的髮絲還要更細,所以它進到我們舌頭裡面,它不會讓你的舌頭上面的感官神經,覺得有東西異物混入,所以基本上比頭髮100微米還要更細的一個尺度,所以你舌頭會感覺不到,然後很容易入口,然後可以幫助消化吸收,因為它可以減少這些我們消化上面的負擔。這種食材完全保留,讓它可以走向零剩食,然後也符合國際永續發展指標,它絕對是一個未來的趨勢。」

除了技術的特殊性,「一物全食」的特姓,就是全食物飲食重要概念之一,基於只要能入口,就不加工不丟棄的宗旨,除了食物本身高營養價值,對人體健康的助益,全食飲食也能同時達到,真正「零排放、零廢棄」,對環境保護貢獻一大推力。

全食物飲食品牌主理人EliLin:「其實我們目前正在經歷一個全球飲食習慣巨大改變的一個階段,那其實最主要是三個方向,更全食物更植物性飲食然後減少吃肉,那三個原因一個是健康知識的普及,還有畜牧業對環境影響的認知更普遍,那再來是科學研究的一些證實,一般的豆類或穀物類飲品,他們在加工的時候一定因為口感的需求,一定會把質地比較粗的渣去濾掉,就以豆漿來舉例,一公噸的黃豆會產生兩公噸的黃豆渣,那這個濕豆渣,其實10%有有效被利用,所以代表1.8公噸的濕豆渣,都要拿去做掩埋,或是當食物廢棄物來處理,全食飲用不濾渣,零流失的概念製造,保留了食材原本的全部原有營養,也降低了它對環境的影響。」


 
診所營養師張絲蘭:「原型食物是當然就是不加工,它本來形狀是什麼你就吃什麼,但是全食的話,它可能連外皮,比如說像地瓜皮,或者蘋果皮,我們更完整的去吃到一個食物,植物它本身為了要保護自己,所以它在皮上面,它會有更多防禦一些黴菌病毒的一個侵犯,植化素的營養成分會更高,這個幾個世紀,我們看到加工食品越來越發達,但是其實也造成了我們現在民眾的一些三高疾病,慢性疾病的罹患率也上升,民眾也要注意到這些的問題。」

當環境永續意識在全球蔓延,除了對氣候對產業延伸的重視,人們賴以為生的「飲食」,也在進化的列車上。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的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ESG新趨勢

#全食物#全食飲#健康#趨勢#永續#ESG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56

0.0840

0.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