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一頭長髮、蓄鬍,馮君藍一眼看就像是位藝術家,甚至有點外國人的味道,他的攝影展《這就是那一直在等候我的所在》,是引用獻身台灣的馬偕宣教士名言;馮君藍也因此和兒子雙雙入鏡,馮君藍化身耶穌,兒子扮演馬偕。他按手在兒子頭上,象徵基督賦予馬偕宣教台灣的任務,作品非常動人。
在攝影展中,馮君藍覺得馬偕雖是加拿大宣教士,卻是非常接地氣的,他被叫「鬍鬚番」,「他很像農夫」,有種粗礪感。作品中馮君藍自己扮演耶穌,傳授使命給由兒子扮演的馬偕,畫面神聖肅然。畫面裡的天光雲影是文藝復興時期荷蘭畫家的筆墨,然前景卻是台灣北部山林,合成的光影分明自然,也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繪畫質感,但人物又是有血有肉的,耶穌和馬偕的臉龐令人動容。
馮君藍對美術有興趣,就讀協和高職美工科,指導老師董振平教他繪畫和雕塑。畢業後,他從事廣告設計,「但那是商業廣告,不是自己的東西」,阿藍牧師說。在他20多歲時,他去中國遊歷88天,足跡遍及蒙古新疆西藏,回台後就有人在國美館為他辦了一場攝影展。這對他的鼓勵和啟發頗大。
35歲那年他被聖靈感動當傳道人,父親過世前也曾吩咐他考慮應該要回應上帝的呼召,於是他進入神學院學習7年。碩士畢業時已42歲,毅然投入教會事奉。家中有三個孩子要養,要接傳道人從生活現實上而言,「不是件簡單的事」。
牧會後就不再碰攝影繪畫,但有次教會在畫廊工作的會友,展覽臨時開天窗,趕緊找阿藍牧師救急伸援。來看展都是非基督徒,但馮君藍利用機會介紹信仰,覺得效果很不錯。國外也開始有邀約展覽,巴黎、東京、紐約、波士頓他都有被邀辦個展。「但我不太當自己是個藝術家,平日在教會用言語分享信仰,攝影展是多了一個圖像語言談信仰罷了」。「所以我可以說你有兩個工作嗎?」筆者問,牧師說:「只有一個,我就是傳道人,影像只是多一份圖像語言」。
為了拍攝專題,筆者走訪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有福堂,那裡簡直是像美術館般的美,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滿牆皆是。阿藍牧師的大作,入口一眼即辨。地下室聚會所,藍白紅三色牆取意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講台中央,焊鐵十字架被一鐵人背著,象徵基督,也是每個人,是阿藍牧師親手設計打造出來。
阿藍牧師位於外雙溪的家,是租來的,客廳佈置的溫暖雅緻,少不了攝影作品。這裡就是他拍攝人物的場景,黑簾幕一拉就變攝影棚,採用窗邊自然光來控光,可用窗簾控制光線明亮度。他說:「我拍照不另外架燈打光的」。
馮君藍的攝影特色是什麼?「我拍的人物,希望能反映基督信仰的人觀」,「我拍的自然風景意在反映基督信仰的自然觀」。馮牧師說,他的人觀有加入華人色彩,海外華人看了都覺得很自在舒服,把基督教信仰帶入,他們接受度也很高。
在展覽中人物像裡可見戲台上的布幕置於畫面一隅,馮君藍說那就是一台戲他想把聖經人物用戲台的觀點拍出來,看相片就是看戲,更有張力。這是阿藍牧師未來人物肖像的發展重點。
我們專題拍攝也出機到牧師居所外雙溪的翠山步道,這裡是他常運動的桃花源,沿路鬼桫欏蕨類遍滿山頭,有些枯乾呈現暗黃色,原來這就是展覽作品《拉撒路》裡死亡的意表。「其實所有攝影中,靜物最難表現。究竟是我們人把自己的精神面投射在這些物件上呢?還是這些物件本身就內蘊著精神性,內蘊著靈性的意涵,等著人去回應?」
「牧師,您65歲退休後,會全職做攝影家嗎?」記者問他。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