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3日節氣來到「處暑」,「處暑」其實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個節氣到了以後,秋意就漸濃,氣溫會逐漸降低。另外,「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知名民俗專家楊登嵙也分享處暑節氣的開運養生祕訣與禁忌供民眾參考。
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
楊登嵙提到,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濕氣下降,燥氣上升。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因此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鼻喉嚨乾燥,乾咳無痰,發熱等症狀。天高氣爽中,也含有秋殺之氣,天氣逐漸轉成「晝熱夜涼」型態,養生聚焦於「留意晝熱夜涼」與「持續抗秋燥」。
楊登嵙表示,《易經》中講天人合一,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養生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四時之中,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遷,是自然界變化的一個規律,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
養生順勢而為,「處暑」開運養生5重點
他也說:「養生就跟做事情一樣,一定要順勢而為,方能成功。」他分享以下5個「處暑」開運養生與禁忌。
1.保護好肚臍
處暑到了以後,天氣就會逐漸變涼,要從防暑降溫慢慢轉向防寒保暖;最需要注重肚臍的保暖,因為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又沒有脂肪組織,更容易被寒氣入侵。不管男女,都要保護好肚臍,尤其是女人們,別再穿露臍裝。
2.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小心感冒
楊登嵙提醒,寒氣一旦從肚臍侵入到身體裡之後,如果寒氣直衝腸胃,則可能發生腹痛、腹瀉等問題,甚至還會出現嘔吐。在晚上,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要記得給自己的腰腹部蓋上被子或小毯子。溫差大易感冒,家裡的冷氣溫度設定不能太低,應適時調整,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問題。
3.睡子午覺防病保健
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子時:晚上23~凌晨1點,午時:中午11~13點),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侯氣復。中午12~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有防病保健的意義。
4.做輕緩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可以進行輕緩運動,適量運動本是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但如果過量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反而是傷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本該收斂陽氣了,過量運動卻會消耗陽氣。
5.精神心緒穩定,好運自然來
楊登嵙提醒,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情緒容易起伏,要保持快樂心情,這樣精神心緒都穩定,得以開心、用心,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
◎ 資料來源/楊登嵙老師
原文請見:
「處暑」小心傷身!5個開運養生祕訣與禁忌 睡子午覺、這樣做好運來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24史上最熱一年◢