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上一回到台北貓空走走是什麼時候嗎?回想80年代,貓空可是非常熱鬧的,喝茶、吃飯、賞美景一次滿足,但近年來,整個山頭逐漸沒落,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實際走訪一圈,再觀察連年來的變化,其實就能發現其中的癥結。
記者陳文越:「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貓空老字號的茶園,站在這邊就能聞到陣陣茶香,在探討困境的同時,我們同步帶您來體驗貓空的文化之美。」
貓空茶園第九代老闆張榮光:「我們現在在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茶區,這個葉子它就已經比較成熟了,我們就可以直接就把它採摘起來。」
貓空茶園第十代張倞叡:「那我們現在採完茶,我們要進去室內進行下一個步驟,現在開始進行浪菁的步驟,在翻動的過程中它味道就會開始不斷變化,結束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炒菁,那炒菁的話我們用鍋子去炒,然後溫度大概有100多度。」
一系列的發酵還只是剛開始,揉捻團揉後還得慢慢烘焙,方可泡出一壺好茶,只可惜這樣細緻的好味道已經被人們漸漸淡忘。
貓空茶園老闆娘陳秀鳳:「以前用餐時間可以翻桌三次四次,現在能夠翻桌兩次就不容易了,看到客人進來就很開心了,國三那時候通的時候,損失到一些(客人),然後再來就是國五這一條,跟纜車也有關係啦。」
還記得1980年代是貓空最興盛的時期,不分平日假日,人潮擠爆山頭,只是隨著國道啟用,觀光人流外移,2007年貓空纜車一通車,本以為能透過重大交通建設帶回熱度,但人潮反而更消失了。
貓空茶園老闆娘陳秀鳳:「遊客上來一天到晚收到紅單,當然人家就不想來了啊,你停車費怎麼那麼貴,紅線裡面停,而且是凹進去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不准停,也開了一張紅單,就是這樣,很亂,你自己茶園你不種植,就弄了一個空地,給人家停車,是違規,貓空要興盛有可能嗎,不可能啊,因為綁得死死的啊。」
貓纜啟用後,為了鼓勵民眾多多搭乘,市府陸續訂立新的交通規範,包括畫上紅線、嚴格取締、限制行駛時間、甚至禁止遊覽車進入,而從遊客型態到人潮的改變,凸顯了配套反而成了阻礙,即便店家推出各式亮點或以茶入菜,融合不同創新,還發揮的還是很有限。
回想1970年貓空被劃定為保護區後,山上許多茶坊、民宿、土雞城等店家成了違建,即使2008年更改為休閒農業園區,開放店家以「農業園區必要服務性設施」申請營運,讓既存業者就此解套,但同樣受限於法規,根本難以進一步發展,更不用說吸引更多機會進駐,人潮流動相對就小。
夜深了,天涼了,我們轉到貓空另一家景觀餐廳。
同樣以貓空特色,用「茶」入菜,配上一大片的台北夜景,只是這位子都還沒坐熱。
貓空餐廳店員:「帥哥美女我跟你們說,我們營業到10點,供餐到9點,你們如果要加點,要在9點前點。」
哇,明明是景觀餐廳,卻不夠時間好好欣賞,這整個貓空山頭,一半以上店家營業時間都不超過晚上10點鐘。
顧客:「覺得滿可惜的,就是還是希望可以開晚一點,兩點吧,我覺得開晚一點,搞不好越晚越多人,至少12點,應該就比較,至少可以待久一點,因為夜景也是越晚越好看。」
貓空景觀餐廳老闆娘陳伊萍:「以前的我們可能是24小時,或是說其實根本沒有休息時間,開始有纜車了,開始10點之後,欸沒客人了,那加上我們其實因為在山上,那我們跟陽明山比較不同是,陽明山的文化大學是在山上,所以他們要聘請人的部分,會比我們來得容易,所以加上人員的不好請,而且我們只能一班,那變成是說我們就覺得算了啦,既然纜車就只到9點10點,那我們就跟著跟進好了,就9點、10點,明明就是、這邊就是越晚會是越好的,可是因為人員的關係,因為時間的關係,或是說客人也不上來,所以導致我們就是只能到9點到10點。」
不得已配合貓纜,貓空的人潮也跟著變了,即便山上有隨招隨停的巴士仍不見任何改善效果,一連串的惡性循環,還要加上飲茶習慣的改變。
大街上,手搖飲料店一間併著一間,品項豐富拿了就走,走慢步調的傳統茶坊,在時代浪潮中逐漸式微,重重困境該如何突破,拯救「兩貓」已非一時半刻能解決。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以前並沒有做跨局處的整合,那的確是比較困難,加上山上有很多的持份,就是所有權持份很多,要拿到土地同意書並不容易,所以其實我們現在已經在輔導,那我們在取得開發許可之前,以現有的狀況就是用一個專案輔導計畫,先讓上面有看頭,就是有東西可以看,有東西可以停留,他可以停留下來,不只是吃個飯,他可能還可以去拜拜指南宮,然後甚至我們將來,會把一些元素放在山上。」
北捷董事長李文宗:「在北捷的立場我們也有責任,不管它是目的是為了交通運輸,我們也不會坐以待斃,開始到結束,我們在中間會,不斷的會弄好的一些行銷節目,跟套裝的一些行程,這夠不夠,不夠,所以我們目前為止,在貓空裡面,我們跟市政府大概已經做了決定,也準備要編預算了,我們在貓空那邊,做一個天空步道。」
隨著纜線換新,貓纜重新啟用,各式活動順勢推出,但想要重回熱度,效果恐怕仍有限,細細爬梳根本問題,全面性的調整,才好喚回大家熟悉的老味道。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