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在有一個名詞叫中年繭居族,可能是因為泡沫經濟被裁員而回家,另一種是為了照顧年邁父母,不得不離職,台灣一樣是少子高齡化社會,根據統計,家戶的平均人口數只有2.63人,像是獨生子女沒有後援時,一個人照顧雙親,可能就不得已離開職場,學者提醒,國家必須要把勞動力留住,那托老資源、長照政策就得好好規劃。
照顧者黃姊:「(帶爸爸)來這邊和大家互動。」
爽朗的黃姊,充滿活力,給人滿滿正能量,其實她花了一段時間才從低潮爬起,黃姊是資深照顧者,18年前,先生中風,她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先生,還有小孩,後來媽媽帕金森氏症、癌症,蠟燭多頭燒,撐了好幾年,不得不辭掉工作,長久的心力交瘁,直到社福團體把她拉去參加活動。
參加活動後,了解更多長照資源,漫漫照顧時間長廊裡,有了曙光,只是有些長照設計,對很多照顧者來說,看得到用不到。
照顧者黃姊:「喘息(服務)一天好像可以用到10個,現在好像用到10個小時了,但是你要有服務人員能進來,你才可以(用),比如說我現在我過幾天我可能,我突然間臨時有事什麼,你臨時申請,他不一定,不一定會有人可以來服務你,因為服務員就是這麼多。」
台灣還必須面對一個迫切的現實,人口結構的改變。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台灣的家庭結構從非常大的,家庭人口數的這樣的結構,已經逐漸走向現在大概,平均到109年,家戶的平均人口數只有2.63人,所以2.63,然後大概在兩人以下的這種家戶結構,大概佔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說台灣未來的社會,可能是一個老人,或是老老照顧的家庭會為多,那已經沒有子女可以照顧的這樣的情況,所以整個長照的設計,必須要基於一種"零"家庭照顧者的概念,就是即使沒有家庭照顧者,我們把公共服務怎麼樣輸送到家裡面去。」
政策制定,恐怕不能再以家庭裡「有後援人手」作為方向,事實就是少子化,可能是獨生子女一人要撐起照顧父母的重擔,而不得已離開職場,回家照顧,工作經歷一中斷,要再回去,難上加難;而日本出現了一個名詞,叫中年繭居族,他們調查發現,全日本40到64歲以上的中高齡繭居族,大概61萬人,這些人有些是因為泡沫經濟被裁員,有些是為了照顧父母離職等等,日本跟台灣的社會背景狀況,不全然一樣,但學者提醒,台灣同樣是少子高齡化的社會,更需要留住勞動力。
政府和企業針對托老這一塊現在就要規劃,而有育嬰留停,那可以有照護老人留停嗎?未來社會新鮮人會越來越少,中高年級工作者只會越來越多,政府和企業就不能短視,得創造友善職場。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