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青少年憂鬱」攀升!11症狀是警訊 常請病假別輕忽

責任編輯 李鈞信 報導
發佈時間:2023/10/10 20:26
最後更新時間:2023/10/10 20:26
青少年憂鬱攀升。(示意圖/shutterestock達志影像)
青少年憂鬱攀升。(示意圖/shutterestock達志影像)

衛福部心健司年輕人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到9月底已有7917人受惠。醫師提醒,青少年憂鬱表現較不典型,焦慮、霸凌、常請病假等,都是可能狀況,須及早治療避免成長期問題。

雙十不只國慶,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今天透過新聞稿呼籲各界提升對心理健康重視,盼以行動讓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獲得優質心理保健的基本人權;並訂10月為心理健康月,推廣「有心理健康才有真正健康」概念。

 

推廣心理健康,心健司8月首度針對15到30歲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每人3次免費諮商機會。心健司長陳亮妤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累計到9月底止,共已有7917人使用,其中轉介醫療團隊者有1727人。

年輕族群憂鬱症的特色,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日前在記者會表示,兒童、青少年憂鬱症表現與成年人不同,較不典型;且發作起來時間可能比較長,又正好是學業、社會功能發展階段,長期來說對人生發展影響較成年人更大。

李正達指出,兒童和青少年較不太會準確表達情緒,憂鬱經常以易怒、情緒反應激烈、生氣「抓狂」等方式表現;也容易有頭痛、胃痛、全身痛等身體化情況。此外共病樣貌也相當多樣,包含焦慮症、身體型疾患、物質成癮、行為規範障礙症、注意力不足等。
 

青少年憂鬱早期表現,李正達說,包含校園霸凌、家庭失和、常請病假,或有焦慮症狀等,且一旦發生,會大幅影響社會表現,「像溜滑梯一樣」。

憂鬱特性與腦部特性有關,李正達說明,青少年憂鬱時的大腦處理機制,與成年人相似,但對情緒感知的反應會更為強烈,而與酬賞和成癮相關、關於情緒控制的腦區,又尚未成熟,因此比較易怒、無法控制,造成在憂鬱情緒下出現偏差行為。

李正達指出,長期追蹤研究指出,青少年憂鬱症會增加2到7倍成人時期憂鬱症風險,甚至可能發展成慢性憂鬱或頑固型憂鬱,發展成躁鬱症等雙極情感疾患的可能性更可高達3成;若早期介入治療、積極諮商,可有效改善,避免演變成大病。(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衛福部#青少年憂鬱#世界心理健康日#心理諮商#憂鬱症#病假#焦慮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83

0.0719

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